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综合疗法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康复的影响

2015-02-22 20:50孙兰恩常淑华
新中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肌瘤中医药腹腔镜

孙兰恩,常淑华

宁波市中医院,浙江 宁波 315010

中医药综合疗法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康复的影响

孙兰恩,常淑华

宁波市中医院,浙江 宁波 315010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对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止血剂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止血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综合治疗,疗程均为10天,比较2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P<0.01)。观察组感染、切口渗血、盆腔粘连、肩背酸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术后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中医药疗法

子宫肌瘤(UM)是育龄期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蹄组织组成,多见于30~50岁妇女[1],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是指在腹腔镜下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手术,以其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以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等优点,在治疗子宫肌瘤上逐步代替了传统的开腹切除术,而患者治疗观念的改变及对术后康复要求的提高也进一步推进腹腔镜技术的发展[2]。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也存在缺点,如何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等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笔者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患者采取中医药综合治疗,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妇科确诊为子宫肌瘤并行腹腔镜剔除术的患者12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7.2±9.4)岁;肌瘤平均直径(6.0±1.3)cm;单发肌瘤37例,多发肌瘤2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5.9±11.2)岁;肌瘤平均直径(5.7±1.8)cm;单发肌瘤34例,多发肌瘤26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麻醉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中子宫肌瘤诊断标准:①患者可无症状,或月经紊乱,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可伴白带增多,下腹疼痛,腰酸、下腹坠胀,继发性贫血等;②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如孕2个半月大小以内,质硬,表面有球形或结节状突起,光滑,无黏连;③B超诊断为单发或多发性子宫肌瘤,单个肌瘤直径小于5 cm。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并行腹腔镜剔除术;②能遵医嘱进行规律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等或直径>5 cm的3个以上子宫肌瘤或单个肌瘤直径>15 cm[3];②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患者;③既往盆腔炎、盆腔粘连或有盆腔手术史;④患者存在肝、肾、心、脑等重要脏器疾病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⑤过敏体质者。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术后常规予止血剂治疗及常规护理10天。根据卫生部抗生素管理相关规定,未透入宫腔的手术,术后常规不使用抗生素[4]。

2.2观察组除常规用药及护理外配合中医综合调护方法。①予益气清热、解毒化瘀中药口服。处方:金银花20 g,蒲公英、紫花地丁、败酱草、鱼腥草、赤芍、当归、川芎、益母草、鸡血藤各15 g,香附12 g,桃仁、延胡索各10 g,大黄6 g,黄芪30 g。加减:乏力者加党参30 g;睡眠不佳者加夜交藤30 g;阴道出血者加小蓟10 g;腹胀痛者加青皮10 g,木香6 g;腰背酸痛者加独活10 g,桑寄生15 g。每天1剂,水煎服,早晚温服。②护理方法:综合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及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措施,其中穴位按摩在术后6 h起,每2 h按摩双侧足三里、三阴交10 min,以促进排气;同时予患者耳穴埋豆增强刺激,取穴子宫、皮质下、内分泌及交感等耳穴;积极进行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出院时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忌盆浴,3月内禁止性生活及剧烈活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①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肛门排气时间为准)、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2统计学方法所有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4 治疗结果

4.1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表1 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②P<0.01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60 60肠功能恢复时间(h)26.86±4.97 20.07±4.19②下床活动时间(h)28.76±5.01 21.44±4.17②住院时间(d)8.72±1.23 5.81±1.84①

4.2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观察组感染、切口渗血、盆腔粘连、肩背酸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5],临床可无症状,或以腹部肿块、阴道出血、溢液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压迫子宫周围器官,甚至造成不孕。近年来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6],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与生活。子宫肌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尤其是腹腔镜手术,可从多角度直观地观察子宫及肿瘤周边组织,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也降低了行切除术时对周边组织的创伤[7],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的直接刺激、手术中使用CO2气腹对机体造成一些并发症,影响患者顺利康复。如术后许多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肩背酸痛,多由气腹压力过高,CO2残存在腹腔中刺激膈肌神经所致[8]。另外,根据卫生部抗生素管理的相关规定,子宫肌瘤剥除术特别是未透入宫腔的手术,不使用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但临床发现术后感染仍是常见并发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本病复发率高,Hanafi M[9]指出子宫肌瘤术后5年累积复发率高达62%,其中9%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即使腹腔镜手术很彻底,仍会残留一些肉眼难以发现的肌瘤结节或肌瘤细胞,继续增长后引起复发。因此在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后运用中医药治疗,可以综合调节人体激素水平,缓解术后患者局部微循环不畅状态及激素失调现象,改善子宫的功能;且辨证运用清热解毒中药代替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预防术后感染。

子宫肌瘤属中医学癥瘕范畴,病机多归于气滞血瘀痰凝,主要治则为活血化瘀、软坚消癥[10]。手术后胞宫受损、脉络瘀阻、精气耗伤,产生并发症。故子宫肌瘤术后应以益气清热、解毒化瘀为主。观察组治疗中所用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取自五味消毒饮,合鱼腥草、败酱草、益母草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赤芍、当归、川芎、桃仁取自桃红四物汤,当归为阴中之阳药,川芎为血中之气药,配合赤芍、桃仁、鸡血藤以养血活血、调经化瘀;香附疏肝理气行滞;延胡索散结定痛;大黄泻毒活血;黄芪补脾益气、利尿消肿、托毒生肌,与当归合用可补气生血。全方共奏益气清热、解毒化瘀之效。

另外,笔者配合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法,有效缓解患者术后不适。如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按摩,足三里为常用保健穴,可调理脾胃,扶正培元,行气散结;三阴交疏通三阴气血,两穴合用,可疏通气血经络,增加肠蠕动,调节内分泌,促进术后排气,缓解腹胀及肩背疼痛,深受患者好评。

综上所述,中医药综合治疗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可有效促进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术后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9.

[2] Palomba S,Zupi E,Falbo A.New tool(Laparotenser)for gasless laparoseopie myomectomy:a multicentercontrolled study[J].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10(3):1090-1096.

[3]TulandiT, AL-TookS.EndoscopicMyometomy-Laparoscopy and hysteroscopy[J].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1999,26:135.

[4]张美娟,汪桃珍,赵杏珍.腹腔镜手术的感染控制[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9):104.

[5]刘辉.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34-36.

[6]姜丽,祝亚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优势及争议[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3):221-223,226.

[7]李西平,谯理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估[J].吉林医学,2014,35(13):2803-2804.

[8]黄泽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J].微创医学,2008,3(3):290-291.

[9] Hanafi M.Predictors of leiomyoma recurrence after myomectomy[J].Obstet Gynecol, 2005, 105(4):877-881.

[10]万庆芝,郭纪芬,吴志兵,等.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实验研究概况[J].新中医,2013,45(10):117-119.

(责任编辑:冯天保)

R711.74

A

0256-7415(2015)03-0169-03

10.13457/j.cnki.jncm.2015.03.082

2014-09-10

孙兰恩(1975-),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肌瘤中医药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