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编辑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2015-02-23 02:45曾绚琦
现代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媒介数字化专业

◎ 曾绚琦

全媒体时代编辑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 曾绚琦

全媒体编辑应拥有跨媒体传播的策划和组织能力、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先进的数字化编辑技术。高校编辑类本科专业须革新课程教学体系,强化数字化传播实践教学,开展跨学科的特色化办学,以培养复合型的全媒体编辑人才。

全媒体;编辑;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化,当代传媒运营日益全媒体化,适应全媒体的新型传媒人才是传媒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编辑在全媒体传播业务中仍将扮演核心角色,但目前的高校传统编辑类本科专业难以培养出新型的全媒体编辑人才,要改变这一局面,当下应切实改革编辑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为全面革新编辑人才培养模式迈出关键一步。

一、全媒体传播趋势呼唤新型传媒人才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媒介融合日益显著,当代传媒组织日趋重视业务的跨媒介整合,带来传媒业态的“全媒体”化。全媒体传播是综合运用纸媒、广电、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全方位、立体化地传播信息的新型传媒业务模式,全媒体化是传媒载体、内容、平台以及用户体验的全面整合。

全媒体业态的发展亟需新型传媒人才。在当前的传媒业发展语境下,新型传媒人才是面向媒介融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①或说是具有全媒体传播思维和技能的传媒人才,即全媒体传播人才。②所谓“新型”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在全媒体业态下,传媒业务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流程发生了显著变化,采编人员必须能够创造性地整合图文声像等内容形态,充分发掘多种媒介形态的各自特质与组合效果,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全媒体传播对从业者的理念、技能等各层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习惯于传统工作模式的传媒业者难以自然地过渡并适应全媒体模式。

二、全媒体编辑人才的核心专业素养

作为传播内容的选择、把关和优化者,编辑在全媒体传播工作中仍将是不可缺少的核心人才,全媒体编辑所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素养体现在如下方面。

1.拥有跨媒体传播的策划和整合能力

选题策划能力一直是编辑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编辑人员在进行全媒体传播的选题策划时,要能够综合考虑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及不同受众的需求差异,进而制定出立体化的传播方案。全媒体传播不仅仅是将一个选题以多种媒介形式呈现,更意味着利用合适的媒介去呈现这个选题不一样的精彩部分,因而需要编辑人员能够很好地判断一个选题在不同媒体上的开发价值与适用性。同时,编辑还要能根据不同受众群的需求,对同一选题创意的媒介形式与内容形式加以组合,以实现差异化传播。也就是说,编辑人员在策划全媒体化选题时,对全媒体内容产品的布局要有着很好的整体规划和把控能力,要善于灵活打造跨媒介传播组合,以挖掘出内容产品的最大传播价值。

全媒体传播还需要编辑具备很强的甄别、整合信息的能力。当今信息资源数字化、海量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但多以“碎片化”的形式散见于网络世界中,有效信息往往被大量似是而非的信息所淹没。编辑要能够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对读者有价值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根据一定的关联性加以重新整合,加工转化为创意内容产品,进而借助全媒体平台加以传播,才能实现内容资源的增值和获利。

2.具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

在全媒体业态下,具有较好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仍然是编辑能够长远发展的根本。要胜任全媒体内容创意产品的开发工作,编辑应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全媒体编辑在知识结构上应涵盖三大板块:(1)面向全媒体的新闻传播学科基础。编辑应突破以传统媒体类别划分的专业限制,掌握面向“大传播”的宽广理论基础,同时还应充分了解前沿的新媒体、媒介融合的相关理论,获得全媒体工作所需的传媒理论素养。(2)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编辑只具备传媒理论素养是不够的,传播内容往往会涉及特定行业领域。全媒体时代,内容产品要脱颖而出,其内容的专业性必须要更突出,编辑不能是外行,至少要对某一行业领域有着专业而深入的了解。例如,编辑要有医学专业基础才能做好该领域题材内容的传播工作。(3)广博的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方面的通识性知识。在信息时代,特定事件往往要结合广阔社会背景才能透彻了解其前因后果。广泛涉猎文、史、哲、理、工各领域的学科通识,能培养编辑宽广的眼界,使编辑能更敏锐地捕捉社会与行业的发展动向,有助于提高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从而打造有深度、有营养的内容产品。

也就是说,编辑要具有特殊的金字塔形的专业知识结构,以贯通文理的通识知识作为基础,以面向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某一门具体学科的系统知识构成复合顶端,才能更好地胜任全媒体传播工作。

