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宅先生翻译本《五智喇嘛弥伴传奇》解析

2015-02-20 10:26王川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喇嘛卓玛尼尔

王川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李安宅先生翻译本《五智喇嘛弥伴传奇》解析

王川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产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五智喇嘛弥伴传奇》,是以法、德、英等多种文字流传于国外的藏学名著。该书最初可能是法国旅行家、藏学家大卫·尼尔根据僧人云丹嘉措的讲述,用法文写成,后由中国藏学开拓者李安宅先生翻译为中文。文章简述了《五智喇嘛弥伴传奇》的作者、译者及其文本流传,概括了是书的主要内容,归纳了是书在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等领域的文化价值。

域外藏学名著;《五智喇嘛弥伴传奇》;云丹嘉措(1899-1955);李安宅(1900-1985);大卫·尼尔(Alexandra David-Néel,1868-1969)

一、作者、译者及其文本流传

产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五智喇嘛弥伴传奇》,是一部中外合作的“奇书”。

之所以说是“奇书”,在于该书为20世纪初一位闯入西藏的白人奇女子——欧洲旅行家、藏学家大卫·尼尔,与其义子云丹嘉措(居住于锡金的藏族)合著,此为一奇;该书内容,是述说阿底峡的弟子“五智喇嘛”弥伴世系的“转世”故事,洋溢着浓郁的雪域高原宗教、社会、习俗等风情,充满着转世、活佛等藏传佛教元素,洋溢着神秘氛围,是为二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内地、国外均对西藏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下,有这部反映西藏文化的小书,在西方世界及内地流传,可为外国人、内地人观察西藏社会之一助,是为三奇。

大卫·尼尔(Alexandra David-Néel,旧译亚历珊卓·大卫·尼尔,现译亚历德娜·大卫·尼尔,1868-1969)是一位出色的旅行家。她出生于法国巴黎郊区圣曼德,6岁时举家迁至布鲁塞尔,年轻时代在法国学习印度梵文,并在巴黎最高神智学会接触到了西藏的翻译经典,决意成为一名东方学家(主要是藏学家)。1890年,她前往印度,后来一度到过越南。并在1911年第二次前往印度、锡金。在1914-1916年,她在锡金洞穴修习,收养了锡金人、藏传佛教僧人云丹嘉措(Sikkimese monk Aphur Yongden,1899-1955),旧译“喇嘛庸顿”(Lama Aphur Yongden Yongden)。1923-1924年,大卫·尼尔曾与云丹嘉措前往拉萨朝圣,这次旅行的游记《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2002年已经在大陆翻译出版。[1]大卫·尼尔在四川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抗战时期,欧洲邮寄中断,她滞居于康定、成都等地,生活极为艰难。李安宅先生、任乃强先生等闻讯后,发动学术界解囊相助,使她得以安心于研究工作。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仍然激动不已。[2]大卫·尼尔的义子云丹嘉措,公元1899年出生于锡金(中国史籍称为“哲孟雄”),8岁时进入西藏学习佛法,14岁起跟随大卫·尼尔走遍亚非欧三大洲,作为“义子”与其生活了40年。1929年,正式成为法国公民,1955年10月去世。

《五智喇嘛弥伴传奇》原有法、德、英等多种文字的版本,未见藏文本,或许最初系大卫·尼尔根据僧人云丹嘉措的讲述,用法文写成。汉译版于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我国著名藏学家李安宅先生(1900-1985)根据英文进行翻译,以《五智喇嘛弥伴传奇》为书名,以“西藏宗教社会言情小说”为类型,以“喇嘛庸顿”为原著,从1947年开始连载于南京《国防月刊》,次年连载完毕。[3]1992年,中国藏学出版社根据此连载版本,进行整理和校勘,以《五智喇嘛弥伴传奇·西藏社会风情小说》为题,予以出版。此次出版时,编者为了使题文内容更加一致,将原副标题“西藏社会宗教言情小说”改为“西藏社会风情小说”。

这部奇书,其本质按照李安宅先生翻译时给予的副标题,是“西藏宗教社会言情小说”。可见,在李安宅的眼中,是书定性很清楚:第一,该书是小说,属于作者的文艺创作,非历史事实;第二,该书主要以西藏社会风情为背景,或者说以西藏社会宗教为背景展开故事,故事要深刻,必须要凭借历史。这正是本书的奇特之处,它以小说的笔法,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雪域高原的传奇故事,“通过叙述化的办法将藏传佛教的教理点滴地分散在全书里面,使读者在不自觉中获得了对许多奥义的理解”,因此,更像是“一篇佛经变文”[4]。全书内容虽然包含了很多西藏社会风情,但就作者的初衷而言,实则更重要的是讲述西藏宗教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李安宅的副标题颇为贴切。

