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什么?你眼里的它或许并不正确

2015-02-21 11:18张臻
华东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百科彼得企业家

文 张臻

什么是创新?现在,我们就来剥离它的外壳,还原它的本质。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创新的词义。在百度百科中,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百科的解释有些拗口,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创新是新思路和新方法。”

追根溯源,早在《南宋·后妃传上》里就出现过“创新”这个词,它的语境是这样的:“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在这里,创新的含义与今日已无不同,意为创立或创造新的。

而现代社会,创新之意的范畴及应用语境则与一位美籍奥地利人有关,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最早把“创新”加以体系与理论化,并运用到经济及企业中。他认为,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接下来,如何实现这个“新组合”呢?这对于我们来说则再熟悉不过——他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把以实现新组合为基本职能的人们称为企业家。换言之,企业家创造企业,由企业来实现创新。

我发现,在诸多熊彼得的著作中,他都强调了企业家的作用,他始终认为“创新的主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而成功的创新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

有没有发现,当创新来到现代社会中时,它与经济、企业、企业家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创新”体系更奠定了它的重要性。同时,近一百年来,科技进步某种程度上象征着社会的走向,于是“创新”与“科技”的紧密连结也便不奇怪了。

再回到中国,来看下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对于创新的见解。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句话被提出。

在十八大报告里,“创新”一词共出现四十次;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与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创新”也被巧合地提到了16次。在此,“创新”可以这么解答——“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发现了吗?这句话依旧与科技有关——简而言之便是要使科技成果产业化。

如今,上海、北京、天津都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为目标。在笔者的梳理中,渐渐觉得“创新”的宗旨不仅是有成果,更要能把成果变成市场的需要,它与企业、企业家、产业、市场也都有着稳定和必然的关联性。它并非形而上,却是实在的、接地气的,因为它是一种商品化的过程,而并非落笔于故纸堆里的总结,也不是只安静躺于实验室里的一个结论。

就像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先生的例举。他说,某项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得了奖,很了不起,但这不是创新,而是发明。

那什么是创新?

“一个香烟盒儿从尖角改成圆角,这就叫创新。”

猜你喜欢
百科彼得企业家
彼得与狼
彼得,彼得,吃南瓜
彼得潘
彼得潘
乐乐“画”百科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探索百科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超有趣的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