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生态批评的内在意蕴探析

2015-02-25 09:24马晓明,张倩雅
学术探索 2015年7期
关键词:康妮劳伦斯克里斯

作者简介:马晓明,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张倩雅,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音乐学研究。

摘要: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了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创作的经典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展现了丰富的生态意蕴,对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本文深刻剖析了这部小说中寄寓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类应保持精神领域生态平衡”的观念,提醒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要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723X( 2015) 07-0112-05

著名作家劳伦斯( 1885~1930)是英国文坛上一位十分出色的文学家。他一生命运坎坷心酸,但布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不但没有让其屈服,反而还激发了他的写作欲望。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种类繁多的文学作品,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本文以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蓝本,以这部小说中蕴含的生态意蕴为研究的创新点,目的是告诫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平衡,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保持精神境界的纯洁性。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表达的生态思想,是通过批判的形式展现的。 [1]( P254~256)在小说的开始部分,劳伦斯就给全文定下了悲凉黑色的意蕴:“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工业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与日俱增,但我仍然要说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并没有因为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变得幸福,相反我认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仅是一个悲哀的经济时代,我也无法弄清这是何种性质的悲哀。总之,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不可想象的大灾难,人们正生活在废墟瓦砾中。人们正开始构筑休养生息之地,人们正培养微不足道的希望。但这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一进程中没有现成的路径,可是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绕开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我们还要生存下去,即使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2]( P4~5)

纵观《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劳伦斯在文中所讲述的大灾难其实就是指自然环境的污染,而实质上自然环境的污染完全是人类自身造成的恶果,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严重污染了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了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性,最终导致人类生活在废墟瓦砾之中。对此劳伦斯在文中是如下描写的:“在这个地方能十分清晰地看见近处特弗沙尔煤矿冒着黑色的浓烟,以及在小山坡上垂死挣扎的村落。这个煤矿村落与猎园的大门紧挨着,村落中的房屋十分丑陋地延续了一英里,破破烂烂,低洼矮小,悲凉郁闷。” [2]( P34~35)

看过这一段的读者,肯定会想象到特弗沙尔村落被污染的惨象:花草树木、房屋都被煤矿的烟熏的黝黑,长期生活在这种污浊环境中的人们肯定是疾病缠身,在疾病带来的痛苦中苦苦挣扎。从客观角度而言,煤矿的大量出现是工业化时代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必然性产物,这些煤矿的繁荣改善了人们的经济状况,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其实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人们在污染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正在人为缩小自身的生存空间,也正在给自身的健康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威胁。简而言之,人类因为经济发展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倘若不加以控制,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后果将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3]( P35)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角康妮在文中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人”,康妮(查泰莱夫人)性格乐观开朗,充满青春的活力,挚爱生命,热爱天然纯朴的大自然,她经常手捧着娇弱可爱的小鸡,全身心感悟着生命的尊贵与美好。 [4]( P96)在滂沱大雨中,她赤裸全身在大雨中尽情地挥舞,用身体与心灵去感悟大自然的美好纯洁,而不是用肉眼去感受自然,因为康妮认为大自然是与人类的心灵相通的,人类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们只有用心灵才能充分感悟到大自然的真谛与美好。雨中赤身裸体的康妮充满了自然美感,沁人心脾的雨水就像铺洒人间的甘霖,渗入康妮的每一个毛孔,令她纯洁的心灵变得更加滋润。

可见,劳伦斯在文中塑造的康妮形象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人与自然本是一个整体,人类不应该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人类只有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心态和谐,才能促进人类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发展。劳伦斯在小说中剖析了自然环境被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5]( P58)此外,劳伦斯在文中还寄托了“希望人类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理念,他倡导人类应该多接触大自然,感悟大自然中的美好气息,与大自然成为挚友,唯有如此,人类才能在生存发展的进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劳伦斯对破坏生态平衡行为的厌恶以及对人类利己主义为了维护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的批判。劳伦斯认为自然环境被污染的根源是不断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他在小说中一再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要确保自然环境不受污染的生态主义思想。 [6]( P63)然而这一思想正是当前我国科学发展观中所强调的:“美好纯洁的自然环境是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升的基石。坚决改变以牺牲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特点的经济增长方式,绝对不能用污染生态环境的代价去促进经济的短时发展,不能用眼前的蝇头小利去获取生态环境的长远效益,不能用小范围内的利益换取整体性的利益。” [7]( P245)

毋庸置疑,我国自从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的的确确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获得了大幅度提升。但很长一个时期,我国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即经济持续发展的模式是走“先破坏环境后治理环境”的不良道路,并且很多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将金钱与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与金钱,一些人不择手段,甚至以污染生态环境为代价。

