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入侵

2015-02-25 18:52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黑车破局专车

北京街头的出租车。摄影/Guo Yige

一场打车软件引发的纷争正如火如荼在全社会展开。继上海惩处“滴滴专车”之后,北京等地也纷纷宣布“专车”非法。与此同时,沈阳、南京、广东英德等地发生多起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

“专车”动了谁的奶酪?在舆论质疑声中,垄断的出租车运营体制进入改革窗口期。

交通运输部肯定了打车软件属技术创新,同时又禁止私家车接入。面对科技进步引发的利益博弈,体制的惯性是一禁了之,还是抱着实验态度探讨解决之道,成为一道监管难题。人们最担心的是,以监管之名,行垄断之实。

目前全国出租车行业整体满足率在60%左右,每天订单量3000万单,这意味着每天还有2000万人次想打却打不到车,供给远低于市场需求。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黑车以及黑白之间的“专车”便应运而生了。

受够了打不着车、拒载、服务态度差之后,乘客们忽然发现,“专车”随叫随到,有矿泉水、能充电、服务态度出乎意料地好,只是你需付出稍高的车费。当然,乱收费和黑车现象仍未杜绝。“黑车”一向是行业治理的顽症。

出租车业改革破局,牵涉到出租车公司、打车软件、的哥、“专车”等几个利益攸关方,当然,最重要的一方当是乘客。监管方如何平衡?孰重敦轻?如何避免“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打车软件一方作为科技创新正蚕食着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固有利益,滴滴、快的们挑起的是突破垄断利益的“战争”。理论上,城市中的任何一辆车都可以加入到这个运营体系中来。而这种散兵游勇发起的竞争才是最致命的。的哥们受体制之约成为受害者,相较于运作灵活、缴费低廉的“专车”司机们,他们的相对剥夺感最为强烈。加之不公的收费体制,极易诱发他们的罢运事件。

当然,乘客们乐见这场老大难改革的成功。因为他们已经忍受很久了。

有一点是肯定的:打车难问题必须解决,科技进步不可阻挡,垄断暴利必将铲除。

困境倒逼改革。触动垄断体制需要“鲶鱼效应”,但不是快鱼吃慢鱼。是简单粗暴地“叫停”,还是允许一个博弈过程,以期找到所谓帕累托最优方案,兼顾公平与效率?这是一道艰难的监管命题。

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推动人们在各种竞争与合作关系中实现互利的经济效果。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另一方面市场本身是不完备的,是有缺陷的。所以,一方面要改革固有的出租车垄断体制,另一方面对打车软件及“专车”的监管治理必须提上日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了让市场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依法治国要“法无授权不可为”。面对新技术带来的冲击,体制应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因为技术和市场不会等。

“专车”查禁和的哥“罢运”事件不经意间,为改革提供了一个破局的样本。如何兼顾各利益攸关方,兼顾公平与效率,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事关改革大业的未来。

考验中国人市场经济智慧的时候到了。

猜你喜欢
黑车破局专车
The Rough Side of Paradise
疫情反复下,纺企逆境破局
检察版(十)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困境与破局
坐黑车
黑车司机
坐专车最划算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