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的建议

2015-02-15 02:08陈美琴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高中生体育

陈美琴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1)

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的建议

陈美琴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1)

高中时期是学生性格转变与定向的重要时期,学生会在高中阶段接受多门学科的知识教育,而体育教学的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高,所以体育教学被认为是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极佳手段。但目前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的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体育教学形式,怎样才能最大化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对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1 体育教学在培养高中生个性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所谓个性,就是指一个人在一些方面与别人不同的特质,如思想,性情,信念,作风,兴趣等。它主要反映在心理方面,而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学生创造力,表现力,协调能力,处理能力都有很大力度的帮助。

1.1 参与度

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是以一对多,大教室里,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很难顾及每一位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极易走神,难以集中。而参与度高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体育课堂认可每一位学生的兴趣,无论是游戏,运动还是竞技,在活动方式上,他们可以选择直接参与,也完全可以充当裁判角色,组织他人活动。在这种直接与间接的方式作用下,高中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显示与发展。

1.2 生理方面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巨大,一整天呆在屋子里机械式的学习使大脑活力降低,而体育课给高中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使身心得到放松。体育课所进行的活动,给予肌体感受器刺激,这种刺激传递到大脑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如果这种活动形式能够持续,就会使学生在个性方面产生某种趋于平稳的心理特性,这对其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帮助。

1.3 心理方面

体育教学有多种类型。例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游泳,轮滑,健美操等等。提供给学生的角色多样,例如参赛者,裁判,啦啦队等等。在体育课上,同学们不仅可以尽情地参与活动,还可以结识新朋友,增加沟通,巩固关系。成功时,不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能够从内心感受到喜悦,还可以收获别人的尊重;失败时,能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学到对手的技能,得到他人的鼓励。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可以使个性得到调整与成长。

2 体育教育在培养高中生个性方面的策略

体育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是主角,双方要积极配合,相互理解,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这门学科的作用。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安排,正确组织,严格要求,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个性的生成。学生应主动配合教师的计划,端正态度,发挥个体主动性。学校需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乎双方发展的制度。

2.1 承认个性差异

教学由教师与学生双方配合完成,缺一不可,因此要全面考虑,充分尊重双方的意愿。这样才能最大化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2.1.1 承认学生的个性,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时期,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此,学生才能充分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对某种方面的认知。体育教学就可以按照此方法,以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喜欢的领域。例如,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遵从自己内心意愿选择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在各分组进行细致的教导,并分配具体角色,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喜好,在享受体育的乐趣中培养个性。

体育教学形式的特殊性保证了课堂上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示,在活动中,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如文静与活泼,热情与封闭,大胆与小心,豁达与敏感等等,都会表现出来。教师应以同等的眼光看待不同个性的学生,承认他们的个性,并认真对待,因材施教,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他们。

2.1.2 承认教师的个性,确保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世界、精神世界以及感情世界都有其独特性,每个人都有其区别于其他人的处理方式,相比学生还未真正确立下来的个性,教师们的个性更加突显。因此,不仅需要尊重承认学生们的个性,还要尊重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一些教师的教学风格活泼开放,一些教师的教学风格稳重内敛,但这并不会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有负面影响。

2.2 发现并培养个性

学生的个性会在成长阶段明显地显露出来,教师应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正确看待并努力发掘他们的个性化特征。切忌用一个标准评价所有学生,要看到每个人身上的发光点,明白“好生”与“差生”

并没有绝对的分别,只是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并发展学生们的个性。体育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类型的体育活动来使学生们的个性展示出来,并主动对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给予称赞,对消极因素做到及时遏制。

2.2.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实践为主,体育教师应把握这个有利之处,尽量减少讲述专业知识的时间,把时间留给学生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新知,这要比教师的知识灌输更有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学生的个性也会得到巩固与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至关重要。

2.2.2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是学校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体育课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体育活动既对学生体力有要求,也离不开脑力活动,如在一场比赛中,有充沛体力又有技巧的运动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就需要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而这一过程使学生的个性加以显现。例如,一场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不仅需要有体力支持长时间的站立与移动,还需认真观察对手的短处,针对对方的特点,选择正手攻还是反手攻。

2.2.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被现在社会高度重视,而个性化人才与创新型人才有异曲同工之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个性化的培养有极大帮助。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留时间给学生自由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并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新举动新策略加以鼓励。在自由活动时间,学生们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感受自己的潜在力量,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正确地认识自己方面起到了作用。

2.3 构建良好的教学模式

高中教师应基于学校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考虑所面向的学生,制定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实行素质教育,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氛围,为高中生提供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体育教学应注意方式的科学性、趣味性与创新性。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考虑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观,在激烈运动时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状态,在比赛中确认学生的目标,通过合适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道德方面、情感方面,交际方面的个性特征。

3 结 语

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显现出了当前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与高度重视,这既是学校对学生负责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意义的真正价值所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为高中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个性化方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当前的体育教学还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设立更高的标准,应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使其在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上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个性化人才。

[ 1 ] 郑海龙.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策略的研究[ 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 2 ] 刘俊.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 3 ] 周华芳.我国高中体育公平问题研究[ 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 4 ] 李萍.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研究[ 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5):157-159.

G807.3

A

1674-151X(2015)04-088-02

2015-02-18

陈美琴(1976 ~),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高中生体育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我们的“体育梦”
同桌宝贝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