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那头,有段时光静候你

2015-02-17 13:23伍爱春
西江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骑楼茶楼梧州

伍爱春

动车那头,有段时光静候你

伍爱春

在某个特别想上茶楼的清晨,我踏上了南宁至梧州的动车。8点钟的车,10点半到梧州。此时的梧州茶楼,还是人声鼎沸、茶点飘香。

数十年的交通落后,日渐模糊了大多数广西人对于梧州的印象。这个广西最早建城的城市,如一场繁华旧梦,沉浸在自己的风情之中,依旧粤韵缭绕、美食飘香。精致的骑楼小巷里,依旧行人寥寥、静谧安逸。

一列列满载游客呼啸而来的客车,会带来一城喧嚣,也会加速一座城市的风化速度。而如今的梧州,刚好。在不疾不徐间,既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又让人们有时间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

常常有人问我,梧州有什么好玩的?对此,我总是欲言又止,不知从何说起。从看稀奇、看名山大川的角度来说,梧州是个不值一去的地方。然而,在某个休憩的午后,在某个闲适的周末,我内心又常常涌起去梧州的冲动。我想,去梧州,大概仅仅是为了不辜负那段静候我的时光吧,一段等着我惬意游走的时光。

在飞驰中愉悦

南广高铁的开通,似乎带来了桂东旅游的春天。

去梧州那天,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动车却是满座的,探亲访友的占了三分之一,短途旅游的也占了三分之一。乘客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动车内的设施,分享着各式各样的美味。这趟动车,带给他们的,是各种新奇和兴奋。据统计,广西动车是全国动车中时速最慢的,大约在200至250公里之间,但这样的速度最为经济,运行安全系数也高,因此上座率是全国最高的。

从南宁到梧州的动车之旅,是一场视觉的穿越。5月初夏,野外的一切都在肆意地疯长,在飞驰而过的车窗外演绎着一场场生命的狂欢。刚出南宁,窗外的风景以甘蔗地为主,漫山遍野。山坡上,龙眼树正在开花,那一簇簇呈放射状的白色小花朵,仿佛夜空中绽放的绚烂烟花。车过贵港,地势豁然开朗,成片的水田代替了满山的甘蔗。雨水充沛的田野,牛在吃草,偶尔惊起一群白鹭,在碧野间盘旋数周,又落入田间不见了踪影。远处,有群山绵延,雾霭静落山腰。看倦了窗外的青山碧野,抬头仰望,窗外天空中云卷云舒,令人陷入“是云动还是心动”的迷思。

无心于窗外风景的“刷屏族”,可以支起桌椅架板,放心地陷入网络世界,两个半小时的距离,一部好电影就足够打发时间了。

在唇齿间放纵

在广西,素来有“食在梧州”之说,是说吃得丰富、吃得精致、吃得新鲜、吃得营养。许多人去梧州,都是奔着美食而去的,让自己在唇齿间放纵一回。

梧州,作为广西开埠最早的城市,曾经是广西的开放前沿,加上“广西东大门”的地理优势,许多生活的方式、生活的理念都受到广东乃至港澳的影响。另一方面,随遇而安的天生性格,又决定了梧州人不慕虚荣,本分务实,珍惜传统和眼前。这样的城市心理,也折射在梧州的美食之中。他们延续着上茶楼这样优雅闲适的美食方式,又在美食品种上追求物美价廉,老少咸宜。他们既流连于高端大气的西餐厅、咖啡馆、进口零食店,也钟情于遍布城市各个角落里的大排档、河粉摊、田螺店。

还记得十多年前的某个夜晚,我们一大帮同事走进了这座城市那时最高建筑里的咖啡馆,在那里高谈阔论。随后又浩浩荡荡涌去东中路的田螺店,在路边排开小板凳,有滋有味地吸吮起来。多年以后,那晚咖啡的浓香和田螺的鲜香,还会经常出现在我的记忆里,让我留恋那时同事间随意而真诚的情感。

上茶楼,是梧州人接受粤港澳文化影响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梧州这座城市最温馨的一道风景。由于需求的旺盛,梧州茶楼数不胜数,有大东酒家等经营数十年的老店,也有丽港酒家、上上居、六膳居、花样年华这样的新派茶楼。小城梧州,茶楼里并没有像粤港澳那样有许多谈生意的商人,而是人们呼朋唤友、扶老携幼的聚会场所。我的许多梧州朋友,周末陪老人上茶楼是每周的固定节目。茶楼里的“一盅两件”融化了亲情。如今的梧州茶楼,早茶午饭下午茶晚饭夜市一条龙,人们一坐大半天,在氤氲的茶香美味中,度过悠长的时光。

除了茶楼,河鲜是去梧州必尝的美食。地处三江交汇处的梧州,水绕城郭,鱼肥虾鲜。梧州河鲜多鲜甜而少腥味,更不会有塘鱼普遍带有的泥腥味。当地人喜欢早晨去河边买钓鱼人钓上来的野生河鱼。梧州大大小小的食肆,都有最为鲜美的河鲜美食供应。沿着西江河畔的西堤路、西江路,随便走进那一家,都可以满足食欲。

