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帕西尼的女儿》的“脸面性”解读

2015-02-21 03:36李尔萍康有金
关键词:脸面剧毒顺势

李尔萍 康有金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拉帕西尼的女儿》的“脸面性”解读

李尔萍 康有金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在德勒兹的哲学体系中,“脸”是其成熟的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经济发展以及相应的权力组织形式变化的共同结果,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比阿特丽丝之死是当时麻省医学界两大派别之间争斗的结果。从德勒兹的哲学体系出发,探究比阿特丽丝的死因,能够进一步认识“脸面性”机器的杀人本性。“脸面性”的本质属性就是以利益相诱惑,以抑制主体个性为手段,以无辜者的生命为代价。

拉帕西尼的女儿;比阿特丽丝之死;“脸面性”

美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霍桑的中篇小说《拉帕西尼的女儿》享誉世界文坛,小说中比阿特丽丝之死令无数读者扼腕叹息。从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的哲学体系出发,解读比阿特丽丝的死因,更能得出两强相争、无辜者牺牲的历史结论,从而进一步认识“脸面性”机器的杀人本性。

一、“脸面性”的概念

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éné Deleuze,1925~1995)是世界公认的隐喻大师,在他与伽塔里的哲学体系——精神分裂分析学中,“脸”是其成熟的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只要人们为了共同目的或利益,愿意接受约定俗成的“脸面性”共鸣场的规制,无论规模大小,都可以组成一个“脸”。“脸”的形成是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应的权力组织形式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是基础,离开它,一切意识形态都无法存在。

与“脸”密切相关的另一概念是“脸面性”。“当包括头在内的身体被解码,或被我们称作‘脸’的东西给予过度编码,‘脸’就产生了。”[1](P168~172)“脸面性”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在这个“脸”中,各成员间的经济状况和权力地位并不相同。经济地位和权力掌控力决定着各成员的位置是“中央化”或是“边缘化”。

“脸面性”不仅使主体失去了自由和主动性,更失去了创造性,但“脸”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以牺牲主体性为代价换取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所以,潜在的“脸员”均会争先恐后地入“脸”。

二、拉帕西尼的入“脸”

在霍桑的《拉帕西尼的女儿》中,来到帕多瓦大学求学的意大利南部青年乔万尼与拉帕西尼医生的女儿比阿特丽丝坠入爱河。为了满足对科学的狂热追求,拉帕西尼医生不惜把亲生女儿作为实验品,在其身上培植了致命的毒素。不知情的乔万尼在与比阿特丽丝的接触中也不幸身染剧毒。在巴格里奥尼的怂恿下,乔万尼把解药交给了比阿特丽丝。比阿特丽丝喝下后死在父亲和乔万尼面前。

“脸”是经济发展以及相应的权力组织形式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拉帕西尼的女儿》所折射出的真实的社会经济状况便是驱动拉帕西尼之“脸”形成的“脸面性”机器。长期以来,围绕着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两派不同的学说,即小说中拉帕西尼所代表的顺势疗法和巴格里奥尼所代表的对抗疗法。在19世纪40年代的麻省医学界,正统的方法是对抗疗法。这种方法认为,病原要么肝火过旺,致使患者精神亢奋;要么激素水平低下,致使患者体弱无力。对于前者,治疗方案是适当放血和通便;而对于后者,则是补充激素,如鸦片。[2](P156~164)顺势疗法理论倡导者认为,生命运行机制能够驱除体内的病态紊乱,但是它的自然恢复趋势因疾病的袭击而临时处于瘫痪状态。霍桑在心理上更倾向于顺势疗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时医学界为争夺医疗市场所进行的竞争,也就是对患者之争,就是通过科学实验成果向患者证明自己所倡导的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拉帕西尼放弃了“自己”,接受了“集体”,接受了“脸面性”规制,加入到“脸面性”集体中来,成为这张“脸”的主要成员。在这张“脸”上,拉帕西尼处于核心地位。他所从事的科学实验研究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这张“脸”的生死存亡。他是顺势疗法学派最优秀的医学家,所以,能力越大,使命感越强。

