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2015-02-22 20:50郑小清李丽
新中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缺铁性蔗糖贫血

郑小清,李丽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4

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郑小清,李丽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4

目的:观察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滴注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血生胶囊。2组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3月后,以及停止治疗后6月(复查),进行疗效判定,并分别检测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SI)和血清铁蛋白(SF)]。结果:治疗3月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实验室检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后6月复查,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所降低,观察组总有效率无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SI外,其余各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停药后6月复查,疗效仍然明显,不易复发。

缺铁性贫血(IDA);气血两虚型;益血生胶囊;蔗糖铁注射液;临床疗效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铁元素补充不足、吸收障碍或流失过多等原因造成人体内铁相对不足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在营养健康上做了很多工作,但IDA的发生率依然很高[2]。因此,该病的治疗仍然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治疗IDA以口服铁制剂为主,但胃肠道副作用较大,患者难以坚持服药,临床疗效并不显著。学者们也在不断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一方面,减少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另一方面,也增强疗效,减少该病复发。本院近年来采用益血生胶囊联合蔗糖铁注射剂治疗气血两虚型IDA患者,临床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95例IDA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男21例,女26例;年龄21~69岁,平均(35.7±12.5)岁;病程5~64月,平均(12.3±9.3)月;轻度贫血14例,中度贫血23例,重度贫血10例。观察组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23~65岁,平均(36.2±11.7)岁;病程4~68月,平均(15.4±11.2)月;轻度贫血16例,中度贫血25例,重度贫血7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按我国IDA诊断标准[3],红细胞计数(RBC)<3.5×1012/L,血红蛋白(Hb)<110 g/L,红细胞压积(HCT)<0.3;有缺铁的指标依据,以下指标有一条即可判定:①血清铁蛋白(SF)<12 μg/L,②血清铁(SI)≤8.95 μmol/L,③总铁结合力≥64.44 μmol/L,④转铁蛋白饱和度<15%;贫血程度(Hb)分级:轻度:Hb 91~104 g/L,中度:Hb 61~90 g/L,重度:Hb 31~60 g/L,极重度:Hb<31 g/L。

1.3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4]中气血两虚证辨证标准,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面、足甚至全身浮肿,脘闷不舒,神疲乏力,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淡胖,脉弱。

1.4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经检查确诊为IDA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属气血两虚证。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5排除标准非IDA者;确诊为IDA但属极重度贫血者;对单糖或二糖铁复合物过敏者;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不明原因引起出血造成的贫血患者;铁利用障碍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其他有可能影响疗效判定的病例。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根据每个患者实际情况,计算需补充铁剂的剂量:总补铁剂量(mg)=(理想Hb值-实际Hb值)×0.24×患者体重(kg),隔天滴注一次蔗糖铁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至达到总补铁剂量。给药方式:取蔗糖铁注射液5 mL(含Fe 100 mg)加生理盐水稀释20倍静脉滴注,控制给药时间在20 min左右,不得少于15 min。密切监控给药期间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减慢给药速度,如症状仍无缓解,应停止给药采取救治方式。此处用药时间根据患者需补铁的量决定。

2.2观察组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方式补充铁剂。同时,服用益血生胶囊(珠海金仁药业),每粒0.25 g,每次4粒,每天3次,口服。1月为1疗程,连续服用3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2组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3月后,以及停止治疗后6月(复查),进行疗效判定,并分别检测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SI)和血清铁蛋白(SF)]。

3.2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5~6]治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b>105 g/L,RBC>3.5×1012/L,SI和SF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好转,Hb较治疗前至少上升20 g/L,贫血程度改善1级以上;无效:临床症状与贫血程度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4.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3月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后6月复查,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所降低,观察组总有效率无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见表2。治疗3月后,2组各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后6月复查,除对照组SI外,2组其余各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②P< 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复查治疗前治疗后复查RBC(×1012/L)2.57±0.34 4.32±0.37①4.00±0.21①2.42±0.28 4.96±0.38①4.93±0.47①②Hb(g/L)85.83±8.21 127.08±9.23①109.30±7.75①82.36±6.90 145.75±11.45①133.20±8.15①②SI(μmol/L)6.92±1.31 21.43±8.90①9.98±6.28 6.34±1.53 25.82±5.14①22.05±4.87①②SF(μg/L)7.53±3.14 186.30±53.12①43.43±9.57①7.21±4.28 198.75±9.54①99.32±10.11①②

4.42组不良反应情况全部患者中仅有对照组1例患者在首次滴注治疗中出现头晕症状,减速滴注、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可继续接受治疗。

5 讨论

IDA是由于体内贮存铁量不足,导致人体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减少,从而出现贫血[7]。由于血红蛋白生成不足,体内血氧含量减少,机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导致免疫力低下,而出现头晕、乏力等临床症状。因此,治疗IDA的关键在于补铁。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给药,但药物通过消化道吸收,常受到进食的影响,吸收利用率较低,且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常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使患者难以坚持治疗。

蔗糖铁注射液是多核氢氧化铁(Ⅲ)核心表面被非共价蔗糖分子所包围形成的大分子复合物,由于其结构类似生理状态下的铁蛋白,故较为容易吸收,可迅速补充人体内所缺的铁。但单独使用铁制剂滴注治疗,效果仍不明显,有部分患者对于补充的铁仍不能吸收或者利用率不高。中医学认为,IDA属虚劳、心悸、不寐的范畴,多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生血不足而造成气血两虚所致[8]。因此,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还应注重改善脾胃运化功能,加强补充铁剂的吸收和应用,并促进气血生化。益血生胶囊是由阿胶、龟甲胶、茯苓、黄芪、党参、山楂、鸡内金等22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方中,阿胶补血滋阴,龟甲胶滋阴养血,共奏补血之功效;黄芪补气固表,党参补中益气,共奏补气之功效;山楂、鸡内金健脾胃、促消化,促进气血生化。诸药共用,不仅可以直接补充气血不足,还能促进气血生化,间接地补气生血。现代临床研究结果也显示益血生胶囊对妊娠贫血有一定的疗效[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滴注蔗糖铁注射液加用益血生胶囊治疗IDA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且停药后6月复查,疗效仍然明显,不易复发。因此,该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1]王萍,王艳,阎萍.静脉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3):153-155.

[2]刘卓燕.蔗糖铁注射剂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457-458.

[3]张银川,李晓强,赵亚君.定西市孕妇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研究[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5 (10):1582.

[4]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S].1995:137-140.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

[7]田林涛,董昌虎,王宗超.右旋糖酐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26(6):428-430.

[8]张伟恒.健脾补血方治疗缺铁性贫血51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110-111.

[9]罗伟琴,李俊金,叶颖斐.“益血生”治疗妊娠贫血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6):99.

(责任编辑:刘淑婷,吴凌)

R556.3

A

0256-7415(2015)03-0078-03

10.13457/j.cnki.jncm.2015.03.038

2014-10-18

郑小清(1982-),女,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猜你喜欢
缺铁性蔗糖贫血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蔗糖中红外光谱初步研究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男人贫血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