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变化规律及优选

2015-02-17 08:56高文君宋红霞陈淑艳
特种油气藏 2015年4期
关键词:水相水驱关系式

高文君,任 波,刘 琦,宋红霞,陈淑艳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9)



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变化规律及优选

高文君,任 波,刘 琦,宋红霞,陈淑艳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9)

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关系是研究含水上升规律、确定水驱前缘含水饱和度和预测水驱采收率的基础。以最新油、水相对渗透率模型为基础,利用正交分析法,建立了可以转化为线形方程求解的最优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关系式——Gao-J式,其拟合精度较高,两相流动区间曲线形态不出现异常,可用来准确描述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也为油田开发规律研究及指标预测提供了新的渗流理论基础。对油水相渗比值变化规律进行了分类与评价,为该领域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对渗透率比值;含水饱和度;正交分析;拟合;Gao-J式

0 引 言

目前,可以将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关系式转化为线性(或含单变量线性)求解的方法有指数式、方次式、Willhite式、Bing式、Song式、Liu式[1-5]。在这些关系式中,常采用指数式来进行水驱规律研究和应用[6-9]。从吐哈油区(包括丘陵、鄯善、温米、红连、雁木西、吐玉克、牛圈湖、牛东、西峡沟等油藏及区块)、国内其他油田和国外2个油藏(贝尔、榆树林、姬塬、西峰、港西、魏岗、虎头崖、Kyzylkia、Maybulak等油藏及区块)的191组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数据应用效果来看,Willhite式拟合程度较好,达到81.15%,其次是Bing式(7.85%)、Song式(7.33%)和Liu式(3.67%),而指数式和方次式拟合相关系数最低。在文献[10]的基础上,先建立了新型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关系式——Gao式,后通过正交分析,确定出了可以转化为线形方程求解的Gao-J式。利用Gao-J式对191个相渗数据进行拟合,并与Willhite式拟合程度进行比较,Gao-J式符合程度更高。

1 理论基础

针对单独拟合油、水相渗数据与实验数据相差较大的现象,文献[10]提出对Willhite相渗模型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油、水相渗关系式相比,得到Gao式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

(1)

其中,a=Ko(Swi)/Kw(Sor),Swd=(Swe-Swi)/(1-Swi-Sor)。

式中:Kro为油相相对渗透率;Krw为水相相对渗透率;Ko(Swi)为束缚水饱和度下油相相对渗透率;Kw(Sor)为残余油饱和度下水相相对渗透率;Swd为归一化含水饱和度;Swe为出口端含水饱和度;Swi为束缚水饱和度;Sor为残余油饱和度;b、c、d、k为待定系数;n为油相指数;m为水相指数。

2 模型参数优化

式(1)无法转化为线性方程或带单变量的线性方程求解,但从数学角度考虑,若先将参数d、k其中一项赋予定值,式(1)即变为带单变量的线性方程,或者参数d、k均取定值,式(1)转化为线形方程,求解就变得很容易。因此,利用正交分析法对参数d、k进行优选(取k=0时优选d,d=1时优选k),结果显示d=1,k=3时最优(图1),Gao式可简化为Gao-J式:

(2)

图1 参数d、k二元正交优化结果

3 应用效果对比

利用式(2),对191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回归,与拟合程度较好的Willhite式结果相比,

Gao-J式拟合程度明显提高,尤其是Willhite式拟合程度较差的相渗数据,选用Gao-J式拟合,其拟合程度能得到大幅提高(图2)。2种方法拟合陵13-211-4岩心相渗数据结果表明,Gao-J式比Willhite式拟合结果更接近实验值,相对误差更小(表1)。

图2 Gao-J式与Willhite式拟合结果对比

含水饱和度归一化含水饱和度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实验Willhite式Gao-J式相对误差/%Willhite式Gao-J式0.59710.56640.32090.32430.3209-1.05560.00540.60900.59720.26220.26380.2617-0.60050.20400.62100.62830.21250.21320.2125-0.29670.00090.63290.65910.17160.17140.17200.1129-0.18930.64490.69030.13780.13640.13761.00320.14530.65680.72110.10820.10740.10870.7245-0.52480.66880.75220.08420.08300.08421.37930.02120.68070.78300.06350.06300.06370.9268-0.21070.69270.81420.04690.04620.04651.37280.83130.70460.84500.03260.03270.0326-0.4180-0.06820.71660.87610.02120.02170.0214-2.0615-0.66540.72850.90690.01290.01310.0128-0.95241.15240.74050.93810.00640.00650.0064-2.6179-0.93960.75240.96890.00220.00210.00222.35600.21830.76441.00000.00000.00000.0000——

