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观察

2015-02-22 20:50吴盛宏
新中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半胱氨酸血症

吴盛宏

杭州方回春堂下沙中医门诊部,浙江 杭州 310018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观察

吴盛宏

杭州方回春堂下沙中医门诊部,浙江 杭州 310018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对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血府逐瘀汤加减,2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4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Hcy含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Hcy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对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有确切疗效。

急性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西医结合疗法;血府逐瘀汤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的基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通过内皮细胞损伤等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因此,如何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对治疗脑梗死十分重要,目前西医多采用营养神经、降脂等方法,并无特效治疗药物。中医药具有很大优势,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脑梗死诊断按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行头部CT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入组前2次空腹晨起血浆Hcy含量超过16.6 μmmol/L。

1.2中医辨证标准中医诊断为中风,属气滞血瘀型,症见: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可伴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1.3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标准;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4排除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8分;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者;合并肝、肾等器官衰竭者;合并消化道大出血者;合并血液病者;孕产妇;已经参与其他研究治疗者;年龄超过65岁者。

1.5一般资料收集本单位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4.7±7.3)岁;脑梗死平均发病时间(9.4±2.7)月;平均NIHSS评分(28.6±7.7)分;合并高血压病16例,合并糖尿病9例。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1± 7.8)岁;脑梗死平均发病时间(9.7±2.6)月;平均NIHSS评分(27.9±7.9)分;合并高血压病17例,合并糖尿病7例。2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NIHSS评分及合并疾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给予降脂、调节血糖、抗血小板、减颅压、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共14天。

2.2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处方:桃仁、生地黄、川芎各15 g,法半夏12 g,红花、赤芍、枳实、当归、柴胡、怀牛膝、陈皮各10 g,炙甘草5 g。痰湿甚者加茯苓10 g。每天1剂,由中药房统一煎制:上方加水800 mL煎煮3次,混匀后得200 mL,分装2袋,早晚各服1次,共14天。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晨起空腹血浆Hcy含量,试剂盒为罗氏产品。由本单位检验科完成。治疗前后根据NIHSS评估神经功能[2]。

3.2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临床疗效分为4级。基本治愈: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病残分级0级;显著进步: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6%~90%,病残分级1~3级;进步: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45%;无变化: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不足18%。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4.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4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Hcy含量比较见表2。2组治疗前的NIHSS评分、Hcy含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Hcy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Hcy含量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 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N IH SS评分(分) H cy含量(μmol/L)40 40治疗前28.6±7.7 27.9±7.9治疗后8.3±3.9①②15.1±5.1①治疗前35.6±7.9 37.1±7.5治疗后11.5±4.2①②22.4±6.8①

5 讨论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与高血脂、吸烟、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是体内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参与机体能量代谢,通过损伤内皮、刺激平滑肌增生、促进血栓形成等引起脑梗死[3]。研究表明,血浆Hcy水平与智能精神状态评估密切相关[4]。

中医学没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的概念,其可归属于“中风”范畴,多是由饮食、劳倦、情志等多种因素,生成风、气、火、痰、瘀等病理产物,尤以痰、瘀为重,导致气机不畅、痰瘀阻络,发为中风,可见气滞血瘀、痰瘀互阻为本病特点。血府逐瘀汤由桃仁、枳实、川芎、红花、赤芍、生地黄、柴胡等组成,其中红花、桃仁、赤芍破血行血,牛膝引血下行,气行则血行,川芎行气活血,生地黄、当归、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法半夏燥湿化痰,枳实破气消胀、下气通便,陈皮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并有调理肝脾的作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能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燥湿化痰。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与Hcy含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对改善脑梗死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降低Hcy含量有一定的作用,临床疗效确切。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2]王拥军,张婧.脑血管病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7-46.

[3]刘冀荣,卫晓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关系[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0):18.

[4]McCaddon A,Hudson P,Davies G,et al.Homocysteine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healthy elderly[J].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2001,12(5):309-313.

(责任编辑:刘淑婷,吴凌)

R743

A

0256-7415(2015)03-0035-02

10.13457/j.cnki.jncm.2015.03.017

2014-10-22

吴盛宏(1978-),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半胱氨酸血症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