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横担在油田110 kV输电线路上的应用

2015-02-15 08:14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11期
关键词:避雷线型式拉杆

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

复合横担在油田110 kV输电线路上的应用

郑春生

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

针对胜利油田110 k V输电线路存在的对地安全距离不够的问题,对杆塔结构进行简化设计。使用“4只复合绝缘子+2只复合横担”组合型式,简化原有杆塔结构,提升导线悬挂高度,调整交叉跨越距离。复合横担绝缘子具有良好的抗弯曲性能和防脆断性能,以及防污能力强、耐冲击等特点,在孤五线现场应用10年来效果较好。该方法施工简便,成本费用低廉。

复合横担;输电线路;杆塔;安全距离;荷载

胜利油田110 k V输电线路建设年代久远,部分是油田设计院[1979]定型设计,设计直线杆有Z-18,Z1-21、Z2-24、Z3-27四种杆型,采用钢筋砼电杆双杆组装。

20世纪80年代建设期间多为空旷盐碱地,线路防护区开阔。后随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多处线路导线对地、构筑物和林木等距离严重不足,不能满足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要求,特别是直线杆Z-18(呼称高度13 m),直线跨越杆Z1-21(呼称高度16.9 m)两种杆型因对地距离不足引发多起线路跳闸事故。

结合国内外复合绝缘产品的技术发展和实际运用情况,2004年开始与电力修造厂合作,采用“复合绝缘子+复合横担”方式,对线路杆型结构进行简化改造,改变导线悬挂方式,提升杆塔呼称高度,以满足导线对地安全距离。

1 杆型结构简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1.1 直线杆型的基本结构

直线杆Z-18采用Ø230 mm上下两段拔稍双杆,结构为水平排列布置,无横梁(叉梁)型式,杆型高度为18 m,适用于LGJ-150型导线。拉线使用4根GJ-70钢绞线,对地夹角60°。杆塔基础采用底盘、拉盘直埋方式。

杆塔上部由导线铁横担HZC-450-1(总长9 m,总重150.5 kg)、1根横拉杆及4根斜拉杆(拉杆为Ø16 mm钢筋及调节螺栓等)组成。

1.2 杆塔简化思路及设计

(2)选用实心复合横担绝缘子替代悬挂导线的横担及横拉杆、斜拉杆等组件,采用“边相复合横担绝缘子+中相复合悬式绝缘子”型式悬挂导线。

两个边相选用1只复合横担+1只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呈“∠”型布置。复合横担水平安装,固定在电杆适当高度,起到原边相铁横担作用,用于支撑导线;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起斜拉杆作用。

中相选用2只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呈“∨”型布置悬挂中相导线。在杆塔顶端加装铁横梁,用于固定“∨”型绝缘子串。

为确保杆塔整体稳定性,在杆塔中部加装铁横梁,以防杆塔位移变形,发生迈步及杆身扭曲。简化设计后杆塔整体结构呈“H”型,如图1所示。

图1 直线杆Z-18结构简化

(3)边导线保护角核算。提高架空避雷线悬挂高度,双避雷线悬挂点上移,规程规定[1]杆塔上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一般为20°~30°。

由于杆塔采用对称双避雷线,中导线位于两避雷线中央,不做保护角核算,只需考虑边导线[2]。

按照避雷线支架安装高度2.7 m,复合横担(导线悬挂点,导线呼称高)安装在原导线横担横拉杆位置高1.5 m处进行核算,边相导线保护角在避雷线保护范围内,导线悬挂高度应提升3.2 m。

生物特征是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不易丢失、复制、盗用,具有高安全性。生物识别系统对生物进行取样,提取唯一特征,将该特征数字化并组合成特征模板。交互认证时,识别系统再次获取生物特征,与特征模板进行比对,根据匹配结果鉴别身份。其中,因生物特征稳定性高,人脸识别、掌静脉识别、虹膜识别将表现出极大优势。

1.3 稳定性分析

简化设计的杆塔承受的风荷载、覆冰荷载及导线避雷线张力等可变荷载没有变化;而承受的杆塔自重荷载、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的重力等永久荷载,由于导线铁横担及拉杆等取消而变小,即垂直于地面方向作用于杆塔上的所有重力荷载(垂直荷载)变小,横向荷载与纵向荷载基本不变。