二、主要内容

这部奇书讲述了一个藏区高僧成长的曲折故事。故事的开篇,以一个伴着种种灵异、“瑞兆”降生的婴儿讲起,以爱情、宗教两条线索贯穿始终。在民众普信佛教的雪域高原,新生小孩的父亲认为“这样落地的孩子一定不是平凡的孩子,准是哪位得道喇嘛的转世”,他慈祥的母亲也一直坚信这一点。

这个新生小孩被取名为“弥伴”,寓意为“不可摧毁”,遗憾的是在他三岁那年,附近的法轮寺寻访转世活佛时,并没有选中他。弥伴的父亲因此有些失望,而小弥伴的一些异常举动,让他担心又惊喜,最后决定将有“异象”的弥伴送到他的堂兄——占卜师希若那里学习占卜。弥伴命运就这样被父亲、占卜师以及后来的土官掌控,他只能被动接受这一切,无法做自己命运的掌控人,尽管他常常会感到厌烦。

在占卜师家中,弥伴认识了来自拉萨的大商人丹津的独生女卓玛,两人私定终生。在土官家中,身为小侍僧的弥伴,为了实现对心爱之人的诺言,不顾礼节,正义强势地在土官、土官太太及客人面前取走母亲带给他的糕点,并与卓玛分享;为了保护卓玛不受土官家大少爷的伤害,他再次不顾及自己身份,而对土官家的大少爷大打出手,致使大少爷受伤。在这种情况下,弥伴只能与卓玛踏上了逃亡之路。为了避免被土官抓获,他们没有直接逃到拉萨,而是到了日喀则商人占堆家中,占堆是商人丹津的好友,丹津对弥伴的印象极好,弥伴也因此在占堆家得到了安身和照顾。

弥伴认为,要娶得卓玛,就得像她的父亲一样富有。由于土官一直在打探弥伴的消息,在占堆及其大儿子的帮助下,弥伴再一次远行,离开西藏前往青海的湟源。出发前,卓玛亲自送行,他们在拉萨著名的寺庙——甘丹寺再次起誓。弥伴在湟源很快拥有了自己的商业,成为富商。关于他的才干与商业成就的消息也传到了商人丹津那里。在拥有财富,并在湟源建成房舍后,他决定前往拉萨,向丹津提亲,迎娶卓玛。但因为丹津早已选定弥伴的兄长多佳为婿,弥伴制定的私奔计划又因卓玛的退缩未获成功,弥伴只好悻悻离开拉萨。

在讲述弥伴世俗爱情的同时,书中又始终贯穿着弥伴的宗教经历。三岁那年,懵懂未开的孩子,在看到法轮寺迎接他们新活佛的队伍时,伸出五个指头,并清晰地说出了一个“五”字。为了保护豹子,以身挡于豹前,被毒箭射中,在经历常人无法忍受的割肉之痛时,这个幼小的孩子,竟没有呼喊一声,已显露出他的大慈悲心。弥伴独自一人出走,他不说话,只是在拼命地沉思,迷途中遇见修行的瑜伽师,他说,他要“前往彼此相爱之国”,瑜伽师告诉他,他是观世音的儿子;随后遇见隐士,告诉他要记住“慈悲”二字。

在占卜师家中,因为可以学习经文,弥伴还是有一些满意的。因为宣称自己是观世音的儿子,聪明的弥伴获得了土官太太的认可,离开占卜师家做了土官家的小侍僧。因为不能学习经文,他有时会有一些苦恼,为了引起其他僧人的注意,而在廊道上大声念经,却因此而被斥责。大瑜伽师的徒弟教授他文法的时候,他也表现得很欣喜。逃亡途中,圣者对他说:“满怀打算饶益有情的人,到处都有宝藏”,在圣者的指引下,他从岩石中取出了糌粑。在前往湟源的途中,他用所有的钱买下了牦牛,经过寺庙时,他总是心向往之。在湟源经商时,他常常拜访一位被其他僧侣称为疯子的大师。

