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玉之风范,呈壶之神采——“玉璧提梁壶”艺术特征之漫谈

2015-02-20 02:17宗媛宜兴214221
江苏陶瓷 2015年3期
关键词:顾景舟神采玉璧

宗媛(宜兴214221)

集玉之风范,呈壶之神采
——“玉璧提梁壶”艺术特征之漫谈

宗媛
(宜兴214221)

紫砂壶能够在岁月的更迭中长盛不衰,离不开一代代制壶人的传承和努力,历代制壶名家层出不穷,他们的名字本身便是紫砂世界里璀璨的星辰,是值得后辈学习的动力。顾景舟,被誉为“紫砂泰斗”,是近代杰出的紫砂陶艺人,其与生俱来的造诣,孜孜不倦的潜心专研,造就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精湛的制壶技艺,在壶艺创作中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同时,他对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考古等领域亦颇有研究,使得作品富有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和收藏价值。“玉璧提梁壶”(见图1)是顾景舟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此壶为其取“提璧壶”之造型,历经长期反复推敲而创作完成,其融入了玉文化元素,在形态与装饰上亦精益求精,充分展示出大家风范。

图1 玉璧提梁壶

1 集玉之风范,玉文化历久弥新

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玉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的人文价值也达到了巅峰,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玉的地位极高,它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渗透也非常广泛,而紫砂壶艺也吸收了玉器的精华,将紫砂和玉的特质互为交融。“玉璧提梁壶”充分汲取玉文化元素,不仅仅通过造型呈现,更由外入内,传递玉的神采精髓。

2 塑玉之形态,神、气、韵俱佳

紫砂壶的造型最具明显的表现力,“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千姿百态,不拘一格。顾景舟先生在这把“玉璧提梁壶”中完美地进行了造型方面的独到演绎,风韵显著,其构思巧妙、制作精良,每一根线的始终、每一接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很用心。壶身呈扁圆珠状,宽肩束足,圆中见方,大气而有张力;壶嘴呈一个向上伸展的优美曲度,细长雅观,虽为六棱形,却线面转接流畅自如、舒出自然、比例适度,彰显出古雅之韵;提梁呈扁方形,虚实有度、挺括有力,与壶身上下对应,充分显示出空间感强;壶盖与壶口严丝合缝、整齐划一;壶钮则造型新颖、颇具新意,其呈圆孔状,内凹于盖面中央,而壶盖表面则装饰半圆体凸起,小巧、圆润,布局规整严谨,立体感强烈,与扁圆形壶盖巧妙对应,神似一块完整的古代玉璧,惟妙惟肖。整壶造型简洁、圆润、端庄、明快,比例谐和、柔中寓刚,神、气、韵俱佳。

3 刻字之底蕴,书与形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此壶壶肩处有顾景舟先生亲自铁笔篆刻“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戊辰龙年三月”,字体遒劲、老道自然,其布局与造型相得益彰,其文意表达了积极达观的人生情怀,赋予了作品浓厚的文化底蕴。陶刻是紫砂壶的重要装饰技法之一,讲究以刀代笔、以刻代绘的特征,对创作者的文化素养、技术水平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在紫砂陶历史上,制壶和陶刻往往是分工进行的,而顾景舟先生则双管齐下,充分体现了其创作的全面性。

4 呈壶之神采,情与器完美共鸣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玉璧赋予了国人美好的情感寄托,以玉比德的观念更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并与君子文化相结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玉意识更是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玉璧提梁壶”以紫砂壶艺语言的形式,以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诠释了玉文化精髓,从而呈壶之神采,使情与器完美共鸣,使每一个人在品茶、读壶的过程中,都能领略到高尚情操的熏陶。顾景舟先生一生致力于紫砂陶艺术的研究、创作和传承,其兢兢业业、不媚世俗、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正是君子风范的代表,令

后人折服,他的艺术人生就如同一块完美无瑕的玉,深受世人敬仰,其创作的“玉璧提梁壶”,正是其一生情怀的浓缩,使整把壶更具感染力,欣赏此壶,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顾景舟先生不凡的人格气场。

5 总 结

顾景舟先生创作的“玉璧提梁壶”,以玉文化为主旨线索,以独具创意构思的壶型装饰贯穿始终,表现出浓郁的文化艺术特征,而其个人魅力也构成了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后人学习。对于当代制壶人而言,我们应学习顾景舟先生的艺术修为和人格素养,并将其融入到实际创作中,更好地传承紫砂艺术、服务大众。

收稿日期:2015-04-27

猜你喜欢
顾景舟神采玉璧
惊艳世界的“青花”神采
格物天圆
——中国历代玉璧纹饰的演变
顾景舟偷懒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顾景舟的无款壶
略论战国出廓玉璧
玉璧金龙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顾景舟制紫砂松鼠葡萄茶具9200万元成交
功性与神采——书法教学中的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