这样的发展,其实是一种破坏性的发展,一种“坐吃山空”的发展。 [8]( P36)如果这一情况还继续下去,我国人民终将看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所描绘的悲惨世界,人们将生活在黑烟弥漫、毫无生气的废墟瓦砾中,健康状态和心理状态将会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现代人,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利己主义思想,接纳《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所寄寓的生态思想,主动去认识自然、感悟自然,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身体力行地去保护大自然、从自我做起,为大自然的和谐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从而构建与大自然融洽相处的友好关系。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着重强调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一定要注意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环境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经济的发展最终是为人类谋福利,让人们更好地生活,而良好的环境能让人们保持健康的状态和良好的心态。若不顾及环境去发展经济只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则会得不偿失。以牺牲环境的错误做法来发展经济是十分愚昧的。

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高度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环境也日益恶化,这对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此,我国必须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对生存环境的保护,从而达到经济、环境和人居的高度协调发展,这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

二、精神领域的生态平衡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文,不但表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思想,而且也强调了人们应该在精神领域保持生态平衡,即人们必须拥有健康和谐的心态,否则将会让自己的人生充满阴霾。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塑造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应保持精神领域生态平衡的理念。 [9]( P198)

首先,从查泰莱(康妮的丈夫)来说。查泰莱年轻的时候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是一个有激情、有抱负的上进青年。他对父亲的固执和腐败十分懊恼,对自身所在阶级的守旧落后很反感,可是他还是缺乏脱离贵族阶级的勇气与能力。这个时候的查泰莱,应该是一个心态正常的人。可是后来他却发生了意外,哥哥在战场上不幸阵亡,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很大。他对战争的迷恋程度大幅降低,思想开始变得沉稳屈服,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查泰莱开始结婚生子,安分守己、规规矩矩地生活。

查泰莱命运多舛,刚结婚不久就被征入伍,结果在战场上受了重伤,伤势十分严重,还落下了残疾(下身完全没有知觉),出行只能通过轮椅进行,这对于查泰莱来说无异于晴空霹雳。此时的查泰莱,从身体角度而言十分弱小,生命变得空洞无力,虽然技艺高超的裁缝师将他打扮得十分绅士,所系的领带是从邦德街购买来的名牌,但心灵是寂寞空虚的。他需要与康妮时时刻刻待在一起,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他曾想通过撰写大量的小说来证明自己生存的价值,可是康妮的爸爸并不看好他。康妮的爸爸这样评价查泰莱:“他所创作的小说是十分巧妙的,可是没有内在意蕴,那是绝对不可能长时间存在的。” [2]( P89)“没有内在意蕴”,正是对查泰莱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残废的下身,空虚寂寞的思想,失去理想与追求的大脑。

康妮专门聘请了一个人(波太太)在生活上照顾查泰莱。从这以后,查泰莱对开办煤矿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通过对煤矿的管理来寻找人生的价值与成就感。为了让这种成就感最大化,查泰莱彻底变成了工业经济时代一个极其“凶狠的动物”。在他心中,只有煤矿的经济利润,而工人利益和环境污染都可以忽略不计,他丧失了一个人最起码的生态心理。在小说中,劳伦斯让象征工业经济的查泰莱坐上了轮椅,言下之意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经济就如同瘫痪了的查泰莱一样不堪一击,随时都有可能毁于一旦。

劳伦斯通过塑造查泰莱这一形象,旨在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战争、工业化经济进行批判。同时,也通过这一形象告诫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不但要极力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还应保持精神领域的生态平衡。否则,就会误入歧途,给自己的人生添上无尽的悲凉之情。瘫痪后只注重煤矿生意的查泰莱,给康妮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与寂寞。在这种情况下,康妮开始寻求能够让自己走出空虚寂寞的情人,没想到第一个情人米克里斯竟然让她陷入人生的沼泽地。

