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玩具游戏进家庭到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2015-02-15 02:08钱双琴朱芬兰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4期
关键词:玩游戏精灵同伴

钱双琴,朱芬兰

(浙江省安吉县孝丰镇中心幼儿园,浙江 湖州 313300)

竹玩具游戏进家庭到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钱双琴,朱芬兰

(浙江省安吉县孝丰镇中心幼儿园,浙江 湖州 313300)

笔者所在幼儿园根据当地特色资源“竹”开发和创编出的近三十种的竹玩具游戏《花样竹趣》,以强烈的趣味性、合作性、竞争性吸引了幼儿,在竹玩具游戏中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愉悦感、成功感,极大地满足了幼儿成长的需要。本研究以竹玩具游戏为载体,探索与实践竹玩具游戏进家庭、到社区的途径、方法,做到家、园、社区共建共育互动。

1 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204份问卷,收回170份,有效162份。有效问卷中,107份填写孩子傍晚在家看电视玩,81份填写孩子周末在家看电视,148份填写孩子喜欢有同伴一起玩游戏,45份填写会带孩子出去 找同伴玩,28份填写家长会和孩子一起玩游戏,161份填写家长希望孩子有同伴游戏但却只有65份填写家里常有同伴来玩,139份填写家长希望在周末有有组织好的游戏,136份填写家长会主动参加那些组织好的游戏,由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孩子喜欢有同伴一起玩游戏,其次看出,家长对孩子游戏持无所谓的态度,大部分孩子在家看电视,大部分家长不会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许多家长不会带孩子出去找同伴玩。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观念在转变,如161位家长希望有同伴来找孩子一起玩,139位家长希望有组织好的游戏,136位家长会积极主动带孩子参加游戏。

根据调查问卷,针对家长的不足和希望,孩子在家缺少玩伴游戏的现状,根据孩子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我们成立了以竹玩具游戏为主的公益性的“竹精灵”之家,在“竹精灵”之家里,有很多竹筒、竹条、竹梯、竹高跷、大小竹竿等各种竹制玩具共计三十余种玩法。

2 “竹精灵”游戏进家庭

“竹精灵”游戏来源于民间百姓的创造,经过整理、加工、创编又高于民间,更集萃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1 做 法

挑选了实验班的几份家庭进行试点,对那些在竹精灵之家常玩的对游戏很熟悉的家长和孩子,送他们一份竹玩具。在家庭里一起玩游戏,可以和爸妈一起玩,可以和祖辈一起玩,还可以和邻居及客人一起玩。并对家长明确说明:可以按照原来的玩法,还可以创新玩法,我们也鼓励你们创新。只要玩的开心快乐,孩子喜欢玩下去就行。同时我们还鼓励爸妈观察记录孩子们的游戏情况,要求简单的几句话,既可以当孩子成长日记,又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养经验,一举两得。

2.2 家庭游戏情况

刚开始,试点家庭向我们反馈的情况是孩子们爱不释手,拉着家里的谁就要和谁一起玩,有拉着外公的,还有拉着太奶奶的。他们不会,就说:我教你,你就会玩的!还说,很好玩的,一脸兴奋期盼之情。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事情,他就会有动力,去化解困难去达成自己喜欢的游戏意愿,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不知不觉就建立起来了。而爸爸妈妈也正好乘这机会对孩子们提要求,纠正过去不好的习惯,比如,“你把房间收拾好,晚上妈妈陪你一起游戏”等,如此以来,孩子会很开心收拾房间,收拾玩具,而妈妈也真的陪他玩游戏了。

一段时间后,家长反馈情况孩子有新玩法了。原来竹玩具放在家里,孩子有了更多接触竹玩具的时间,属于他自己的研究和琢磨、把玩竹玩具的时间,自然而然地,孩子天马行空式地思维,就产生了新的玩法。也培养了孩子们专注、思考的能力,同时又有家长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配合与鼓励,会更深地促进与发展孩子们创新、独立的个性品质。

2.3 家长感言

自竹玩具游戏进入家庭,很多家长感触很深。新月的爸爸说,一边是孩子不断地养成好习惯,一边是树立妈妈的威信,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完成,懂得付出后会有回报。