杆塔的简化设计其整体结构和型式没有改变,杆塔、拉线基础也没有变动,因而杆塔稳固的基础不变。

2 复合横担设计及技术参数选定

复合横担绝缘子结构由连接底座、护套、芯棒、伞裙和挂头组成。连接底座是由金属材料经加工焊接而成的,它是复合横担绝缘子与杆塔金具连接部件,承受着复合横担绝缘子在运行过程中各种力作用下的弯曲负荷[3-4]。挂头采用铸铝件,并具有拉环,直接与导线绑扎固定。护套、芯棒、伞裙的功能、材料及制作工艺与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基本相同。

产品技术参数如下:

(1)复合横担。结构高度1 580 mm,绝缘距离1 260 mm,芯棒直径60 mm,质量21.5 kg。固定导线的端部有拉环,与斜拉绝缘子“U”型端头配合使用。

(2)斜拉绝缘子。结构高度1 490 mm,绝缘距离1 260 mm,芯棒直径18 mm,质量4.8 kg,两端采用“U”型金具。

避雷线使用高度为2.7 m的槽钢铁帽支架支撑。

3 试验及挂网运行

2004年以来,使用保定电力修造厂生产的FHD-110/10(带拉环)复合横担,将“导线铁横担+3只复合(瓷)绝缘子”改为“4只复合绝缘子+2只复合横担”组合型式,使导线悬挂点提高3.0~4.5 m左右。

2004年5月在110 k V孤五线15#、34#、40#、41#四基杆塔试点施工试验,结构满足了导线驰度对构筑物的安全距离,降低了杆塔上部荷载,经过10年试验运行效果良好。目前,在110 k V输电线路上已有65基杆塔130支复合横担在网运行。

4 杆塔简化结构的优点与改进

4.1 丰富了杆型型式

杆塔使用复合横担以简化结构设计,对于110 k V双杆取消导线铁横担,降低了杆塔上部承受荷载,优化杆塔型式,丰富了线路杆型型式。同时,110 k V线路使用单杆设计,导线采用复合横担悬挂,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4.2 降低了线路改造成本

复合横担绝缘子与原来采用增加杆塔等方式处理交叉跨越问题相比,能有效地利用狭窄的走廊并降低杆塔高度,施工简便易行,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3 需进一步优化定型

大截面导线绑扎在运行中存在隐患,因而横担挂头采用上、下两个拉环,以改变导线绑扎形式,用线夹固定导线并悬挂于挂头下拉环。杆塔中部加装的固定铁横梁采用槽钢或“工”字钢。

5 结论

(1)复合横担绝缘子抗弯曲性能好,防污能力强,抗冲击能力强,防震和防脆断性能好,安装方便,可免维护,不需人工清扫,运行安全可靠性高。

(2)采用“4只复合绝缘子+2只复合横担”组合型式,简化原有杆塔结构,提升导线悬挂高度,调整交叉跨越距离是可行的;同时,其施工简便,成本费用低廉。

(3)复合横担的运行维护经验需要进一步积累,运行年限有待于研究,以确定合理的运行时间。

[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2]张殿生.电力工程高压送避雷线路设计手册[M].2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123-123.

[3]标称电压高于1 000 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GB/T 19519—200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高压线路用有机复合绝缘子技术条件:JB/5892—91[S].北京: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社,2001.

(栏目主持 关梅君)

10.3969/j.issn.1006-6896.2015.11.022

郑春生:高级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承德石油学校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现任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首席专家,从事电力生产技术管理及电网运行工作。

2015-06-30

(0546)8591923、zhengchunsheng.slyt@sinopec.com

猜你喜欢
避雷线型式拉杆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降重20%以内10kV绝缘架空线路避雷线的保护角选择
拉杆蠕变与螺栓退绕的耦合效应导致组合转子退化研究
高速铁路接触网避雷线高度设计方法研究
10 kV配电线路架空避雷线结构应力分析
高温霍普金森拉杆实验技术研究进展
军持的型式分析与年代分期
不同动力型式的巡飞弹总体参数对比分析
拉杆转子临界转速随拉紧力变化规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