现在我们就从精神生态角度来剖析康妮的第一个情人米克里斯,米克里斯出场的时候就表现出相当强的目标性。米克里斯是一个作家,他在英国文坛受到压制,但是却受到了查泰莱的热情邀请,米克里斯也欣然应邀,很显然查泰莱与米克里斯两人之间绝对是冲着某种目的合作而来,因此两人的关系就是互相利用。查泰莱想借助米克里斯在文坛的影响力以及手段让自己能在美国文坛得到认可。而米克里斯则想借助查泰莱侯爵的势力进入上层社会。在小说中劳伦斯借助米克里斯之口说出了工业化社会崇拜金钱的本质:“金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赚钱更是一个男人的天生禀赋。不管你是从事何种职业,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赚更多的钞票;不管你运用何种手段,不管你采用何种方式,也都是为了钱。因为赚钱是人永恒的天性。” [2]( P362)通过米克里斯所说的这番话,我们可以看出米克里斯是一个唯金钱论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钱,说得更简单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这种思想完全是工业化经济单一发展的结果。米克里斯所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保的年代,那个时代人们都只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个人利益,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种金钱交易,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产生米克里斯这种唯金钱论者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刚开始康妮并没有发现米克里斯的金钱本质,而是被他的文人气质所深深吸引,这种蕴含着怜悯与同情的爱意让康妮平淡乏味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心中只有金钱的米克里斯的人性已经完全泯灭,做任何事情都是以切身利益为出发点,甚至心血来潮地要康妮与查泰莱离婚,和自己远走他乡,根本没有顾及康妮对查泰莱的重要性。直到有一天晚上米克里斯与康妮享受了男女之间的鱼水之欢后,米克里斯对康妮说:“你难道不能与男人一起结束吗?”这句粗俗的话让康妮看清了米克里斯的本性,从那一刻起她对米克里斯的感情烟消云散,并且处于绝望状态。

工业化经济的高速发展诞生了多种多样的机器,最初,这些机器最大限度解放了生产力,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可是随着工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大生产中的物质化现象操控了人们的生活,乃至人的思想理念。 [10]( P25)在这种物质化社会风气熏陶下的人们将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是置若罔闻。康妮的丈夫查泰莱在工业化经济中沦为残疾人,失去了人道能力,最后变成一个为了煤矿生意什么也不考虑的利己主义者,煤矿的污染、自然环境的破坏在查泰莱的眼中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在他心中最重要的是将煤矿的生意做大做强,以此凸显他的存在,以此弥补他虚弱的心灵。此后,康妮结识了第一个情人米克里斯,虽然米克里斯从表面上看文质彬彬,气宇轩昂,但是其内心已经完全被金钱所占据,在他心中已经没有真正的爱,没有情感,有的仅是为了相同的利益互相利用。这两个人的精神领域已经失去了应有的生态平衡,工业化经济将他们纯洁的心灵彻底扭曲,让他们成为典型的利己主义者。 [11]( P368)因此,这两个男人无法从情感上给康妮带来欢乐。然而正当康妮处于极度绝望之中时,能与她真心相爱的人终于出现了,他就是梅乐士。

梅乐士与查泰莱截然不同,查泰莱肢体残缺,而梅乐士身体强健,充满男性的阳刚之气,是一个洋溢着生命力的狩猎人。康妮第一次遇见梅乐士时,就发现他具有粗犷的豪迈之气,第二次遇见梅乐士时,看到了他健硕的肌肉和性感的躯体。每当康妮看到梅乐士露出上半身时,就激起了康妮封存已久的情欲,让她对肉体产生了一种难以抗拒的渴望,从而令其深刻感悟到以往的生活是多么单调乏味。 [12]( P251)

梅乐士的人生经历也十分坎坷,他的婚恋之路充满荆棘,也寄寓着无限的心酸与无奈,梅乐士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并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屡立战功成为一名中尉,在上流社会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梅乐士来说,他原本可以在上流社会过上名利双收的奢华生活,可是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到查泰莱的森林中做一个无名无利的狩猎之人,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对于梅乐士这种放弃上流社会宁愿过上清苦生活的情节安排,劳伦斯是想通过此点告诉读者:梅乐士一共经历了三段不幸福的婚恋之情。 [7]他的前两个恋人仅是喜欢单纯的感情交流,而不需要两性之间的交流。梅乐士前两个女友认为爱情是纯洁无瑕的,不需要掺杂任何东西,哪怕是性爱对于爱情而言也是多余的,所以这两个女人不能给梅乐士完整无缺的爱情。然而上天总是与梅乐士开玩笑,他的第三个恋人与前两个恋人恰好完全相反,同时这次恋情也是最让梅乐士感到痛苦绝望的,梅乐士的第三个恋人是一个性欲极强的女人,在这个女人的眼中爱情就是满足情欲的需求,感情上的交流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个野蛮的女人给梅乐士的心理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以至于多年之后一提起这个粗野的女人,梅乐士依然是面无表情。失败至极的婚恋历程,让梅乐士的内心尤为痛苦,于是他参军了,并在战场上成为有一定权限的中尉,并借此进入了当时的上流社会,可是对于这些荣华富贵,他终究还是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因为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梅乐士深知战争的残酷无情,更为重要的是梅乐士认为工业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严重腐蚀了人们本已纯洁善良的心灵,人们变得只注重金钱,只注重个人利益,他们的灵魂已经被严重扭曲,而精神领域始终保持着生态平衡的梅乐士不想与那些精神领域生态失衡的人同流合污。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梅乐士是劳伦斯在小说中所塑造的理想人物,充满生命力的梅乐士虽然在名利场走了一圈,也经受了金钱与名利的诱惑,也就是说工业化经济对梅乐士的思想也侵蚀过,但是始终保持本我的梅乐士并没有在金钱与名利面前屈服,而是义无反顾地放弃上流社会的豪华生活,追求单纯完美的爱情,追求自由自在的自然生活,做一个在思想上真正自由的人。这实质上是告诉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必须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保持精神的纯正,因为人之所以为人,主要是灵魂的高尚和精神的纯粹,沉溺于物欲横流的世界,将会导致精神领域的失衡,作为一个现代人务必保持纯洁善良的心灵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规律,谁违背这一规律谁就将受到惩罚。

