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类书《医部全录》

2015-02-21 07:29郭瑞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类书体例历代

李 明,郭瑞华

(1.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济南250355)

类书因其编纂内容分类汇编而得名,亦称“类事”,即“分类隶事”之义,是采辑或杂抄各种古籍中有关资料,按一定的分类规则(按事、按字、按韵),分门别类整理编排于从属类目之下,以供人们检阅的工具书。清代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是综合性类书的代表作,亦是现存的古代“类书”中规模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1],也是中医资料检索的常用工具书。全书近万卷,6 109部,由清·陈孟雷于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编纂而成,并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首次印刷[2]。在该书“博物汇编·艺术典”之下,有关于医药方面的内容,称为《医部全录》。196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医部全录》从《古今图书集成》中单独抽出,排印出版。《医部全录》内容有古典医籍的注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及医学艺文、医学记事、医学家传略等。全书叙述较为系统,内容十分丰富,书中按时代先后罗列各家叙述,可谓兼收并蓄,毫无偏见。

1 卷帙

《医部全录》共520卷,约950万字。

2 类目

《医部全录》将医学资料分为8个部分。

2.1 医经注释 主要将《素问》《灵枢经》《难经》这三部医经的各家注释汇集罗列于经文之下。从收集不同医家的注文来看,作者是想选用较好而又能使人们看懂的注释,便于检阅。

2.2 诊法资料 汇集了34种有关医学文献的诊法资料,并按照资料的内容和时间的先后顺序,系统地对四诊方法作了详细的叙述。

2.3 脏腑身形 系统地论述五脏六腑、经络、运气、身形等内容,共引录58种古医籍汇编而成,以供后学者查阅、学习时参考。

2.4 诸疾 这一部分主要讨论内科各种疾病的证治。作者将所有内科疾病分为风、寒、暑、湿、咳嗽、呕吐、泄泻、霍乱等52门,再将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按年代先后分类归纳。在治疗部分,主要介绍了方药应用,还收集了许多针灸、单方。

2.5 外科 将外科一般疾病分为游风丹毒、痈疽疔毒、附骨流注、浸淫疥疮等11门。主要引录比较实用的历代外科书籍,如《疮疡经验全书》《外科精义》《外科正宗》《证治准绳》《医学纲目》等,将这些书中的有关文献归类论述,颇切临床实用。

2.6 妇科 主要论述妇产科疾病,下分经脉、子嗣、胎前、临产、产后、崩漏、带下、乳疾、前阴诸候、梦与鬼交、绞肠等11门,然后辑录历代文献中有关妇科的资料归类叙述。为了方便读者查找资料,除取材于一些名著外,还摘录了一些罕见的妇科专著。

2.7 儿科 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科一般疾病,分未生胎养、初生护养、诊视、脏腑形证、初生诸疾等25门,作者辑集了历代儿科医著中从胎养到各种疾病的重要文献;第二部分为痘疹专论,作者详尽地收集了历代文献中有关天花、麻疹证治的内容。

2.8 其他 主要有医学总论、医史人物、纪事等,分6个门类。总论:收集了《易经》《周礼》《内经》中有关医学概论方面的资料。列传:收集了史书、地方志以及历代名医传记中1 200多项内容。艺文:收集了历代文献中有价值的序和论文。纪事:收集了历代史书、笔记中有关医药的纪事。杂论:收集了有关医学事迹和寓言方面的内容。外编:收集了非医学书籍所记载的有关医学传说。

上述8个部分为一级类目,每个部分下分若干门为二级类目。每个门下,广征文献,以每一个文献的书名为三级类目。书名之下,又出若干标题,标题为四级类目。

3 体例

《医部全录》的体例与《古今图书集成》其他“汇编”中“典”里的体例大不相同,也与其他中医类书的体例迥然有别,独具一格。每一部的内容与体例又自成一体,其中诸疾、外科、妇科、儿科4个临床各科部分体例一致。以此为例介绍该书体例。

3.1 资料分类编排 每个部下分若干门,每一门中,将所引资料分类编排。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议论、诸方、针灸或导引、医案。1)议论。广泛引征古代医籍的原文,以时代先后排列顺序。某一部书,连续引用数段原文时,又加上许多小标题。如:妇科的妇人崩漏门,引用《素问》《金匮要略》《脉经》《妇人良方》《济生方》《儒门事亲》《东垣十书》《丹溪心法》《证治要诀》《医学入门》等书均按年代排序。在引用《东垣十书》时,又列出了“经漏不止有三”“治法”2个标题,引用文献的格式是先录书名,再注作者姓名(包括时代),然后出标题,最后引原文。2)诸方。《医部全录》记载方剂的格式是:先写方名,再注明出自何书,然后是主治病症,方剂组成(药名、剂量、修治),用法(制剂法、服法)。若一书中引用数方,仅第一方方名注明出处,标出“下同”二字,后方不注出处。方剂的排列是先复方,后单方。3)针灸。引录各医书有对该病的针灸治疗的内容。引录格式为:先写书名,再录原文。4)医案。搜集历代医家验案,罗列于本项,其引文格式是:先写文献出处,再录原文。

3.2 引征古籍情况 《医部全录》引用文献极为丰富,收录了从春秋到清代初期有价值的中医文献共120多种,凡引用文献皆注明出处,便于查找原始资料[3]。

4 特点及价值

《医部全录》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部综合中医类书,其引征广博、内容丰富,有论、有法、有方、有案,体例严谨,使用方便,是一部常用的中医工具书,对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1]清·陈孟雷.古今图书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2]邱纪凤.《古今图书集成》与陈梦雷——兼谈《医部全录》在祖国医学上的贡献[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4):22-27.

[3]张松生.《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简介[J].中医函授通讯,1987(4):20-21.

猜你喜欢
类书体例历代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家富隋珠 人怀荆玉
——论唐代类书编纂的特点与价值
西夏类书《圣立义海》故事新考三则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类书编纂与类书文化(上)
从历代《达赖喇嘛传》看活佛转世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