因未能如愿迎娶卓玛,离开拉萨后,弥伴前往青海湖巡礼。途中,为了得到一些他所关心的问题的答案,他寻求翁钦为他占卜;占卜返回途中,他去了鄂戎寺,原本想获得更准确的答案,但在闭关静修后,在鄂戎寺殿的宝座前,一个梦让他知道了他的真身是鄂戎寺第十八世弥伴大师耶喜鄂顿的转世,即第十九世鄂戎寺寺主;而卓玛,在八百年前是他的妻子。如今将跟随他的旨意,重新转世为男身,来作他的徒弟。第一代弥伴大师为阿底峡的弟子,他崇信佛法后,即为“五智喇嘛”,藏名为“耶喜鄂顿”。弥伴在殿中得到了“五智喇嘛”的贯通,也因此而解开了他长久以来的困惑,于是,历尽人世沧桑的弥伴,在鄂戎寺众多僧人的簇拥下,披上了黄色的袈裟,步履稳健地登上鄂戎寺法台,成为第十九世弥伴大师。

三、文化价值

该书的著者、译者,均是知名的藏学人物,他们写作和翻译此书的目的,“在于用通俗文艺形式,向世人不存偏见地介绍‘神秘的西藏’及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的确如此,全书通过讲述一个爱情与宗教二合一的故事,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西藏社会,“详细地描述了藏人如何吃、穿、住、行,如何婚娶,如何教养孩子,如何为孩子的前途打算,如何生计,如何经商,如何礼佛起誓,如何占卜位置,如何请巫师行法”[5]等等。

(一)讲述了一个等级森严的藏族社会

通过弥伴的日常生活,可以清楚看到藏区社会等级的森严。

弥伴在占卜师家中,名义上虽是学徒,实际却与仆人无异,要随时听候差遣,为占卜师家劳作。在土官家,虽然没有繁重的劳作,但他却必须随时侍奉土官、土官太太以及他们的孩子们,仍然是仆人。土官以及他的家人们,将吃不完的食物转给仆人们,便是极大的赏赐;弥伴因为得到土官太太的喜欢,太太便经常将自己未享用的食物包起来,直接递给他,便算是极大的恩赐了。土官家的孩子们睡觉时所用垫子的多少和厚薄,都与他们在这个家族中的地位直接相关。地位最高的土官大少爷,自然是拥有最多和最厚垫子的。

(二)叙述了一个习俗独特的藏族社会

如藏区的婚姻习俗。为了确保家族财产和地位的稳固,藏人多有特殊家庭,即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并行,尤其是以后者而闻名,为该文化圈外者命名为“共妻”习俗。如弥伴的父亲彭措,因为家中遭遇不幸,不具备另娶的经济实力,便娶了自己儿子的妻子,并生下弥伴;拉萨大商人丹津的母亲,便是兄弟三人共同的妻子。在弥伴求亲希望迎娶卓玛时,丹津起初觉得为难,但在和妻子商量之后,为了不让弥伴富有的财产落入他人之手,并借此增加自己家族的财力,提出让弥伴和他的兄长多佳共同迎娶卓玛。

该书大量展示了藏区民众的日常饮食、居住、生活习俗和礼仪礼节等。通过对土官家的饮食、房间及土官家人如何歇息的介绍,展示了一个藏族家庭的起居饮食。作为藏人主食的糌粑,在书中多次被提及;主要的交通工具骡马,更是在书中随处可见。藏人重视礼节,喜爱礼物这一特点,也在书中有所体现。弥伴自湟源返回拉萨时,向大商人丹津赠送4匹骏马;丹津分外高兴,并开始幻想着当他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骏马,并炫耀这是朋友赠送的礼物的时候,自己该是何等的得意和满足。

(三)展示了一个多元宗教的藏族社会

该文中描述藏族人民几乎人人信仰藏传佛教,但同时他们又保留着对原始宗教——苯教的信仰。苯教是藏族地区的本土宗教,在当地具有深厚的信仰土壤。如土官太太和他的家僧跟随大瑜伽师修炼密法,卓玛在甘丹寺起誓时,要对自己的神灵信仰——本尊起誓。佛教是禁止杀生的,但苯教却不反对杀生。弥伴的父亲彭措就请了巫者屠宰牲畜,以求保护神的庇护。对佛教本身的信仰也是多元的,藏传佛教的众多派别,如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和噶当派等并存,格鲁派是不可以娶妻生子的;但宁玛派却是可以的。弥伴的父亲在将他送往占卜师家学习占卜前,在谋划弥伴及家族未来时,其中一个考虑因素便是这一派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该书还展示了在神秘的雪域高原发生的文化交融和碰撞。当弥伴在湟源一带经商时,接触了宣扬耶稣基督的西人,以及奉行一夫多妻的汉人。弥伴对汉人一夫多妻的思想和习俗是认可的。但是,当一名汉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田产,向耶稣基督寻求帮助,而传播福音的西人却要求他要赶走自己的二太太和三太太时,弥伴认为这样做简直就是“恶魔”。而弥伴自身在拉萨无法接受商人丹津的建议,与他的兄长多佳共同拥有卓玛为妻,他表示他多半是受了汉人思想的影响。

