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或加服吲达帕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2015-02-20 18:56党静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4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党静玲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或加服吲达帕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党静玲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目的 研究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吲达帕胺进行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高血压;冠心病;吲达帕胺;氨氯地平

高血压(HP)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往往会引发心、脑、肾等并发症[1]。现研究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其中男51例,女40例;年龄41-78岁,平均(61.8±17.5)岁;病程1-22年,平均(8.1±2.2)年;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服用氨氯地平片,初始剂量2.5mg/次,1次/d,若用药后2周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则增加剂量至5mg/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吲达帕胺进行联合治疗:服用吲达帕胺片,初始剂量1.25mg/次,1次/d,若用药后1个月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则增加剂量至2.5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定,显效:舒张压减少>10mmHg,且血压恢复正常或舒张压减少>20mmHg,但血压未恢复正常,心绞痛发作减少多于80%;改善:舒张压减少<10mmHg,且血压恢复正常或舒张压减少10-20mmHg,但血压未恢复正常,心绞痛发作减少50-80%;无效:舒张压、血压未改善,心绞痛发作减少小于50%。总有效率=显效率+改善率。(2)记录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包括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46例患者中,显效30例,占65.22%;改善12例,占26.09%;无效4例,占8.70%;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19例,占42.22%;改善16例,占35.56%;无效10例,占22.22%;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分析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176.6±9.8)mmHg,舒张压(100.5±8.9)mmHg,心率(83.5±7.9)次;治疗后收缩压(139.6±12.0)mmHg,舒张压(94.5±9.9)mmHg,心率(73.5±6.9)次。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179.6±10.2)mmHg,舒张压(104.5±9.4)mmHg,心率(82.7±10.3)次;治疗后收缩压(120.3±13.0)mmHg,舒张压(82.5±7.3)mmHg,心率(70.8±8.4)次。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冠心病(简称CHD)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属于高血压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对于该患者的治疗多以降血压、缓解心肌缺血、降低心绞痛发作为目标,主要治疗药物有吲达帕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2]。吲达帕胺是一种磺胺类衍生物,属于利尿剂与长效型降压药物,具有较好的利尿与钙拮抗作用,可有效通过对钙流失的阻滞来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减少外周血管阻力,达到最终降压效果,而且其并不会过多影响患者心排血量和心率,安全性较高。氨氯地平属于长效钙拮抗剂,其药效能直达患者血管平滑肌,从而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心肌耗氧量、心肌缺血范围,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保护心脏。氨氯地平具有服用方便、药效显著、降压稳定、药效持久、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而且据研究其比硝苯地平对于主动脉收缩的诱导作用强两倍[3]。经研究发现,高血压合并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时多数需要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有效的降压作用,将患者血压控制到合理范围,因为不同类的降压药相互联合可发挥其协同作用,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故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联合进行治疗可有效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浓度和低浓度脂蛋白指标,且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是较为理想的临床联合治疗药物。

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9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吲达帕胺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治疗效果比单独服用氨氯地平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1] 赵青龙.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3,2(11):123-125.

[2] 方海滨,梁慧,谭强,等.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0,53(09):675-676.

[3] 李汝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1277-1278.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