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比

2015-02-24 02:35倪春艳,于晓东,刘继鑫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全麻乙组

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比

倪春艳,于晓东,刘继鑫,杨静远

(吉林省肿瘤医院 麻醉科,吉林 长春130012)

芬太尼是现阶段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麻醉性镇痛药物,镇痛效果显著[1],然而在静脉注射给药后,芬太尼容易诱发呛咳反应[2]。芬太尼诱发呛咳多于给药之后短时间内出现,可致使患者腹内压、眼内压及颅内压等明显升高,对手术开展及手术效果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3]称全麻前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可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发挥有效抑制作用,笔者对全麻前给予氯化钠、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的三组患者芬太尼诱发呛咳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18例,其中男68例,女50例,年龄22-68岁,平均(45.3±2.6)岁;患者体重为42-83kg,平均为(63.1±2.5)kg;将有长期吸烟史、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有既往哮喘史等患者排除。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8例,甲组40例,乙组40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三组患者术前均不用药,对其心电图、脑电双频指数、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及血压进行动态监测,以患者进入手术室静息下10 min时(T0)各值为基础值。所有患者均给予面罩吸氧,在全麻前利用电子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注速度为2 ml/min为患者输注不同物质,其中对照组给予1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甲组给予0.25 μg/kg右美托咪定(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其稀释至10 mL)泵注,乙组给予1.5 mg/kg利多卡因(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其稀释至10 mL)泵注,均在5 min内完成泵注。以泵注完成的时间为T1,之后三组立刻给予2 mg/kg丙泊酚(10 s内完成注射)与4 μg/kg芬太尼(3 s内完成注射)静脉注射,记芬太尼注射完成时作为T2,记芬太尼注射完成后1 min时作为T3。若患者T2-T3期间SpO2不足95%时立刻展开面罩加压吸氧,之后由资深麻醉医师给予患者0.12 mg/kg维库溴铵气管插管,记插管后2 min作为T4。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三组患者T2-T3期间芬太尼呛咳发生例数,对T3-T4期间患者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T2-T3期间芬太尼呛咳发生情况对比

在T2-T3期间三组患者芬太尼呛咳发生情况为对照组11例(28.9%),甲组3例(7.5%),乙组4例(10.0%),甲组及乙组芬太尼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甲组和乙组芬太尼呛咳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三组患者T3-T4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乙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乙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T3-T4期间不良反应分析n(%)

3讨论

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药物,主要由人工合成,具有镇痛作用较强、不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过大影响、作用时效中等等特点[4],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全麻诱导药物。在利用芬太尼静脉注射为手术治疗患者行全麻诱导时可引发呛咳反应。目前芬太尼诱导呛咳的作用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可能机制为芬太尼可导致咳嗽相关感受器激活,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芬太尼可促使迷走神经活性增强,导致支气管发生反射性收缩;可促使肺柱状上皮细胞组胺释放量增加,导致气管平滑肌收缩等[5]。已有调查表明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发生率为28%-65%[6],可引发患者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造成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在为手术展开全麻诱导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加以预防,促使该症状发生率尽可能降低,从而为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提供保障。

为对芬太尼诱发呛咳有效抑制方法进行分析,我院对11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全麻诱导前只是给予氯化钠注射液,并未采取其他预防措施,结果显示患者芬太尼诱发呛咳发生率为28.9%。甲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给予0.25 μg/kg右美托咪定泵注,结果显示患者芬太尼诱发呛咳发生率为7.5%,这一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右美托咪定可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发挥明显的抑制作用。右美托咪定有与自然睡眠类似的镇静作用,镇痛温和,可消除患者应激反应,同时不会造成呼吸抑制,该药物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可能机理为:(1)右美托咪定可促使组胺释放量减少,促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发的支气管狭窄有效缓解;(2)右美托咪定可促使芬太尼麻醉造成的肌肉僵直得到逆转。乙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给予1.5 mg/kg利多卡因泵注,结果显示该组患者芬太尼诱发呛咳发生率为10.0%,这一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1.5 mg/kg利多卡因可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发挥显著抑制作用。利多卡因价格低廉,可促使气道反应性降低,故而常用于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中,其作用机理可能和阻断喉咽处及气管中外周性咳嗽受体、对脑干部分功能予以有效抑制等有关。通过对甲乙两组芬太尼诱发呛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可知两组患者芬太尼诱发呛咳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对于芬太尼诱发呛咳有类似的抑制效果。

为对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应用于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笔者对对照组、甲组及乙组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发现乙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无显著差异,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乙组,这一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特别是心动过缓发生率达15.0%,远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右美托咪定在给药后可促使患者交感神经紧张程度降低,促使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故而容易引发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而有研究称利多卡因可导致麻醉药物心血管抑制效应加重。右美托咪定诱发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不会对患者心功能造成危害,且这些不良反应在给予相应血管活性药物后即可有效纠正,这一结果提示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在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上仍相对安全。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均可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且二者效果相似,然而利多卡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郭波,肖永忠.右美托咪啶预防呛咳反应和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8):1221.

[2]胡胜红,王胜斌,徐四七,等.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抑制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效果的比较[J].临床医学,2013,33(6):43.

[3]杜奕鹏.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D].吉林:吉林大学,2013.

[4]吕兴华,张红,冷玉芳.舒芬太尼诱发呛咳及其预防的临床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149.

[5]迟岩,徐咏梅.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治疗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299.

[6]李榕,李勇,徐洁,等.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2,38(11):1316.

收稿日期:(2014-05-06)

文章编号:1007-4287(2015)04-0610-02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全麻乙组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