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生活中的历史

2015-02-25 20:12苏琦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外销中西载体

苏琦

看完《广州十三行:中国外销画中的外商(1700-1900)》这本书陷入一种惶恐:什么是真历史?似乎永远有我们不知的历史片断被打捞上来,从而让我们明白此前所知孤陋浅薄。

讲历史从来不是容易的事,它需要一个好的载体来串接叙事。有时这个载体是一个理论,人们可以以论代史;有时这个载体会是一种制度,一个群体或是一种动力机制,作者以它们的变迁来驱动历史的铺陈。而这本书选择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载体:近二百幅中国画师为洋客户画的以十三行为主题的绵延百余年的西洋画。

所谓十三行,实际上是对当时西方人所居住的广州西郊商馆地带的统称。由于不被允许进入广州城内做生意,欧美洋行不得不以租住广州行商商馆的方式栖身城外讨生活。不过无论是租户还是当局,似乎都“默许”了这些租客们对商馆的改造和扩建。于是十三行一带渐渐成了一处西式风味浓郁的所在。在因鸦片冲突而大打出手之前的百余年间,中西双方以十三行为中介,和平贸易。在这里,华洋相处,中西混杂,彼此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不自1840年代始。

这些以透视法和写实风格画就的外销画,迥异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写意画。借助于它们,《广州十三行》这本书打捞出诸多以前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除了十三行本身异域风格的建筑和生活在其中的“衣着艳丽,戴着宽边草帽,穿着膝下收紧的短裤和长袜”的西方人外,这些西洋画还向人们展示了更为宏阔的珠江两岸的日常风情,其中有“沿着码头的小吃摊、搬运工、狗、笼子里的鸟儿、接送客人的船夫、船娘,还有各种小贩”,以及售卖鞋子、扇子、各式器皿、泥塑和茶叶的各色商铺,犹如一幅幅近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画册,但却因历史资料与画面的呼应而收获了比画册更生动的效果。比如作者在一个西方游客的日记中发现当时丹麦行内的早餐宴会相当丰盛,“配菜里有山羊奶和奶酪”,而在随后呈现的一幅关于丹麦行的西洋画里,确实出现了丹麦人在楼下空地里饲养“两头山羊、四头绵羊、两只鸡和一头奶牛”的细致场景。

当然,画面里——一如现实中——的场景不是一如既往的歌舞升平,随着时间轴的拉近,渐渐让人感觉到了硝烟味和血腥味。象征西方新近拥有的实力和欲望的蒸汽船和铁甲舰出现在画面,虎门销烟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十三行大火灾也都成为描绘的主题,让人们对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画里乾坤大,行中日月长。看了这些画卷,确实让人有种走进历史长画廊的感觉。那些以前停留在资料中的遥远的关于广州十三行的传说,以及由数字和事件所展现的中西交往与冲突,瞬间变得立体起来。只有嵌入于厚重的日常生活之中,历史才会还其本来面目,否则,历史无法成为长河,而我们所理解的历史,也会永远只是由一些被不成比例放大的、失真的片断所组成。

《广州十三行:中国外销画中的外商(1700-1900)》

作者:[英]孔佩特

出版:商务印书馆

定价:95元

《上海·爱:名妓、知识分子和娱乐文化 1850 —1910 》

作者:[美]叶凯蒂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48元

对于晚清上海名妓生活方式及独到的文化含义,可以看到都市、名妓与文人,三者的描述如何互相阐释,相得益彰。

《安逸时代的终结:关于奥地利未来的七点论纲》

作者:[奥]汉内斯·安德罗施

出版:商务印书馆

定价:39元

奥地利过往的历史,数百年来阻碍其前进的症结,欧洲福利国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民粹主义和民粹思潮对欧洲的影响等等问题,都是作者的思考。

《人间食粮》

作者:[法]纪德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2元

作者游历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抒情方式,糅合传统的短诗、颂歌、旋曲等形式写成的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

《禅与日本文化》

作者:[日]铃木大拙

出版:译林出版社

定价:48元

禅在日本人的性格塑造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个大和民族的文化都与禅息息相关,离开了禅,也就无法真正理解日本文化的精神内涵。

猜你喜欢
外销中西载体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
中西结合
开篇语
机会的载体
中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