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M与密切值法的油服公司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2015-02-19 06:55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5年9期
关键词:油服竞争力指标体系

闫 娜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大幅跳水,石油公司上游投资的积极性严重受损,纷纷采取压缩投资、降低勘探力度、降本增效等措施,这使得依赖于石油公司投资生存的油服公司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另外,油服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行业并购活动的频繁化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油服公司竞争力评价不仅是明确自身市场地位的基本手段,也是分析自身优劣势、发现市场机会、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提升自身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方式[1-2]。

目前国内外对油服公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研究中,不同研究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相同,有些指标赋权方法不能有效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和主观性的特征。基于此,本文以系统工程为指导思想,全面分析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探索将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简称ISM)分析工具与密切值法相结合,以有效避免指标选择和赋权过程中的随意性,以提升竞争力评价的科学性。

1 ISM及油服公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解释结构模型 (ISM)是美国J.华费尔特教授1973年开发的一种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系统问题的方法。它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要素),最终将系统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且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是深入了解系统内部的结构、层次及因果关系的有效手段[3-4]。

油服公司竞争力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概念,其外在的市场表现是有众多因素(包括内、外部因素,主、客观因素,量化与不可量化因素)组成且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正确把握企业竞争力,就必须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结果和过程的诸多因素环节进行分析、提取和转换,建立起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评估,使其结果和过程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运用ISM方法进行企业竞争力构成因素结构分解,为了保证分析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靠性,首先进行文献调研,调研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油服公司竞争力评价中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并邀请十几位相关专家,对该调查结果进行补充,最终形成包括业务范围、市场规模、盈利能力、资产总额、运营能力、经营性净现金流等指标在内的56个影响因素。

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进行构成因素两两相关性评价,用方格图标识构成因素两两之间的关系,当50%的被调查者两因素之间有影响关系时,则确定为有影响,否则认为无影响。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有向图,当两点之间有线连接时,矩阵中取值1,否则取值0,构造邻接矩阵,形成行列因素相同的56阶方阵。

在方阵中,当两行或多行的值完全相同时,要只保留一个,划去其他行及其相对应的列。在选择留下哪个指标,划去哪个时,要遵循2个原则:首先是可操作性原则,即选择数据较易获得的指标,划去不易获得,或者不好量化的指标。如管理人员占比和管理费占总收入的比重两个指标中,选择划去数据较难获得的管理人员占比,留下可以从年报中直接获取数据的管理费用占比;其次是绝对化原则,即尽量保留具有明确判断标准的指标,或者越大越好,或者越小越好,删去判断标准比较模糊的指标。如当资产负债率和经营性净现金流2个指标行中数值相同时,应保留经营性净现金流,删掉资产负债率。

根据布尔运算法则构造可达矩阵,按矩阵中每行因素1的个数多少,从少至多顺序排列,形成具有右上角因素全为0的缩减可达矩阵。缩减可达矩阵中对角线上的每个单位矩阵所对应的全部行因素为一个递阶结构层次。从缩减可达矩阵中可以看出,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层次共有4个层次(如图1所示)。本研究将前三级作为竞争力的构成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第四级由于与其他因素的影响关系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且对竞争力的影响需多层传递,将其作为分析指标,通过分析其对竞争力构成因素的影响,提出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运用ISM方法构建的油服公司竞争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共包含8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

2 密切值法原理与计算步骤

图1 石油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

表1 油服公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密切值法进行竞争力综合评价排序的基本原理是:将评价指标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后,找出理想最优组合和最劣组合,之后计算出各公司指标与理想最优组合、最劣组合之间的欧氏距离,然后根据该欧氏距离计算各公司竞争力密切值大小,并进行优劣排序[5]。

密切值法将评价指标区分为正指标和逆指标,正指标即越大越好的指标,逆指标即越小越好的指标。所有指标进行同向化处理,然后找出各评价指标的最优点和最劣点,分别计算各评价单元与最优点和最劣点的距离,即密切程度,根据密切值大小确定各评价单元的优劣顺序。当评价指标体系多于两级时,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最底层指标而非中间层指标的计算,中间各层指标也依据其所包含的底层指标计算。

2.1 建立指标矩阵

设选择m个公司评价比较,评价指标有n个,则m个公司的n项指标构成指标矩阵:

A=(aij)m×n(i=1,2,…m; j=1,2,…n)

2.2 指标矩阵规范化

规范化处理的公式为:

规范化运算可得规范化指标矩阵:

2.3 确定最优解和最劣解

在规范化的指标矩阵中,选择每个指标的最优值和最劣值,分别构成理想最优解和最劣解。

则最优解A+和最列解A-为:

2.4 计算各公司竞争力的密切值

则各公司竞争力的密切值为Ci,其计算公式为:

Ci值越小,表示该公司竞争力与最优点越密切、与最劣点越疏远,竞争力越强,反之则竞争力越弱。

3 案例计算

应用ISM构建的指标体系,选择5家公司进行比较评价,在评价中,为了避免每年指标值波动对竞争力综合指标的影响,各指标值选择5年的平均值。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标准化矩阵R。

各公司竞争力的密切值为:

Ci=[0.003 5 0.996 1 9.213 4 9.537 6 5.249 2]

将密切值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可知,公司竞争力强弱的排名依次为1,2,5,3,4。 各二级指标的计算只选择其对应的底层指标,计算步骤方相同。

4 结论

企业运用ISM工具构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非常直观清晰地反映了油服公司竞争力各构成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密切值法计算各二级指标和综合指标,既能反应不同竞争主体之间的差距,又能够有效避免评价人员的主观推断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这2种方法相结合,原理清晰,逻辑严谨,结果直观明了,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油服公司竞争力评价多测点、多指标的特点,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不仅可以用于各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也适用于不同年度间的纵向比较。评价结果切合实际,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易为操作人员掌握,值得推广应用。

[1]胡大立.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李杨.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小微企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3(12):93-96.

[3]冯连勇,牛燕.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模型解析[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6):6-9.

[4]卢怀宝.石油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27(2):75-78.

[5]徐光磊,张巨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类企业业务模式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探讨[J].石油科技论坛,2004(8):50-55.

猜你喜欢
油服竞争力指标体系
石化油服:以“技”服人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日本竞争力
全球四大油服公司深水防砂的“独门秘诀”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油服滑铁卢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