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减压效果与胃管置入长度的探讨

2015-02-21 01:54谢帅华马爱萍张馨心蒋衍王宇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重儿耳廓监护室

谢帅华 马爱萍 张馨心 蒋衍 王宇

(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北京 100045 )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减压效果与胃管置入长度的探讨

谢帅华 马爱萍 张馨心 蒋衍 王宇

(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北京 100045 )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胃肠减压;护理

Very low birth weight;Stomach tube;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Nursing

近年来,我国早产儿的出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5%上升为8.1%[1]。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贲门括约肌松弛[2],胃容量小,消化功能弱,易发生呕吐、腹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率高。持续胃肠减压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的一项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减压效果直接影响其病情进展、住院时间、甚至预后。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表发育不成熟,前额发际模糊不清,采用前额发际到剑突的体表测量不能准确判断胃管置入深度;故本研究采用鼻尖和外耳廓的体表测量标志置入胃管,以探讨适合其胃肠减压时留置胃管的深度,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发生腹胀、呕吐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需要胃肠减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男32例,女28例,体质量≤1 500 g,平均年龄6 d。入选标准:(1)胎龄29~32周。(2)体重≤1 500 g。排除标准:消化道畸形;因家属放弃治疗、死亡、胃管留置不足3d者。 根据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将入选的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1.2 方法

1.2.1 胃管置管方法 采用同一公司生产的德尔医械DRW型6号胃管,由参加此次研究的统一培训的小组成员完成操作,置管程序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护理学基础》[3]。

1.2.2 留置胃管长度 观察组采用鼻尖到外耳廓中部的2倍距离的长度。抽到胃内容物后,用3M粘着性棉布伸缩胶带剪成“工”字形固定于上唇中部,连接引流装置进行胃肠减压。对照组按教科书(常规)置入胃管方法即前额发际到剑突的距离长度,抽到胃液后进行胃肠减压,并记录。两组均按病情及医嘱给予间断或持续胃肠减压,减压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1.2.3 观察指标 (1)两组置管后第1~3天引流量。(2)胃肠减压前3 d统计呕吐例次及发生率。(3)留置胃管的天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留置胃管长度 留置胃管长度经胸片确认位置后测量,对照组的30例为13 cm,观察组的30例为15~16 cm,比常规置入胃管长度增加了2~3 cm。

2.2 置管后1~3 d胃肠减压效果比较 见表1。

mL

mL

组别例数引流量第1天第2天第3天观察组3043.5±7.131.7±4.724.8±6对照组3038.6±6.226.4±5.819.2±5t-2.21-3.01-2.75P<0.05<0.05<0.05

2.3 两组患者呕吐发生率及胃肠减压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呕吐发生率及胃肠减压时间比较

3 讨论

目前,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减压时留置胃管具体插入深度无精确数据。 新生儿食管起端的位置比成年人高3个椎体[4],门牙至胃入口的长度为16~20 cm[5]。胃管置入过浅,前端到达贲门,胃内容物因重力作用积在胃大弯,并由于胃的生理性蠕动,胃内容物被推到幽门而排入肠道,这时就会出现间断引流或没有胃液引出的现象,护士需要反复调整胃管,既增加工作量,又极易损伤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胃黏膜,增加感染几率。胃管置入过深,胃管前端在胃内打折或扭曲,又不能有效地引流出胃内容物。本研究采用的胃管置管深度,经胸片确认为15~16 cm。

本研究显示,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减压时采用鼻尖到外耳廓中部的2倍距离长度,留置胃管前端在胃窦部,引流通畅,呕吐次数减少,胃肠减压效果好,且不受患儿体位改变的影响;而对照组胸片显示留置胃管在胃贲门上部,引流常出现间断,引流量不多,并受患儿的体位影响,不能有效地进行引流和胃肠减压。故我们认为对低出生体重儿行胃肠减压时,采用鼻尖到外耳廓中部的2倍距离为宜。

[1] 邵肖梅,叶鸿瑁,邱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9-60.

[2] 张巍,童笑梅.早产儿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7.

[3] 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6.

[4] 廖亚平.儿童解剖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117.

[5]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8.

谢帅华(1971-), 女 ,北京 ,本科,主管护师 ,从事儿科护理工作

R472,R473.72

B

1002-6975(2015)12-1123-02

2014-08-12)

猜你喜欢
体重儿耳廓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搓耳
——护肾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浅谈耳廓缺损的法医学鉴定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