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40例临床观察

2015-02-22 20:50张晶苗玉敏
新中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早搏室性胺碘酮

张晶,苗玉敏

1.杭州市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2.上海市中冶职工医院内科,上海 200941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40例临床观察

张晶1,苗玉敏2

1.杭州市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2.上海市中冶职工医院内科,上海 20094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24 h内早搏频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2.5%,治疗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24 h内早搏频率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27.5%,治疗组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可显著减少早搏频率,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室性早搏;稳心颗粒;胺碘酮;24 h内早搏频率

室性早搏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在各种心脏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临床主要表现为气促、心悸、头晕、胸前区疼痛等,甚至诱发心源性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胺碘酮为临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疗效确切,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单独使用或配合西药治疗,患者均可获益,且安全性较好[1~2]。笔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80例室性早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69岁,平均(59.4±9.6)岁;冠心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治疗组男 24例,女16例;年龄41~68岁,平均(58.9±9.4)岁;冠心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2组性别、年龄、病因等经对照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关于室性早搏的临床诊断标准:有气短、心悸、胸闷、神疲懒言、口黏、痰多等症状;心脏听诊可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后有较长代偿间歇,早搏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脉搏触诊可发现脱漏;心电图出现异常,室性期前收缩后大多有完全代偿间歇。

1.3纳入标准①符合室性早搏临床诊断标准者;②心电图证实有室性早搏且持续时间超过1月者;③同意参加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近1月未大量饮用浓茶、饮酒、吸烟及服用可导致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

1.4排除标准①对药物出现严重过敏者;②患有重度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室性早搏者;③因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或其他不明原因导致室性早搏的患者;④合并肝、肾等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⑤有精神疾患及未按照临床给药方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每次0.2 g,每天3次,餐后服用;连续治疗1周后,改为每次0.2 g,每天2次;再1周后,改为每次0.2 g,每天1次,连续服用2周。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袋,每天3次。

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检测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室性早搏的次数,监测心电图Q-T间期变化等;②记录不良反应。

3.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拟定。显效:气短、心悸、胸闷等症状消失,室性早搏总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有效:气短、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室性早搏总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气短、心悸、胸闷等症状未出现明显改善,室性早搏总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下。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2.5%,治疗组为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1,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32组治疗前后24 h内早搏频率变化比较见表2。治疗前,2组24 h内早搏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6,P>0.05)。治疗后,2组的早搏频率均较治疗前改善(t对照组= 117.2,t治疗组=135.4,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23.064,P<0.01)。

表2 2组治疗前后24 h内早搏频率变化比较±s) 次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 0.01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n 40 40治疗前3562±126 3574±138治疗后603±98①137±82①②

4.42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反应,3例患者出现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反应,1例患者出现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1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21,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

5 讨论

室性早搏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有可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治疗室性早搏多采用西药进行治疗,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的K+、Na+、Ca2+等离子的转运,对心肌细胞各时期的动作电位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抑制心脏的自律性或中止折返而达到纠正心律失常[5]。临床用于治疗室性早搏的药物较多,作用机制亦存在较大的差异,如Na+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及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等,其中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物胺碘酮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对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结性心律失常等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长期大剂量服用胺碘酮,可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睡眠障碍等副作用,降低了患者临床用药的顺应性[6~7]。

室性早搏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医学将其归属为心悸的范畴,认为该疾患的发生主要系由脏腑亏损、气阴两虚、瘀阻心络、心失所养所致,或者是由于过度劳累、外邪入侵等导致心神受扰而诱发[8]。稳心颗粒是以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中药材为原料,使用现代制剂技术制备而成的中药制剂,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辅以黄精、三七等,协同发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疾患的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稳心颗粒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内K+外流或Ca2+内流,从而延长室性心律失常的动作电位时程以及3期复极化时程,达到使患者心律复常的效果[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用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24 h内早搏频率,提高了临床疗效,还减少了长期大剂量服用胺碘酮对机体产生的副作用,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安全、有效、可靠等特点,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1]钱郑凤,陈德宣,刘贝.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8 (3):25-26.

[2]Stankovic I,Neskovic AN,Putnikovic B,et al.Sinus rhythm versus atrial fibrill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heartfailure-InsightfromtheCardiac Insufficiency BisoprololStudy in Elderly[J].Int J Cardiol,2012,161(3):160-165.

[3]吕新湖,李燕,薛铮.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6-28.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晏明英,邓志,徐德伟,等.通冠复脉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38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7):199-203.

[6]支步胜.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5):217-218.

[7]鲁宪凯,冯连明,周海峰,等.参芪转律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3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8):210-212.

[8]杨朝阳.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49-150.

[9]王平,宋执敬.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病人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4(6):562-563.

[10]陈聪,官亮,余国珍,等.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2 (19):53-54.

(责任编辑:刘淑婷,吴凌)

R541.7

A

0256-7415(2015)03-0029-03

10.13457/j.cnki.jncm.2015.03.014

2014-10-16

张晶(1979-),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早搏室性胺碘酮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