拉帕西尼被牢牢地困在这张“脸”上,其科学研究的唯一目的就是合成与培植毒性越来越强的植物,以实现顺势疗法的最高宗旨——以毒攻毒。女儿比阿特丽丝生长在他的医学实验环境中,在一个满是父亲培植的各种剧毒植物园中长大,整天呼吸有毒气体。她看上去拥有超常的生命、健康和能量,但因长期接触这些致命的植物,她的体内也充满了大量毒素。但是,顺势疗法是要治病,它要使病人对病毒产生免疫力,而不是感染病毒,更不是使患者本身成为病毒源。拉帕西尼的研究超出了顺势疗法所要求的治疗过程要遵循自然法则的界限,他要使女儿成为超自然的产物。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一个软弱女人受到一切罪恶摆布而无能为力”的状况。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那么他可以被理解为世界上保护意识最强的父亲了,他甘愿用一生的科学研究成果来保护自己的女儿。事实上,他是打着强调人的价值的旗号做着反人性的实验。他所在的这张以极端手段排他,不择手段地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占据麻省医学界主导地位的“脸”本质上是反动的。这预示着这张“脸”必将被拆穿的历史必然性。

女儿之死使拉帕西尼的科学实验彻底失败,也导致他所在的这张“脸”彻底崩塌瓦解。极力维护自己所在“脸”的存在,并不惜任何代价使之得到发展和壮大,这位“护脸将军”赔了女儿又丢了“脸”。

三、巴格里奥尼的入“脸”

巴格里奥尼的入“脸”,是致使拉帕西尼之“脸”崩塌的重要因素。他是占主流地位的对抗疗法的代表。在顺势疗法不断挑战对抗疗法,威胁到他们在医疗界的统治地位的时候,巴格里奥尼所在的“脸”变得前所未有的团结。巴格里奥尼作为经济利益的捍卫者,在这张“脸”上处于核心地位。他能否成功地阻止拉帕西尼的实验关乎其所在“脸”的生死存亡。所以,他也会不择手段,挖空心思地达到目的。

一方面,巴格里奥尼想去除比阿特丽丝体内的剧毒,同时戳穿拉帕西尼的全部实验过程,以证明对抗疗法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他因自己在医疗职业上的成就远不及拉帕西尼而产生的嫉妒心理远远强于去除比阿特丽丝体内毒素的愿望。此外,作为对抗疗法的倡导者,巴格里奥尼深信只有大剂量服药才能根除比阿特丽丝身上的毒素。作为医生,他应该知道大剂量服药会带来致命的后果。虽然拉帕西尼的实验使比阿特丽丝浑身充满剧毒,但这些剧毒并没有导致她的死亡,却使她拥有了超常的生命、健康和能量。巴格里奥尼本来想用自己发明的药去除比阿特丽丝身上的剧毒,并以此来证明对抗疗法优越于顺势疗法。巴格里奥尼的失败加剧了他对拉帕西尼的嫉妒和报复,阻止了顺势疗法学派的实验进程,为对抗疗法倡导者赢得了面子。急功近利的他迫不及待地用极端的手段来证明自己比他所嫉妒的对象更优秀。经验老到的巴格里奥尼说服了涉世不深、头脑简单的乔万尼,让他帮助自己完成复仇计划。“如果在小说中有个恶魔角色的话,那么这个恶魔是巴格里奥尼,而不是拉帕西尼。”[3]

巴格里奥尼用卑鄙的手段打败了科学研究上的竞争对手——拉帕西尼和潜在对手比阿特丽丝,他不仅维护和巩固了自己所在“脸”的政治经济利益,还进一步确立了自己在这张“脸”上的核心地位。巴格里奥尼的嫉妒和复仇心理使他动了杀机。客观上,是他配制的“解药”杀死了比阿特丽丝。然而,杀人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只是他为维护其所在“脸”的经济利益而不得不采取的手段。因此,可以说,“脸”杀死了比阿特丽丝。

四、乔万尼的入“脸”