总之,梅乐士被劳伦斯打造成一个在工业化经济体制中经受种种诱惑,但最终仍然保持思想纯洁的高尚之人。在经历过血与火的战争,融入上流社会的痛苦,工业化经济理念的侵蚀后,梅乐士为了保持内心的不受污染,坚持精神领域的生态平衡,他十分坚定地抛却了荣华富贵的生活以及名利的诱惑,回到充满自然气息的大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成为一个默默无闻但心灵却十分纯洁的狩猎人。梅乐士认为狩猎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才体现人性本能的纯洁。然而就在梅乐士享受自然生活的无穷乐趣时,康妮走进了他的生活圈,内心压抑、精神痛苦的康妮在梅乐士的影响下也逐渐恢复了青春的气息,重燃了对生活的信心。 [13]( P126)最后两人摆脱了工业化经济体制对人性的压抑,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生态人。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文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不但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也应保持精神领域的生态平衡。纵观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是人们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却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很多民众心理出现异化,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盛行,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却在逐渐丧失,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再“纯洁”。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民众的思想保持精神领域的生态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观,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能以积极上进的心态对待社会与国家,从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蕴含着浓郁的生态思想,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表达了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以及人类自身要保持精神领域生态平衡的思想。其实,这一观念即使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仍然是受到肯定的,因为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人类思想的纯洁性是永不改变的世界性主题,这部小说的经典性也就在于此,它表达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并提醒人们在经济建设进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发展,保持心态的平衡。[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M].黑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李艾红.痛斥罪恶呼唤和谐——劳伦斯文学创作的主题解读[J].理论导刊,2012,( 10).

[4]史元明.生态文学热潮[J].青春,2013,( 11).

[5]黄诗海,郑芷芳.直面工业文明,关爱生命自然——劳伦斯长篇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 11).

[6]陈瑜明.自然的呼唤人性的回归——论劳伦斯《太阳》的自然生态主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04).

[7]刘常梅,刘明武.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及其底蕴[J].法制与社会,2008,( 11).

[8]吉红云.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权衡研究[J].北方经济,

2006,( 19).

[9]Buell,Iawrencx.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ureau,Nature,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M].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2011.

[10]Jonathan Bate.The Sony of the Earth[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1]李晓红.从梅勒斯看劳伦斯的性别意识[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03).

[12]黄颖思.重建和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

[13]张能泉.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 06).

Study of Intrinsic Implication on“Lady Chatterley's Lover”from the Eco-criticism Perspective

MA Xiao-ming 1,ZHANG Qian-ya 2

(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2. School of Economics,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310018,Zhejiang,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lassic novel“Lady Chatterley's Lover”written by the famous British writer Laur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In this work,presented are rich ecological implication and relentless criticism on the phenomen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e paper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notions of“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and of“keeping an ecological balance in spirit”.In this way we want to remind people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during the course of social development.In the meanwhile,the same weight has to be attached to the healthy inner peace.

Key words: Lady Chatterley' Lover; eco-criticism; intrinsic implication

〔责任编辑:黎 玫〕

猜你喜欢
康妮劳伦斯克里斯
沉默的友谊
脑袋上“长”头盔
爱的“歧途”是深爱
爱的“歧途”是深爱
打个比方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纪念与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罗 CHRIS PAUL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另一个自我”:劳伦斯人物美学一探
克里斯·埃文斯 论队长的独一无二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