3.掌握系统的数字化媒体编辑技术

在全媒体工作环境下,编辑无疑还要系统而熟练地掌握数字化的媒体编辑技术。传统的编辑出版工作主要围绕纸媒展开,因此编辑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地对文字、图片内容进行处理即可胜任。全媒体传播中,传播内容将很少局限于固定或单一的内容形态,而是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集于一体,打造形态丰富、引人入胜、多元互补的全媒体产品组合。编辑人员应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类型的数字化媒体编辑工具,全面掌握了解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内容素材以及网页、电子书文档、移动推送内容等新型内容产品的编辑特点和具体方法。其次,编辑人员应能全面地在数字化和网络化平台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即在数字化流程下完成编辑或传播工作。最后,为了做好数字化流程的编辑工作,编辑人员甚至还要对数字化全媒体内容生产传播平台的软硬件体系的集成方式、性能特点等有较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高效而充分地利用数字化平台,提高所编辑的全媒体内容产品的质量。

三、传统编辑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传媒业深刻转型,传媒单位实施全媒体化运营已成趋势,然而,当今高校传媒类专业由于教学方式的落后,人才培养已经滞后于业界发展。具体到编辑类专业,落后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不能适应全媒体化趋势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我国高校多由编辑出版学专业对口培养编辑人才。大多数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早先隶属于中文系或文学院,后来多被划入新闻传播学院。1998年,教育部将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列入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之下。正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所以目前各院校设立的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点在课程设置上多数会开设汉语言文学类的相关课程和新闻学、传播学等课程;编辑出版学的专业课程则主要面向传统的书报刊等印刷媒体的编辑出版和发行;这两部分课程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主体部分。此外,针对出版业的数字化趋势,这些专业点都普遍增开了数字出版类的课程,但这类涉及数字媒体技术的课程相对于前两部分课程所占比例非常少,这是由于现有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仍然主要面向传统出版社、杂志社和报社等。这种面向传统平面媒体编辑出版的专业培养定位,不仅已不能跟上新兴媒体的发展及传统印刷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更远远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编辑活动的变化与用人需求。因此,要培养全媒体编辑,今后非常有必要重新设置编辑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相应改革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2.课程体系同质化,缺乏跨学科特色教学

我国多数院校的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基本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事实上,目前我国不同高校所开设的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非常接近。具体而言,研究型和教学型高校之间,985、211高校和一般高校之间,综合性高校和专业性高校之间,全国性高校和地方高校之间,在该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上均基本相仿,趋于同质化。换言之,我国高校目前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学校特色或地域特色。这样一种教学体系事实上是较为封闭的,难以充分利用所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开展跨学科的特色教学,这使得目前各学校该专业培养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比较突出。例如,以工科教育见长的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不见得能培养优秀的工科类编辑。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在全媒体业态下更受青睐,但在目前的培养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均显得较为单薄,与全媒体传播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相比有较大落差,这在较大程度上甚至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3.数字化传播技能教学不足,学生驾驭新兴媒介的能力偏弱

当代传媒业数字化趋势日益深化,全媒体业务流程均需在数字化平台上完成。在全媒体传播时代,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驾驭数字化新媒介的能力,即深刻理解和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优势的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在数字化传播技能方面的教学有待加强。我国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一般都隶属于文科院系,相关的专业教师大多都是文科专业背景,这使得不少院校不太重视开设信息技术类课程,即使开设了也存在师资力量不够、教师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不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等问题,教学效果不佳。这导致所培养的编辑出版学毕业生的数字化传播技能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就业后也会大大提高用人单位的再培训成本。

四、编辑类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目前,传媒业走向全媒体化的步伐正日益加快,编辑类专业急需探索面向全媒体的新型编辑人才培养方式,这也是编辑类专业未来发展的契机之一。编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必须逐步实现,目前需从课程教学体系的革新做起。

1.建立面向全媒体的融媒式课程体系

在全媒体化趋势下,编辑人员需要具备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未来传媒业务的需要。当前的编辑出版学专业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渐进式改革,逐步构建面向全媒体的融媒式学科和课程体系,使其更为开放和兼容,才能使培养的编辑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全媒体业态多向度的需求。全媒体传播活动的关键在于将重要信息加工为与多种不同媒介形态相适宜的内容形态,实现尽可能广泛的组合式传播,而任何单一媒介并非关键的因素。因此,在编辑教育中,应树立全媒体编辑的理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报刊编辑,而应引入跨媒体编辑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新增课程,如果仅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新媒体类课程,无疑会增加课时量和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显然,需要重新规划课程体系,要在全媒体的理念之下建立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并且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要融入全媒体思维。

