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变及泌乳素、疼痛应激的影响

2015-02-24 01:17赵正兰,方琴,王炎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泌乳素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变及泌乳素、疼痛应激的影响

赵正兰1, 方琴1, 王炎林2

(1.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麻醉科, 湖北 武汉, 430040;

2.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麻醉科, 湖北 武汉, 430071)

关键词:硬膜外自控镇痛; 剖宫产产妇; 血流变; 泌乳素; 疼痛应激

剖宫产产妇产后面临的康复及泌乳问题相对较多,与其机体受到的手术性创伤及疼痛应激状态等有关,因此对于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干预应注意对上述方面改善。另外,临床认为术后的镇痛是对上述指标影响均极为明显的方面,因此对于剖宫产后镇痛的研究即相对较多,其中硬膜外自控镇痛是常用的一类镇痛方式[1-2]。本文就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变及泌乳素、疼痛应激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2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哌替啶)45例和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45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3±5.1)岁,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5例;孕周37.0~41.5周,平均孕周(40.6±1.2)周。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8.5±5.0)岁,其中初产妇39例,经产妇6例;孕周37.0~41.7周,平均孕周(40.7±1.0)周。2组产妇的年龄、经初产妇构成及孕周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产妇于产后疼痛时以哌替啶肌内注射用的方式进行镇痛,剂量为100 mg/次。观察组则以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方式进行镇痛,以罗哌卡因150 mg+芬太尼0.5 mg+氟哌利多5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背景流量设置为2.0 mL/h, 每次自控流量为0.5 mL, 锁定时间为15 min。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流变、泌乳素及疼痛应激指标。

血流变检测指标为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低切黏度、全血还原低切黏度,以FASCO-3010D 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泌乳素则以泌乳素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疼痛应激指标包括P物质、β-内啡肽及神经肽Y,其也均采用对应指标的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

1.3 评价标准

以新生儿母乳喂养次数在每天6 d及以上,且无需补充牛奶为乳汁充足,以新生儿母乳喂养次数不足每天6次,需补充少量牛奶为乳汁欠缺,以新生儿母乳喂养次数不足4次,且需补充较多量牛奶,同时影响其休息为乳汁极为欠缺。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年龄、孕周及血流变指标水平、泌乳素水平、血清疼痛应激指标水平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的方式处理,而经初产妇构成及泌乳情况构成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处理,上述数据均以软件包SPSS15.0进行对应的处理干预,且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产妇手术前后的血流变指标比较

手术前2组产妇的血流变统计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手术后12、24及48 h观察组的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 2组产妇手术后的泌乳素水平及泌乳情况构成比较

观察组产妇手术后12、24及48 h的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乳汁充足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 见表2。

表1 2组产妇手术前后的血流变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产妇手术后的泌乳素水平及泌乳情况构成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产妇手术前后的血清疼痛应激指标比较

手术前2组患者的血清P物质、β-内啡肽及神经肽Y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手术后12、24及48 h观察组的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见表3。

表3 2组产妇手术前后的血清疼痛应激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剖宫产作为常见的生产方式,其临床技术也相对完善,其中剖宫产后镇痛的相关临床研究也相对多见。临床研究[3-5]认为,剖宫产产妇产后创口的疼痛不仅仅导致其机体不适,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产后的其他方面,如机体恢复及哺育新生儿等,因此对于剖宫产产妇产后镇痛的临床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另外,机体中与疼痛相关的指标较多,其中P物质、β-内啡肽及神经肽Y均是与疼痛密切相关的指标,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反映机体的疼痛应激程度,因此对于镇痛效果的反应价值较高[6-8]。另外,泌乳素是与产后新生儿哺乳密切相关的指标,对其进行监测的价值也较高,也可以作为评估某些机体状态的重要指标。血流变是有效反映机体疼痛应激及微循环的重要指标,其对于机体术后的综合恢复程度及状态有一定的监测意义[9-12],因此对其进行探讨的价值较高。

本研究对就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变及泌乳素、疼痛应激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研究,并与采用哌替啶肌内注射镇痛的患者进行比较[13-15],结果显示硬膜外自控镇痛更有助于患者术后综合状态的改善,不仅仅表现出血流变指标相对较低的情况,且患者的泌乳素水平也相对更好,因此新生儿哺乳情况相对更好;同时疼痛应激指标也相对较低,说明机体的镇痛效果较好,而这是保证产妇产后机体处于较佳的康复状态的重要指标,因此进一步肯定了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剖宫产产妇产后的应用价值,而这些优势均与硬膜外自控镇痛有效降低了剖宫产产妇产后由于创口导致的机体不适感及创伤应激等有关,因此与之相关的指标即得到相对更好的改善[16-18]。

参考文献

[1]胡艳, 徐萌燕.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微循环指标的影响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5): 89.

[2]周维肖. 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乳汁分泌影响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 2013, 34(21): 4223.

[3]吴青.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机体康复及泌乳情况的影响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15): 2358.

[4]赵占志, 崔凯, 刘丽, 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2): 140.

[5]刘勇, 张月凹保.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11): 63.

[6]Paech M J, McDonnell N J, Sinha A, et al.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parecoxib, celecoxib and paracetamol as adjuncts to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after caesarean delivery[J]. Anaesth Intensive Care, 2014, 42(1): 15.

[7]林虹, 陈思. 硬膜外自控微量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3): 311.

[8]Bilir A. Single dose epidural morphine instead of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in the second day of cesarean section; an easy method for the pain relief of a new mother[J]. Clin Exp Obstet Gynecol, 2013, 40(1): 118.

[9]潘凌俊.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后产妇机体功能影响的观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12): 1465.

[10]马美芬.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24): 3393.

[11]蔡红, 奚莲华, 张洁, 等. 两种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8): 697.

[12] 齐亚新, 田玉玲, 孙亚平, 等.自控镇痛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问题的分析与护理[J].河北医药, 2009, 31(16): 2165.

[13]李占娥, 翟姝君, 孙向芹, 等.两种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情况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07, 47(31): 95.

[14]许招领, 沈景丰.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8): 1095.

[15]罗德兴, 乐胜, 黄惠彬, 等.两种镇痛方式对妇科术后病人镇痛效果的比较[J].热带医学杂志, 2008, 8(6): 605.

[16]吴治宇, 陶建通.小剂量吗啡与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和肠功能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0, 40(5): 492.

[17]廖霖, 张帆, 董美荣, 等.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09, 16(4): 626.

通信作者:王炎林

收稿日期:2014-12-20

中图分类号:R 7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9-161-03

DOI:10.7619/jcmp.201509054

猜你喜欢
泌乳素
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血症1例报道
降低高泌乳素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男性为何也会 患高泌乳素血症?
巨泌乳素筛查在高泌乳素血症诊断中的意义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聚乙二醇沉淀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血清泌乳素检测水平研究
白芍提取物通过多巴胺D2受体治疗大鼠高泌乳素血症
Pokemon基因干扰对泌乳素腺瘤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