家长需要这样的活动。有的家长说,在家里和孩子一起游戏,能融洽家庭氛围,不仅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也提高了我们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水平,一举数得。小暖的太奶奶说,游戏到家庭好啊,本来饭吃好就是看电视,要么玩电脑玩手机,现在好,玩竹玩具游戏,动脑又动手。

随着竹精灵之家游戏进家入户的试点完成,我们逐渐扩大到整个实验班,各年级组。家长可以到班级教师那报名自愿参加,同时教师也可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平常不太陪孩子的家长。在全面铺开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紧跟随访,做到不定时进入家庭现场了解和指导,为家长解疑答惑,并肯定家长为孩子的付出,肯定家长教育理念的上升,为家长注入新的动力。通过竹精灵游戏进家入户,家长实实在在地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了很多变化,影响和改变了他们的教育观念,比如陪孩子一起游戏,与孩子一起研究玩法,陪孩子一起制作竹玩具等,形成互动,平等、民主、支持的亲子关系。

3 “竹精灵”游戏到社区

为做好“竹精灵”游戏到社区,帮助社区建立学前教育服务,服务于更多的家长和孩子,让孩子接触更宽广的视界,从陌生到熟悉,从游戏到快乐,我们从多方面着手,送游戏到社区,让大家走到一起来!

3.1 确立“竹精灵”公益方案

首先,我们“竹精灵”公益小组,定期到社区开展竹玩具游戏。由教师自愿报名。在人员确定后,进行人员分工,制定计划,保障游戏到社区的顺利实施,切实帮助社区建立学前教育服务,为孩子在节假日能与同伴玩上游戏。

3.2 联系政府、社区,多渠道宣传影响

为使“竹精灵”公益游戏活动顺利、有效开展,首先我们走访镇政府、妇联、社区,阐明我们为社区为家长进行学前教育服务的公益性质,取得他们支持帮助。特别是社区街道的大力相助,比如,场地安排、时间等,确保“竹精灵之家”公益游戏活动的定期进行。社区、街道纷纷欢迎我们游戏进社区,会保障我们游戏开展。其次,为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公益活动,也使更多的家长和孩子享受到我们的游戏活动,我们利用多个渠道进行宣传,扩大影响:(1)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有家校通,有QQ群,有微信朋友圈,有安康网等,我们还通过社区网站进行宣传;(2)在社区街头张贴活动广告,人群密集处,街道中心等,路过的行人看到了也会相互转播;(3)撰写信息报道到网络、媒体,由点击率把这个信息送到各个行业的人群,扩大我们的公益影响和被服务对象。

3.3 “竹精灵”游戏定期在社区开展活动

3.3.1 做法 “竹精灵”公益游戏活动在每个周日上午的9点到11点之间,节日另行安排通知。每次三位教师组织孩子和家长们游戏活动,地点可以是街道办门前的空地,广场,篮球场。雨天则为室内地点,专门开展一些中小型游戏,如梅花桩、保龄球等,每次都须事先联系好。并提前发布活动信息,特别注明请家长为孩子自带饮水。

刚开始参加活动的有实验班教师有意识地挑选的家庭,有全园家长自愿报名参加的,还有听说或者看到我们发布的消息主动前来的,也有路过遇上的。实验班教师有意识挑选家庭参加只是为有一个好的开始,有气氛形成吸引力,渐渐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家庭前来,起带头作用,为孩子和家长在周末或节假日有个适宜、健康的好去处。

游戏开展前,我们首先向家长说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一般家长也都会接受。其次,我们按照每次十二个家庭即六队对两组这样的形式进行游戏,便于组织和掌控游戏。孩子可以大带小,还有会做游戏的和不会做游戏的家长,我们都会先讲解示范玩法。

3.3.2 社区游戏情况 在社区游戏中,大中班孩子会选择所有的竹玩具游戏,小班的孩子,家长带领着在旁边玩竹玩具,托班的孩子家长带着在旁边观看。有时小班孩子多,爸爸妈妈带着一起垒高、推小车等。不仅有自由游戏,亲子游戏,还有孩子的竞赛游戏;有时还有家长游戏,让家长也体验一回童心的愉悦。