全书涉及的藏人生活面相众多,除了以上所及,还包括藏人的人生价值观,或者说宗教观。土官太太不惜花费钱财而要修习密法,无论是佛教还是苯教的大师,所有的宗教僧侣都能得到人民的尊重;贵族与商人,以及商人与商人之间的利益集团及其维系等等,都值得阅读、回味。

西藏,尤其是藏传佛教,长期被冠以“神秘”二字,除了地域的因素外,其独特的传统文化是主要原因。藏传佛教的很多书籍,往往让人觉得晦涩难懂,而是书则以通俗化的语言,将宗教教义贯穿于曲折的爱情故事中,让出世与入世交替出现,安排二者的矛盾时常在弥伴身上冲突,并藉此介绍了西藏社会的众多面相。既可以称为“佛经变文”,也可以说是藏地风情之通俗读本。

[1]耿升.法国的女藏学家大卫·妮尔[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1(2):79-88.

[2]任新建.记法国作家、藏学家大卫·尼尔[J].文史杂志,1989(6):4-5;又见任新建.康巴历史与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 2014.

[3]喇嘛庸顿.五智喇嘛弥伴传(原题《西藏宗教社会言情小说》)[J].李安宅,译.国防月刊,1947,2(4):67-79;喇嘛庸顿.五智喇嘛弥伴传(二续)[J].李安宅,译.国防月刊,1947,3(1): 70-88;喇嘛庸顿.五智喇嘛弥伴传(三续)[J].李安宅,译.国防月刊,1947,3(2-3):80-91;喇嘛庸顿.五智喇嘛弥伴传(四续)[J].李安宅,译.国防月刊,1947,3(4):64-72;喇嘛庸顿.五智喇嘛弥伴传(五续)[J].李安宅,译.国防月刊,1947,4(1-2):88-98;喇嘛庸顿.五智喇嘛弥伴传(六续)[J].李安宅,译.国防月刊,1947,4(3):63-71;喇嘛庸顿.五智喇嘛弥伴传(七续)[J].李安宅,译.国防月刊,1947,5(1):89-97;喇嘛庸顿.五智喇嘛弥伴传(八续)[J].李安宅,译.国防月刊,1948,5(2):122-128;喇嘛庸顿.五智喇嘛弥伴传(续完)[J].李安宅,译.国防月刊,1948,6(2):80-95.

[4][5]刘源.爱情小说·民族志·变文——读《五智喇嘛弥伴传奇》[J].博览群书,2003(3):72,71.

An Analysis of Mr Li An-zhai’s Translation of Le Lama Au Cinq Sagesses

Wang Chu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4)

Written in 1930-40s,Le Lama Au Cinq Sagesses is a famous literary work of Tibet,and the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German,English and many other languages.It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French by Alexandra David-Néel,a French traveler and tibetologist,based on an account narrated by Yongden Gyatso,a Tibetan monk.Mr.Li An-zhai,a pioneer of tibetology,translated the book into Chinese.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uthor and translators of Le Lama Au Cinq Sagesses,and it also summariz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book and analyzes its culture value in anthropology,sociology and religion studies.

Tibetan classics;Le Lama Au Cinq Sagesses;Yongden Gyatso(1899-1955);Li An-zhai(1900-1985);Alexandra David-Neel(1868-1969)

10.16249/j.cnki.1005-5738.2015.01.019

F752.8

A

:1005-5738(2015)01-136-05

[责任编辑:蔡秀清]

2014-11-20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以来域外中国藏学研究经典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4ZDB115

王川,男,汉族,四川乐山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学。

猜你喜欢
喇嘛卓玛尼尔
卓玛,卓玛
仓央卓玛
琼英卓玛的诗
《拉喇嘛益西沃广传》译注(三)
美丽的卓玛
喇嘛洞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尼尔丝历险记
喇嘛“斗法”考——兼论忽必烈及元皇室独尊藏传佛教的由来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