最为丰富、最能激活大家味蕾的,是梧州那些小吃。梧州的小吃数不胜数,龟苓膏因为享誉大江南北的名气及其独特的口感,当仁不让成为梧州的“三宝之一”,也是梧州小吃的金牌代言;那只卖半天、永远有人在排队买的冰泉豆浆,口感纯正,浓郁甜腻;田螺、河粉、八仙粽、钵仔糕、艇仔粥、酸鸡杂、牛杂、龙虱、汤圆、蕉叶糍、糯米鸡、罗汉斋……有些小吃绝对梧州仅有。有些小吃虽然各地都有,但在梧州却独具风味,例如包着咸菜萝卜干的汤圆、用苦瓜做的酸菜。

梧州人对于吃,总有无限热情。梧州最近在骑楼城内建起“老字号特色小吃街”,又多了许多我未曾尝过的小吃。有店家研制出用六堡茶做出来的“六堡贡茶”,一种本土化的奶茶,就在位于小吃街的入口处,据说由于口感诱人,开业数天内天天门口排起长龙。

对于吃货们来说,梧州的幸福不仅在于吃的种类繁多,还在于小城的精致便捷,方圆不足3平方公里的河东区,已经能找到80%的小吃了。就这样走走停停,吃吃歇歇,在口腹的满足中感受岁月的美好。

在街市间游走

去梧州,并不能满足探幽寻奇的心态,只是为了邂逅一段静候着的时光。

与这样的时光相遇,最好在静谧的骑楼小巷内,例如在五坊路、九坊路、小南路……这里游人稀少,骑楼保存完好。这些连廊连柱、立面修饰繁复的建筑,沿着街道蜿蜒而去,将街道变成一道长长的幽深的弧线,高高的裙楼上、山墙上,修饰着各种各样的极具异域风情的图案,在风雨的侵袭中呈现出斑驳的状态。20世纪初的繁华,透过历史的云烟生动地展现在眼前。每一扇窗、每一个水门背后,都曾有过不同的人生故事。

骑楼下的风景,还残存着些许上世纪20年代的街头市井气息。这里的店铺,或经营小吃,或卖些日常用品。长廊里,有人在打麻将,有人在摇椅上纳凉,有老人在逗弄孙儿。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已经流逝,但又仿佛未曾来过。

或许,在骑楼的某个转角,你还会发现打铁铺、缝纫店、磨刀铺、箍瓦煲、修雨伞、钟表匠,这些在别的城市早已绝迹的行当,在叮叮咚咚的细碎敲打声中,老师傅们用静默的背影,保存着这个城市已经渐行渐远的记忆。

这些带着明显西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展现的是1897年梧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以来的短暂繁华。但在它们脚下的尘土里,掩埋的却是2000多年的繁华往事。梧州城建于公元前183年,是广西建立的第一个城池。从此,在这片依山傍水之地,一度作为西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曾经在岭南独领风骚……

时光如水,早已将一切覆盖。只是人们偶尔会在桂江的碧波中,打捞起锈迹斑斑的火炮,勾起一段段峥嵘岁月的回忆。

走读梧州,可以阅读位于桂江路的历史文化长廊,触摸梧州的大致历史轮廓。又或者,可以逛逛梧州的老街巷,感受梧州樘栊门后的家长里短、人生百态、岭南风韵。金龙巷、维新里、东中路、大中路、北环路……虽然古苍梧王城早已消失在历史里,但这些小巷依旧残存的古屋古树、青砖青苔,可以想象当年的王城风貌。特别是金龙巷,这里历来是梧州豪商巨贾的居住之地,曾经演绎了无数商海传奇。维新里是梧州至今保存最为完好最具风情的又一条老街,39间建于清末民初的特色民宅仍保留至今,樘栊门、花玻璃,民国初期的水磨青砖镂花雕窗大宅,随处可见。

城池已倒,遗风犹存。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不变的是小巷人对家的经营与呵护。小巷里的人们爱干净,即使是破巷旧屋,他们也总爱收拾得干干净净,种上些花草盆景,更给小巷增添了些许庭院深深的古朴风味。

一段静谧的时光,似乎总离不开一杯禅茶。在梧州游走,还有最好的去处,那就是去品红、浓、陈、醇的六堡茶。

梧州爱茶人多,六堡茶商铺也多,遍布大街小巷,并在鸳江丽港、富民路形成了规模化的六堡茶一条街。随便走进一家,总有茶香飘逸,笑脸相迎,且免费品尝。大家因茶而聚,看茶色、闻茶香、品茶味,天南海北,海侃神聊。在氤氲的茶香中,六堡茶独有的醇香,慢慢浸润你的心灵,让心事沉淀,让喜悦飞扬。

坐动车去梧州旅游,说走就走。动车那头,有段时光静候你。

责任编辑:傅燕兰

猜你喜欢
骑楼茶楼梧州
中共梧州城工委
茶楼包厢外为什么排起长龙
广州最美老街——恩宁路
一城一舰 心心相印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
张婧红室内设计作品
广州骑楼
日军侵占和败退梧州时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