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荒石老醉翁亭

2015-02-23 11:10徐斌
老年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徐斌醉翁亭醉翁

徐斌

云荒石老醉翁亭

徐斌

第二次前往安徽滁州访琅琊寺,登南天门,游醉翁亭。虽然与上次相隔二十年,但在我的感觉里却经常造访。因为每次读到《醉翁亭记》,眼前便浮现出“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的水墨山水画。然而,想象不如亲历,比如这次踏访就有许多发现。

在醉翁亭入口处,有用石块砌成的“日”字形方池,两个“口”字一高一低,池边刻着“讓泉”二字。不对啊,记得《醉翁亭记》中写的是:“山行六七里,渐渐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导游说是叫“让泉”,象征谦让之意。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尹梦璧在滁州任通判时,将滁州最佳景致归为滁州十二景,当中就有“让泉秋月”图景。

门墙之内,墙中嵌入两只铁环,像牛鼻眼,谓之拴马柱,说明非有身份者不能进入。最令人流连的自然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亭子。两边设美人靠,又各置两只方桌。欧阳修当年侧坐美人靠上,时而看景,时而抚琴,时而伏几批阅公文,中间可能饮点小酒。他的太守生涯,清风明月,诗情画意。他写《醉翁亭记》时自号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我不知道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不是在这个亭子里写成,只是听说文章写就,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有位樵夫嫌开头太啰唆,叫欧阳修到南门上去看看。欧阳修真的去看,心悦诚服地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一串文字压缩成“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我这次特地登上南天门会峰阁,感觉这里改得真好,不仅文字精练,而且境界有别。

醉翁亭景区中,还有欧梅,有“花中巢许”题词,有影香亭,取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有堪比兰亭的“曲水流觞”,都可圈可点。我最感兴趣的是一副对联:“道德三朝圣,文章百世师。”欧阳修的文章之妙自不必赘述,其道德之尊更令人心仪。不说他的以荻画地,不说他的勤奋抄书,不说他的奖掖后进,不说他的革新新政,不说他的编纂史乘,不说他的改革文风,但说他的几次被贬,都是因为正直侠义,打抱不平。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县令。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因推行“庆历新政”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申辩,结果被贬为滁州太守,遂有《醉翁亭记》诗文出世。醉翁遭难,滁州有幸。醉翁亭今日被誉为全国“四大名亭”之首,不仅是因为欧阳修的文章好,更是由于其人品之高。

在琅琊山,有许多弥足珍贵的摩崖石刻。在祗园,有蒋介石字、戴季陶字,还有无名者的“云荒石老”。我喜欢这个短语,说尽苍凉,个中滋味,一言难尽。这个短语出自欧阳修《赠沈博士歌》“云荒石老岁月侵”句,或许也是他的人生感悟吧。但我坚信,尽管云会荒芜,石会老死,但醉翁亭是倒不掉的。

猜你喜欢
徐斌醉翁亭醉翁
永远的醉翁
——纪念欧阳修逝世950周年活动侧记
醉翁亭历代重修记比较研究
Quantitative structure-plasticity relationship in metallic glass:A machine learning study*
一品红
游紭琊山醉翁亭有感
工友
粉刷匠
雨中落樱
滁州醉翁亭园林历史变迁及其特征探析
两年三名亭,千古一醉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