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风格对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影响研究

2015-02-15 02:08赵迟梅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练员年龄教练

湛 慧,张 磊,赵迟梅

(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23)

教练风格对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影响研究

湛 慧,张 磊,赵迟梅

(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23)

1 前 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花样游泳运动队虽在世界大赛上屡获佳绩(如:2012伦敦奥运会获女子双人第三,女子团体第二),但仍然与俄罗斯、日本等传统强队间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样的差距不仅来源于针对运动员体能、技能方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对于运动员心理层面的关注长期以来都未被教练员、运动员各方所重视,这也成为了国内花样游泳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作为一种特殊生活满意感,训练比赛满意感考察的是运动员对训练比赛经历的认知评价,其与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工作满意感较为接近。目前国内有关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成绩间直接联系的相关研究较少,但在可查阅的研究中训练比赛满意感均作为与其他因素相关的重要心理变量进行研究,如:与自尊、运动心理疲劳、团队凝聚力等。

领导风格的研究与满意感均同属于组织行为学所关注的问题。行为理论认为领导风格所指的便是领导者的行为模式,因领导者的行为主要在于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内的人际沟通两个层面,因此行为理论将领导者的行为分为“定规”与“关怀”两个维度。长期以来国内针对运动队教练员领导风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直较少,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受制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工具所限。但杨尚剑,孙有平,季浏(2014)的最新报告已指出了教练员领导风格的研究对于运动队管理的重要意义。

那么对于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教练员的领导风格与其训练比赛满意感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两者之间又是怎样作用影响的?则成为了本文接下来的研究兴趣所在。

2 理论及研究假设

2.1 年龄、训练年限与青少年花游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关系

舒尔茨(1978)在其对工作满意感的的研究中指出:员工的年龄越小,其感受到的工作满意感也越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也在增加。同时,国内学者诸葛伟民(2006)针对赛艇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研究中也指出:年龄、训练年限等会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产生影响[8]。有鉴于前人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第一组研究假设:

H1-1年龄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

H1-2训练年限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

2.2 教练领导风格与青少年花游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间的关系

葛轮费德(1962)、洛克(1976)在针对工作满意感的研究中,均指出了领导者对于员工工作满意感的影响。诸葛伟民(2006)也在其研究中指出了教练员的行为方式会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依据前人的研究,以花游教练员领导风格为自变量,以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为因变量,继续提出第二条研究假设:H2教练领导风格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各假设将通过IBM SPSS 22.0进行统计检验。

3 样本选择与研究工具

3.1 研究样本

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为82名江苏省各地区的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研究过程共发放问卷82份,回收率100%。无效问卷1份,为填答不完整,有效率为98.7%。剔除无效问卷后样本分布为:南京地区20名、常州地区19名、连云港地区17名、盐城地区8名,以及江苏省代表队17名。样本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21岁,平均年龄为11.04±3.80岁;训练年限最少为1年,最多为14年,平均训练年限5.09±3.27年。

3.2 研究工具

3.2.1 教练领导风格的测量 采用Challadurai和Saleh(1980)编制的《运动领导行为量表》。该量表共25个题项,分为训练和教学、民主、专制、社会支持、奖赏5个行为分量表,分量表均为Likert5点式量表:从1到5对应为“从不”到“一向”,各分量表分别相加算分。本次研各行为分量表的a系数依次为:训练和教学0.784、民主0.839、专制0.861、社会支持0.775、奖赏0.749,信度均较为理想。

3.2.2 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测量 采用张力为和梁展鹏(2002)编制的《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该量表共6个题项,为Likert 7点式量表,从1到7对应为“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量表得分越高,说明训练比赛满意感水平越高。本次研究量表的a系数为0.775,信度较为理想。

4 研究结果

4.1 年龄与青少年花游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关系

从调查可以看出:青少年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年龄与其训练比赛满意感间呈显著负相关,那么年龄是否可以显著预测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将在下一步的回归分析中进行解释。

从表1的回归分析(逐步法)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性检验F值为5.246(p<0.05),年龄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其解释变异量达6.2%,影响为负向。

从图1花游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图中可以看出:训练比赛满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

表1 训练比赛满意感对年龄的回归分析

图1 训练比赛满意感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图

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H1-1“年龄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获得了支持。

