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425例临床分析

2015-02-23 10:18黄宇珊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1600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7期
关键词:切术肿瘤性氩气

黄宇珊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516001

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425例临床分析

黄宇珊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16001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25例息肉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氩气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息肉一次性切除率(98.8%)优于对照组(70.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高频电凝电切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高频电凝电切术消化道息肉临床分析

消化道息肉是黏膜慢性炎症引起局部黏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样病变。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必须提高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了分析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本组试验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2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诊的82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其中包括男405例,女420例,并将其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5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为(52.46±4.27)岁;对照组患者400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为(49.38±2.7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实验的目的,自愿参加本组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接受氩气刀治疗。治疗前应用地佐辛+咪达唑仑静脉全麻,然后打开氩气刀阀门,注满氩气,调整参数:一般设置氩气流量2.4L/min,电凝指数 A60W,功率为40~60W。内镜直视下观察消化道息肉病灶,然后经内镜钳道插入氩气刀导管,导管伸入内镜末端至病灶上方约0.3~0.5cm 处,以每次1~3s的时间,行氩气刀灼除治疗至病灶泛白、淡黄甚至出现黝黑样改变。每次灼除次数视病灶大小、性质决定,一般以灼除整个病灶为止。

观察组:接受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手术前,使息肉处于视野中央,使用圈套器套住息肉,对息肉的形状进行全面的观察,确定圈套的具体位置,对于蒂长者而言,可以适当保留残根,对于蒂短者而言,可以在蒂与息肉交界处进行圈套。一旦大息肉不能够在肠腔内悬空,可以使息肉紧密接触肠壁。然后再通电,避免灼伤肠壁。在手术过程中,在电凝的基础上再进行电切,在接触点出现黏膜变白、周围血管凝固时再切断。对于较大息肉而言,可以分块进行电凝电切。对取出的息肉进行相关检查。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存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消化道息肉切除情况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消化道息肉一次切除率(98.8%)优于对照组(70.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消化道息肉切除情况对比〔n(%)〕

3讨论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内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息肉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引起其他病变。息肉的性质既有肿瘤性的又有非肿瘤性的,肿瘤性的大肠息肉是癌前病变,与癌发生紧密相关。临床医生把非肿瘤性息肉通俗上称为息肉,而把肿瘤性的称为腺瘤。其中肠道息肉比较常见,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消化道息肉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近年来高频电凝电切术已经成为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之一。在通常情况下,高频电凝电切手术可以替代外科手术,通过内镜摘除息肉,有利于取出息肉的整体性质,而且高频电凝电切手术的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且费用较低。为了分析高频电凝电切手术在消化道息肉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本组试验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2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患者消化道息肉一次切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路亮.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J〕.安徽医学,2004,25(3):221-222.

[2]管琪琪.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的护理与配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51-52.

[3]金顺姬,李莉萍.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351例配合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7,9(5):117.

[4]高淑娟,黄晋兰,韩雪琴,等.电子肠镜下氩气刀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12(8):139-141.

[5]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齐齐格.经电子肠镜氩气刀治疗大肠息肉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1,26(4):59-61.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4-09-03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7-0897-02

猜你喜欢
切术肿瘤性氩气
一种轮胎制备用橡胶处理装置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胆囊肿瘤性息肉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
基于光谱识别的LF氩气底吹自适应控制设计
示范快堆主容器内氩气空间数值模拟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脑部CT平扫图像直方图分析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脑出血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