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谈学习、创作山水画的体会

2015-02-22 01:24赵为民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皴法前辈技法

赵为民

山水从最初的只是人物画的衬景,到独立成科,并逐渐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山水画表现技法、思想理论逐渐成熟、的丰富过程。

山水画,以自然景致为描写对象,决定了其创作者必须深入生活,师法造化。对景写生,准确地把握大自然里的各种形象,是绘画创作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历代山水大家之所以能画出永世流芳的精品杰作,能创造出与自然山川景观那么贴切的表现技法,能写出感悟深厚的理论著作,都是因为他们注重深入生活,贴近自然,在与自然交流的过程中师法自然,感悟自然,从而获得了真实的感受和精湛的思想。

我从事山水画创作多年。在研读前辈理论,研习前辈杰作,身临其境感悟自然,独立思考创作瓷上山水的过程中,我悟得了一些学习和创作的体会,今天将其陈述出来,肤浅之见,请前辈和同仁多多指教。

学画山水,首先要学习画好树、石、山、云、水、路、房舍,因为它们是山水画的基本要素。

《芥子园画谱》有言,“画山水必先画树”, 因此,我们首先要学好画树。画树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生崖壁者多缠错枝,生坡陇者高直,干霄多顶,近水多根。枝干不可止分左右二向,须尚间作正面背面一枝半枝。叶有单笔夹笔,分荣悴按四时”。画树要先立干,后分枝(不能少于四枝,否则就没有昌盛感),再点叶。

其次要学好画石。画石,“有顶有脚分棱面为佳”。怎样才能做到 “有顶有脚分棱面” 呢?这就要我们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石的形态,并认真研习皴法(清代的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将古人写山水的皴法归纳出了十六种)。皴法,是我国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画树、画石都要应用皴法,画石尤其贵皴。我们想要表现出石的不同质地,从而画出天地之骨气(古人谓石乃天地之骨而气亦寓焉),则一定要熟谙各种皴法。

第三要学好画山。山是山水画的主体,除要真实地表现其形、其质外,更要谋划好如何表现其势。山水画中的山、树、石、坡,都要注意表现它们的势气。赵左(明)曰:“山得势,虽萦纡高下,气脉仍是贯串;林木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条畅;石得势,虽奇怪而不失理,即平常亦不为庸;山坡得势,虽交错而自不繁乱。”

如何才能得势?要讲究章法,使宾主得宜,即“先作定一山为主,却从主山分布起伏,余皆气脉连接,形势映带”。只有确定了山的主体位置,且能做到突出主山的形象,使“主山正者客山低,主山侧者客山远,众山拱伏于主山之下,盘亙于主山之前”,主山的王者之势气便能突显出来。

第四是要学好画水。水也是山水画的主体,但相对于山,山是主,水为宾。山水画里的水,多为瀑布流泉,溪涧涟漪,也有江海波涛。“画泉必于山峡中流出,须上有山数重,则其源高远。平溪小涧必见水口,寒滩浅濑必见跳波,乃活水也。”画山要注重取势,画水则要注重灵动;山要注重静而有势,水要注重动而有灵。静动对比山山水水便自然鲜活。

第五是要学好画云。云是山的元气,可以使山水画之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中见实,虚实相生,画山水者不可等闲视之。画云做注意时令气候,因为不同时令,不同气候的云,其形态是有所不同的。郭熙(宋)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曰:“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云,最能体现画者“空白”语言的表达能力。每一位画山水者都要好好揣摩观察现实生活,好好研习前人的表达方法,好好推敲“计白当黑”的思想方法。

第六是要学好画路。“山水贯出远近,全在径路分明”。山水画中的路是体现山中人迹的点题处,樵夫的山里谋生,雅士的山中棲隐,都靠径路引人入胜。“径路须有出没,或林下透见而水脉复出,或巨石遮断而山坳渐露,或隐坡陇以人物点之,或近屋宇以竹树藏之,庶几有不尽之境。”

第七是要学好画房舍。山水画中的房舍也是体现山中人迹的点题处,与“路”一样,都是山水画的眉目,所以要以整个画面清秀为佳,不宜画得层层叠叠,错杂零乱,让人感到通身是眼,形同怪物。房舍和路在山水画里都是宾,是点缀之笔,所以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若要在山水画中点缀房舍,则要安排在山水之面目所在,“画得前后相通,曲折尽致,有山顾屋,屋顾山之妙,为画中人之绝妙处所,画作者归隐之理想境界”。

除树、石、山、云、水、路、房舍之外,有的时候,为了表达某种意境,也需点缀人物和禽鸟,虽只能画得很微小,但要注意其姿态如真,不能草率了之,否则将败坏整幅画作。画人要努力做到“与山水相互顾盼。人似看山,山亦似俯而看人;琴须听月,月亦似静而听琴。否则山是山,人是人,反不如不画人为好”。 画禽鸟大多为表现那些在画里无法表现的内容:“如春,春画不出,但画一鸣鸠、乳燕,则春意盎然;如秋,秋画不出,但画一飞鸿宿雁,则秋意尽现;还有晓画棲鸟出林、咙厖守户,暮画鸡棲于埘,禽藏于树,将雨则画鸠鸣,将雪则画鸦阵,都能收到点出景物特征的效果”。

我在画中点缀人物,或画隐士静坐茅舍俯案苦读,闲坐舍外弹琴品茗,立于瀑前静思冥想,凝视窗外高飞之鸟;或画樵夫担柴行路,坐歇茅亭;或渔夫扬帆,撒网,垂钓;或画妇人溪边洗衣,童子溪中玩耍……都依意境安排。

在瓷上画山水除了要注意前述内容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构图要与瓷之器型吻合,图势要与器势一直才行,否则,在画功上花多大功夫都是枉然。

在学习前辈理论和技法及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我还体会到,当代的山水瓷画创作者,在熟谙传统技法的同时,更要注重深入现实生活,因为大自然是在不断变化的,传统的技法只能表达那个时期的自然面貌,所以我们要向前辈那样,“搜尽奇峰打草稿”, 目识心记,师造化,求新法,创造能表达当代自然面貌的笔法、笔意,如真地表现现实生活的万千景象,为我们的后人记录我们所处时代的自然面貌。

猜你喜欢
皴法前辈技法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九)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八)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