具体而言,首先,在专业基础课层面要着眼于“大类”、着眼于素养教育进行整合创新,一方面将学生的新闻传播学科理论视野拓宽和推向前沿,另一方面尽量夯实学生必备的文史哲基础。其次,在必修的核心专业课层面,应彻底改变原有课程体系主要面向传统纸媒、按媒介孤立设课的格局,压缩甚至删减原有课程,增设媒介融合、融合媒体编辑学、全媒体传播实务等面向全媒体的课程为主要专业课,提升已有的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的容量。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跨媒介传播的选题策划能力、内容产品开发加工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应提升实验、实践或实训教学的比重。最后,应更好地利用专业选修课板块。选修课应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与必修课板块互补。从核心课板块删减或压缩掉的按媒介设立的课程,如书籍(或报纸、期刊、影视)编辑学等,可以设为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修,在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基础上获得特定媒介方面的专长。选修课的设置也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如可开设社交媒体与大数据等方面的课程。事实上,选修课的设置可以非常富有弹性和创意,应充分重视专业选修课板块的设置。

2.开展跨学科特色化办学,培养复合型专业编辑人才

全媒体传播业态下,传媒机构更加需要复合型的编辑人才,如果编辑缺少具体学科知识作为支撑,将很难胜任全媒体传播进行深层次信息整合的需要,并很可能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③要面向全媒体,编辑类专业必须与其他具体学科专业相结合,实施跨学科教学,才能培养出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人才。

在跨学科培养方式下,课程教学体系可以采用“编辑专业课程+特定学科课程”的模式,这里的“特定学科”,可以是新闻传播学科外面向特定行业的某一具体学科,可以是跨门类的一级甚至二级学科。依托于“特定学科”,有助于培养出专业化的复合型编辑人才。具体选择哪个学科来作为“特定学科”,应该从学校本身的优势来考虑,可以是综合性高校的优势学科,也可以是专业性高校的特色学科,与这样的学科结合,可形成编辑类专业的特色化办学局面。事实上,国内已有一些高校正在尝试这种跨学科的行业化编辑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就根据其在文艺学方面的优势,开设了文艺编辑专业,就业时比较受欢迎。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等则开设了医学编辑专业,同样采用跨学科复合式的培养模式,该专业除了编辑类课程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医学系列的课程,自然更能胜任医学专业媒体的编辑工作。④跨学科、特色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突破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同质化办学的局面,使得毕业生就业时更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对口需求。要实施跨学科培养,在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上,一种做法是在专业课层面同时安排编辑专业课程和特定学科课程,但由于学时数的限制,这种做法事实上难以兼顾,必须以一类课程为主。另一种做法是充分利用跨专业辅修的培养机制,由编辑类专业与具体学科专业联合培养,这种做法难以保证辅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跨学科培养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必须精细组织实施才能真正培养出复合型的专业化编辑人才。

3.强化培养学生数字化传播技能的实践教学

对于未来准备从事全媒体编辑工作的学生而言,掌握全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获取、选择、加工和传播等技能十分重要,学校非常有必要充分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加大相关课程的比重和资源投入,实践性课程尤为重要。在课程内容上,首先,要开设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应用等信息技术类课程,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上打下牢固基础。其次,开设面向全媒体的流程化传媒技能训练课程,对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对信息进行选择、评价、加工、输出和反馈的技能进行流程化训练,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内容采编。最后,可以开设面向传媒业的数据挖掘课程,培养学生进行大数据筛选和组合、挖掘有价值的新信息的能力。

要充分开展面向全媒体的数字化传播技能教学,这对高校专业点在办学条件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投入巨资建立全流程、全媒体化的传媒实验室。同时,鉴于目前传媒类专业的文科办学背景,在数字化传播技能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仅凭借原有文科背景的教师也是无法实施的,必须跨院系组织教学力量和组建相关实验室。此外,实践性教学也可与传媒业务单位联合开展,结合传媒单位当前的全媒体实践,对学生加以训练,效果也较为理想。在师资上,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将现有的教师选派到业界或先进高校进修,或从全媒体业务领先的传媒机构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承担相关课程,均可提升全媒体传播技能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实战意义上的全媒体传播技能。

(曾绚琦,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研室主任,讲师)

注释:

① 胡正荣,李巧针.应对产业发展新形势,培养新型传媒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1(19):15-22.

② 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化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09(7):18-21.

③ 李建伟.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7-151.

④ 牛正攀.编辑出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破解之策[J].新闻世界,2013(5):328-330.

猜你喜欢
媒介数字化专业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部分专业介绍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专业修脚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