4.2 训练年限与青少年花游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关系

从调查可以看出: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年限与其训练比赛满意感为-1.44呈负相关,但因统计检验未达显著(p<.05)所以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由于两个变量间未达显著相关,接下来再进行回归分析将无意义。

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H1-2“训练年限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未获得支持。

4.3 教练领导风格与青少年花游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关系

从表2的相关分析结果来看:教练员领导风格的五个维度,除社会支持行为与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间未达显著相关,训练与教学行为、民主行为、专制行为、奖赏行为四个维度与训练比赛满意感间均达到了显著相关,其中除专制行为维度为显著负相关外,其余三个维度均为显著正相关。那么,教练领导风格是否可以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将在接下来的回归分析中进行检验。

从表3的回归分析(逐步法)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性检验F值为7.617(p<0.05),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教练领导行为依预测力的大小首先是训练与教学行为,其解释变异量达11.5%;其次是专制行为,其解释变异量为4.9%。训练与教学行为对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影响为正向,教练员的训练与教学行为表现越高,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也就越高;而专制行为对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影响为负向,教练员的专制行为表现越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则越低。

5 讨 论

5.1 年龄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

从之前的回归分析中可以发现:年龄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但是这种影响却是负向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却在降低,这与舒尔茨针对工作满意感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区别。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可能在于运动员群体与一般员工仍有区别,其对各自领域中满意感的认知与评价存在差异。当然这种差异是存在于所有青少年运动员群体?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群体?还是仅存于花游运动中?将可以作为满意感研究的另一个研究起点。同时就本次调查的样本而言,为何训练比赛满意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同样也是一个值得探寻的问题。

此外,从图1中可见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随年龄增长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但从7岁开始持续下降到13岁左右之后,有了一个上升;到16岁左右又继续下降。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点:7岁左右、16岁左右。从实际中来看:7岁通常是运动员花游入门不久的年纪,这一时期对运动项目本身的兴趣与热情也许可以说明这一阶段训练比赛满意感较高的原因;而16岁左右则是从地方队进入省级代表队的时期,训练环境、方法、手段等因素的改进与提高,可能是这一时期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较高的解释。

5.2 青少年花游运动员训练年限与训练比赛满意感间相关未达显著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年限与训练比赛满意感为负相关,但是因相关系数未达显著,所以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里将不再展开探讨。

5.3 教练领导风格中的训练与教学行为、专制行为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

表2 教练领导风格与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间的相关

表3 训练比赛满意感对教练领导风格的回归分析

由于我国特殊的体育环境,运动队的训练目标主要是为了获得优秀的运动成绩,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运动成绩的好坏相关联。作为对过去训练比赛经历的认知评价,教练员的训练与教学行为之所以可以显著预测花游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从另一个层面上看: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高低也正是对教练员执教水平的一个评价。教练员执教水平高,则训练比赛满意感高;反之,训练比赛满意感则低。从回归模型中教练员训练与教学行为对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影响为正向,也可印证这样的解释。

同时,专制行为之所以对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影响为负向,这主要是因为教练员的一意孤行往往会产生不利于训练比赛的结果,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经历的认知和评价也会降低。事实上,花样游泳运动本身虽然在比赛过程中需要运动员表现出高度的配合与纪律性,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以及比赛前的准备等过程中,青少年运动员往往对自身、搭档甚至对手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教练员因频繁未与团队成员讨论而进行的决策,尤其是当这样的决策产生了负面的后果时,青少年运动员会将失败的归因从自身转换到教练员身上,训练比赛满意感便会随之下降。这也反映了随着我国青少年花游运动员个人运动素养的不断提高,相对于教练员个人决策,团队商议、决策应当是未来花样游泳运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一个更好选择。

[ 1 ] 崔浩澜,张连成.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自尊及心理控制源的关系[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1237-1239.

[ 2 ] 于少勇,篮球运动员对球队的信任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团队凝聚力的关系[ J ].体育科学,2010,30(6):85-91.

[ 3 ] 冯秋婷,齐先朴.西方领导理论研究[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 4 ] 杨尚剑,孙有平,季浏.教练领导行为与凝聚力:信任的中介作用[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2):69 -73.

G861.18

A

1674-151X(2015)04-113-03

2015-03-10

江苏省体育局局管课题“教练领导风格对江苏花游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编号:ST14002207)。

湛慧(1985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猜你喜欢
教练员年龄教练
变小的年龄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睡着了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