同时,将Gao-J式拟合结果与其他关系式对比可知,利用Gao-J式拟合的相渗曲线均能获得最大相关系数,符合程度最高,其次为Willhite式,而指数式整体拟合效果最差。以三塘湖马北区块为例,32组岩心相渗数据拟合结果显示,指数式、Bing式、Song式、Liu式、方次式、Willhite式、Gao-J式的平均拟合相关系数为0.971 1、0.992 1、0.993 9、0.996 7、0.999 4、0.999 8、0.999 9,其中Gao-J式拟合程度最优,各岩心拟合结果也与区块实际情况一致。

4 油水相渗比值变化规律分类与评价

按照构建关系式中基本函数特点可将指数式、Liu式、Bing式、Song式划归为指数系列;方次式、Willhite式、Gao-J式划归为方次系列。对191组相渗实验数据拟合结果对比表明,利用方次系列拟合,其精度总体上要好于指数系列。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指数系列关系式中含有指数函数,而指数函数最大的缺点是无法描述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2个端点处油水相渗比值为无穷大和0值,但方次系列可以实现。

进一步分析,在指数系列中,Liu式整体拟合效果要好于Song式和Bing式,指数式拟合程度最低,同时利用Bing式和Song式拟合时,发现部分拟合曲线绘制到整个流动区间会出现明显异常,即油水相渗比值并不随出口端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是出现1个或2个峰值的现象(图3)。如鄯11-8-1、吴421-4、Kyzylkia-1、Kyzylkia-2等4组相渗数据利用Bing式拟合会出现异常,红南222-1、红南222-3、旗26-30-3、旗26-30-4等4组相渗数据利用Song式拟合也出现异常,这表明在指数式基础上改进得到的Bing式和Song式仍存在一定缺陷。在方次系列中,方次式、Willhite式、Gao式拟合程度依次提高,拟合曲线绘制到整个流体流动区间无异常现象出现,其关键变化是油相指数和水相指数由相等变不等,再发展到为含水饱和度的函数,符合人们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因此,今后油水相渗比值变化规律的研究工作重点将是如何确定参数d或k,使Gao式的求解变得更加容易,如文中的Gao-J式,或者重新构建油相指数、水相指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再建立精度更高的新型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

图3 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倒推异常曲线

5 结论与认识

(1) 利用正交分析法,确定Gao式中参数d、k的最优值为d=1,k=3。

(2) 191组相渗数据结果表明,Gao-J式拟合相关系数最高,误差小,曲线形态无异常,可精确描述油水相渗比值变化规律。

(3) Gao-J式是Gao式的一种简单形式,其拟合效果已优于其他方法,这充分表明油相指数、水相指数与含水饱和度相关。因此,今后确定油相指数、水相指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将成为油水相渗特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1] 俞启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与水驱油藏含水率随采出程度变化的两种类型[J].石油学报,1982,3(4):29-37.

[2] 刘世华,谷建伟,杨仁锋.高含水期油藏特有水驱渗流规律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11,26(6):660-666.

[3] 邴绍献.特高含水期相渗关系表征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34(10):118-120.

[4] 宋兆杰,李治平,赖枫鹏,等.高含水期油田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的理论推导[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2):201-208.

[5] Honarpor M,Koederitz L,Harvey A H.油藏相对渗透率[M].马志远,高雅文,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55-130.

[6] 王曙光,赵国忠,余碧君.大庆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统计规律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05,26(3):78-85.

[7] 冯其红,王波,王相,等.多层非均质油藏开发指标预测方法[J].特种油气藏, 2014,21(4):85-88.

[8] 王华.改进型水驱特征曲线计算技术可采储量的公式推导及其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4):84-86.

[9] 兰丽凤,刘仁强,付艳波,等.油井分层产量劈分新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2,31(3):59-62.

[10] 高文君,姚江荣,公学成,等.水驱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14,31(5):552-557.

编辑 刘 巍

20150204;改回日期:201506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重大专项“新疆和吐哈油田油气持续上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2012E-34)子课题九“低渗低黏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2012E-34-09)

高文君(1971-),男,高级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油藏工程专业,现从事油藏工程和提高水驱采收率研究工作。

10.3969/j.issn.1006-6535.2015.04.023

TE33

A

1006-6535(2015)04-0091-03

猜你喜欢
水相水驱关系式
P204 萃取硫酸体系中V(IV)的性能研究
海相砂岩油藏张型广适水驱曲线预测修正应用
例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
超临界CO2萃取热带睡莲鲜样两种产物形态的挥发性组分与抗氧化活性比较
例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应用技巧
改质水驱砂岩油藏生产动态预测方法
上倾管道油携积水运动研究
更 正
速寻关系式巧解计算题
明确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