在幼儿游戏活动量和时间上,活动量大的控制50分钟内,活动量小的控制70分钟内,剩下的时间一起整理收拾玩具材料,并进行交流,提出创意,便于以后更有效开展。比如,枣枣的妈妈说,以后要控制来游戏的人数,多了,造成等待时间过长。

元旦开展的竹玩具游戏到社区活动中,全镇的幼儿家长几乎都来参加。亲子游戏”抬花轿”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喜爱,玩了一遍又一遍,舍不得放下。不要看家长平常严肃认真,此时就像一个大孩子,与孩子一起奔跑,一起计较不许犯规,还一起耍小动作,一起开心大笑。童童的妈妈说,让我们家长也体验了回童心,真好。

还有接力赛,赶竹球等,每个活动场地都是参加的家长和孩子。还有维持秩序的保安,路过的人,以及放学的小学生都满怀兴趣,加入到我们的游戏里。

在“竹精灵”的社区游戏里,还有一个鲜明特色是,角色互换,即孩子们体验与别的爸妈一起游戏,爸妈体验与别的孩子一起游戏。这种角色互换,给孩子以新奇的感受,他们要在短时间内去适应新的角色,新的关系,进行陌生的配合,既兴奋又是个挑战,不仅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对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角色转换能力、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家长也要与别的孩子互动,快速和谐沟通才能完成游戏,对家长也是个促进和提升。

3.3.3 家长感言 通过游戏到社区,家长认识到,孩子与不认识的同伴一起玩,接触的人多了,交往范围扩大了,孩子身上出现很多的变化。因为游戏,他们很自然地玩在一起,变得合群;因为要玩游戏,他们变得积极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游戏是快乐地,是发自本性的,因而他们变得活泼自信;在游戏中还会与家长一起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一位家长在活动后立即写了一篇微博上传到安吉新闻网,发表自己的感想,表示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是很好的促进,对家长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还希望小区每个月都举办一次这样的亲子游戏活动。

3.3.4 社区的转变 在游戏到社区活动中,很自然家长会向我们反应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的很急切,请我们解答他们的难题。因此,我们与社区合作,由社区出面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社区举办专门讲座,为家长解疑答惑,让家长学习怎么与孩子交流,怎么与孩子相处,提升家长家教理念和水平,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在元旦游戏到社区活动中,社区干部更是激动,兴奋地说,就像过节日一样,以后每年我们社区都要举行这样的活动。太好了!并说,以此为契机,逐步探索社区学前教育服务形式,成立专门的学前教育服务点,让孩子们在节假日也有个健康运动快乐的好去处。

由此可见,游戏到社区切实改变了社区对学前教育的态度,由忽视到一起参与、到付出、到主动行动,都说明社区对学前教育的态度转变,他们认识到我们是在为社区的孩子和家长服务,也非常欢迎我们的这一活动形式,为社区带来新的活力,融入新的教育元素。

4 效果分析

通过竹玩具游戏进家入户、游戏定期到社区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我们自己独有的特色。孩子在傍晚、周末或者节假日可以和同伴玩游戏,与家人玩游戏,这不仅避免孩子把大量时间花在电视、手机等有损视力的电子产品上面,还有利于孩子的身体机能健康,促进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在与同伴的游戏和交往中,学习合作与竞争,体验成功与分享,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与家人一起游戏,亲密互动,有利于孩子的身心素质及个性品格的健康发展。同时,“竹精灵”的游戏活动也是家长们希望和欢迎的,它充分地改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从关心孩子吃喝有玩具到要求孩子找同伴游戏,到与孩子一起游戏,从无所谓到认同和支持孩子游戏,说明家长思想上升到重视孩子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认识到与同伴游戏交往是孩子最喜欢最需要的活动,从而逐步一批形成新农村新教育思想家长群。幼儿园竹玩具游戏进家入户,到社区,形成了家园社区共建共育,有效互动,不仅真正提高了家长教育素质和水平,更有力的推动了社区学前教育服务。

G898.1

A

1674-151X(2015)04-130-03

2015-03-08

钱双琴。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玩游戏精灵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冬精灵
欢舞的精灵们
回到古代玩游戏
归来吧!精灵(连载三)
寻找失散的同伴
落地
俏美精灵
玩游戏
生日聚会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