应该说,乔万尼的入“脸”完全是在其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直至故事结束,乔万尼还完全蒙在鼓里。他如同吃了迷幻药,迷迷糊糊地游荡于拉帕西尼所在“脸”和巴格里奥尼所在“脸”之间。

乔万尼的出现及其对比阿特丽丝的一见钟情,为拉帕西尼的科学实验的最后成功带来了希望,为拉帕西尼通过实验来去除女儿体内的毒素提供了最后的机会。被比阿特丽丝的美貌所吸引,加上对她体内毒素的好奇,经丽莎贝塔指路,乔万尼频频出入花园。通过一次次与这些有毒植物接触,潜移默化之中,乔万尼身上的毒素也开始增加。和比阿特丽丝一样,他的生命机能也在一天天增强。他发现自己的“眼睛从来没有这样活泼愉快,脸颊也从来没有这样热情洋溢,呈现出活力过剩的色调”[4](P253~315)。如果拉帕西尼只是想利用乔万尼来再次证明顺势疗法的复制功效的话,那么,他是很成功的,他创造了两个同样有剧毒的人物。如果以毒攻毒可以成立,那么,他们两人的结合就应该可以为彼此去除对方体内的剧毒,而这也恰好就是拉帕西尼所预想的。

如果花园科学实验是在完全控制下进行的话,那么,拉帕西尼的操作是安全可行的。但是这次实验的成功还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威胁。其一,拉帕西尼试图把自己的理论设想用到人类身上,研究的领域是在当时人类尚无法控制的人的精神,拉帕西尼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可控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人们就无法指望成功的研究成果。其二,他的科学实验对于另外一个人,也就是他看不见的竞争对手是公开的,而他自己对此却一无所知。他的实验过程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置身于世外桃源,最终是一个躲在黑暗之处的旁观者终结了此次实验,所以导致他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竞争对手身处暗处。[5]

乔万尼成为了双重实验对象,既被拉帕西尼作为实验对象,也被巴格里奥尼当作破坏拉帕西尼实验的工具。结果,他不仅没有得到真正的爱,还害得比阿特丽丝丢了性命。这位在无意中被生拉硬拽地扯进“脸”中的乔万尼,完全失去了主动性。他的一举一动完全被“脸面性”机器操控,在全然不知的情况下,被“脸面化”,成为“脸面性”机器的牺牲品。

五、结语

拉帕西尼抱着使女儿变得强大和自己所在医学流派强盛的双重目的进行科学实验,反而置女儿于死地;巴格里奥尼抱着既能报复又能战胜对手的双重目的配制了解药,反而毒死了比阿特丽丝;乔万尼为满足好奇心和对美的爱欲,带着解药进了花园,反而害了所爱之人。比阿特丽丝之死,三人都脱不了干系。在“脸面性”机器的作用下,三人都身不由己。真正杀人的幕后推手是“脸面性”机器。“脸面性”的本质属性就是以利益相诱惑,以抑制主体个性为手段,以无辜者的生命为代价。

[1]Deleuze,G & F.Guattari.A Thousand Plateaus: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M].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7.

[2]Joseph F.Kett.The 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Profession[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3]Sidney P.Moss.A Reading of Rappaccini’s Daughter[J].SSF,1965(II).

[4](美)霍桑.霍桑短篇小说精选[M].青闰,丹冰,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12.

[5]M.D.Uroff.The Doctors in Rappaccini’s Daughter[J].Nineteenth-century Fiction,1972(6).

责任编辑 叶利荣 E-mail:yelirong@126.com

2015-01-18

湖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4D007)

李尔萍(1989—),女,广西北海人,硕士研究生。

I106.4

A

1673-1395 (2015)03-0035-03

猜你喜欢
脸面剧毒顺势
有脸面的颜值
剧毒蛙
——箭毒蛙
脸 面
“顺势而下”破解程序框图
把握节奏,顺势爆发
海洋中的剧毒“杀手”
剧毒蛙——箭毒蛙
氯乙酸不再隶属剧毒品
脸面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