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体育院校培养篮球女裁判员的优势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2015-02-15 02:08刘晓旭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4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临场体育院校

刘晓旭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简析体育院校培养篮球女裁判员的优势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刘晓旭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

篮球运动蓬勃发展,因其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趣味性、强对抗性和易普及性等特点而深受国人喜爱。为了发展我国高水平篮球竞赛,壮大篮球裁判员的队伍,篮球女裁判员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简析体育院校在培养篮球女裁判员方面的必要性和优势。

1 培养篮球女裁判员的必要性

1.1 篮球运动普及化及大众化的要求

随着CBA、NBA等国内外篮球联赛的巨大影响,以及CUBA、CUBS等国内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发展,人们在业余时间从事篮球运动,慢慢成为一种趋势,篮球运动逐渐朝着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篮球裁判员的队伍也相应得到了发展,日益壮大。但是篮球裁判员中的男女比例则严重失衡。我国女子篮球裁判员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之日起,女性比例只占总数的10%左右,这个数字不容乐观。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中国篮球裁判员队伍的发展。为了发展我国高水平篮球竞赛和篮球裁判员的队伍,适应篮球运动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趋势,篮球女裁判员的培养势在必行。我国各省、市、单位也都加强了篮球女裁判员培养力度,投入众多人力、物力、财力。

1.2 女裁判员相比男裁判员具有先天优势

篮球运动在各大高校的普及程度很高,高校举办的各种类别、级别的比赛也很多。在实际比赛中,担任临场裁判工作的大多数是男性,女裁判员少之又少。但是,现在各种赛事也很需要大量优秀的女裁判员,而且很多例子也证明了女裁判员执裁的成功性。女裁判员较之男裁判员的先天优势可以从性格、执裁风格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女裁判员性格相对于男裁判员来说比较温和,运动员在比赛时对女裁判员也相对尊重、客气;就女裁判员的执裁风格来说,相对于男裁判员的强悍、积极、较强韧性,女裁判员则相对礼貌、斯文,有较稳的表现。曾有体育院校篮球专业教师做过大胆尝试,让具有一定篮球执裁技术的女生担任临场裁判,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初步证明了篮球女裁判员不可小视的作用。

1.3 高校举办及承办的各种篮球赛需要大量女裁判员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体育教师的任务也越来越重。随着篮球运动在高校的高普及化,高校每年都会举办及承办各种类别、级别的篮球赛,而单靠体育教师的执裁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大量的学生裁判做补充。其中一部分对篮球运动有着浓厚兴趣和对篮球执裁工作有着扎实基础的女生则是潜在的培养对象,她们成为篮球裁判员队伍中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而一部分已经拿到二级裁判员证的女学生裁判员也渴望能临场执裁,积累经验。

2 体育院校培养篮球女裁判员的优势分析

2.1 体育院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

体育院校有着一大批专业的篮球课教师,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各个篮球专项教师大都是国家队、省队退下来的,有丰富的比赛经验;篮球专项的教师们不仅有高水平的篮球理论水平和实战经验,对篮球规则非常熟悉,而且在篮球裁判理论和临场执裁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加之北京体育大学有一支高水平的篮球队,经常训练比赛,长期的教学经验使这些教师能更好地在教学和训练中向学生讲授篮球执裁技巧和对学生进行篮球裁判培训。除了必要的篮球方面的基础知识,作为篮球裁判员还需要掌握很好的外语水平,在一些大型的、高级别的比赛中,流利地运用外语相当重要,体育院校除了有专业的篮球专项教师外,也开展普遍的全校英语公共课,学生有很好的机会学习外语,进行全面发展。

2.2 体育院校有大量篮球专项的学生资源

体育院校中有着大量篮球的专项学生资源,其中篮球专项的女生由于长期从事篮球运动,在大学期间主攻这项运动,对其基本知识和规则相对有着较深刻的了解。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竞技体院的篮球专项女生自幼便开始学习篮球,对篮球基本知识和规则的了解相当精深,篮球基本功也相当扎实,这些都是培养篮球女裁判员的优势。

2.3 体育院校有着选拔篮球女裁判员的身高优势

中国篮球协会已经在国际篮联的指导下对篮球裁判员的身高做了限制。二级以下没有硬性限制,但是国家级裁判员,男性身高不得低于1米8,女性不得低于1米7。这一规定与当今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据统计,新一届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平均身高1米85,这一现状对女子篮球裁判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篮球裁判员选材方面,心理选材是一方面,生理选材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身高是篮球女裁判员选材和培养的第一要素,体育院校的女生身高普遍相对较高,在选拔方面优势明显。

2.4 体育院校中有良好的体育氛围

体育院校有着优良的运动传统,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学生们每天积极参加除自己本专项外的副项及其他项目的运动,时间段分布均匀,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在室内外都有相当一部分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学校有着很好的体育氛围。学校每年举行全校各年级参与的篮球联赛,其规模大、参与人数多,更是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篮球裁判员的培养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比赛的频繁举行也为裁判员们进行临场实践提供了机会,为对篮球执裁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观摩机会和在记录台了解篮球比赛流程的机会。

2.5 体育院校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现代篮球比赛的水平越来越高,高强度、高水平的激烈比赛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观众的关注度很高,这对运动员和裁判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比赛激烈程度的增加,裁判员的体能成了他们在赛场上能否做到及时移位,看清每个动作的关键。有关研究表明,裁判员在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中奔跑距离不少于3000米,如果裁判员的体能跟不上,因为体能不佳引起裁判员反应下降,判罚失误,则会严重影响比赛的进行,影响比赛的流畅性。有些教练员、运动员、观众和球迷会给裁判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差的话,则可能导致比赛中的错判、漏判,影响比赛的公平性。由于体育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期间进行过专门的体育训练,时间长、系统化,在体能方面可以适应高水平、高强度的篮球赛。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经常参加各种各样正式与非正式的体育比赛,心理素质都相对较好,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也可以应对多方面的压力,能更好地完成执裁工作。

2.6 体育院校实践锻炼机会多

体育院校的学生有着丰富的运动经历、娴熟的专项技能战术以及临场执裁技巧,经常会被校外单位邀请执裁篮球比赛,实践机会多。校外比赛和校内组织的比赛有很大不同,校外比赛情况更复杂,突发情况更多且难以预测,更考验裁判员的应赛能力。篮球赛不但是高体力消耗工作,同时也是高脑力消耗工作。众多的实践机会更能提高裁判员的执裁能力。

3 结 语

篮球女裁判员的初级培训单位是体育院校和各省篮协,尤其是体育院校占到总人数的59.1%。体育院校在篮球女裁判员培养方面有着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培养篮球女裁判员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为了发展我国篮球运动,使我国篮球裁判队伍全面发展,体育院校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篮球女裁判员。

G841

A

1674-151X(2015)04-134-02

2015-02-28

刘晓旭(1989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临场体育院校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教练员临场指挥研究综述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北方赛区)北京体育大学女排与各队二号位队员拦网效果分析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场馆资源整合优化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