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已老 别再抄她戏里的梗了

2015-02-25 20:14夏珍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琼瑶大陆爱情

2013年,距离琼瑶写下第一部小说《窗外》五十年之际,她才拍完最新剧集《花非花雾非雾》,这会是她的封笔之作吗?没给一个肯定的答案,但在博客上坦言,“人,逃不开年龄。在岁月迁逝中,我也渐渐老去……”

琼瑶,就像她笔下每一部作品的女主角,那么如梦似幻,纯爱善感,而感情炽烈如火。爱情,成为她一生画像的主轴。她为三个世代的少女编织童话,就像小飞侠彼得潘肩膀上的小精灵,老,这件事怎么可能发生在她身上?

1963年,陈喆以“琼瑶”之名,在皇冠杂志发表第一部长篇作品《窗外》,就此开始五十年笔耕不辍的生活。她是皇冠的当红畅销作家,扎扎实实的“台柱”;那一年我才刚抓周,据可靠的老照片,在点着一根腊烛的蛋糕前,张着大眼睛,一脸茫然。直到我似懂世事,开始啃读琼瑶小说的时候,她正与平鑫涛“苦恋”中。

我们那个年代,有三大“通俗作家”:琼瑶、金庸和高阳,差不多顺着年纪读,初中启蒙读琼瑶,少女情怀大大抒发不说,还极有力于作文,特别是教材里的古典诗词曲赋,背得辛苦,光是要理解时代背景就头皮发麻,但任何诗词曲赋一嵌进琼瑶小说,抱着小说都能泫然欲泣,这诗词不懂也懂了。

琼瑶对少男少女的影响力,不只在于她引用或改写了哪首诗词,还比方说,当年不少中学生热衷于学吉他,至少就是看了《一帘幽梦》,男主角弹吉他唱歌给女主角听,都能弹到手指破皮血流手满,这情节既英雄又柔情,能不学吗?会弹吉他的男孩有多吃香。

琼瑶和金庸一样,书都是两三个世代成套成套看,电影电视是台港陆三地三个版本。不论哪一个版本,必然捧红当代明星,1970年代后期,台湾的双林双秦(林青霞、林凤娇和秦汉、秦祥林),二三十年后,在大陆红遍半边天的还有赵薇和林心如。

任何作家创作五十年不辍,都是惊人的纪录,即使琼瑶的作品谈不上“文学”,不若张爱玲笔下冷洌的男女众生相,成就海内外一本又一本的学术研究论文,但她紧紧抓住“通俗文学”的卖点,却是不争的事实。早期作品较她后期投入影视编剧要更诚恳质朴些,诸如《几度夕阳红》铺排之大,差一点有长篇小说的架子。

少数解读琼瑶的学者如林芳玫,如此解构《几度夕阳红》:“情节复杂、高潮迭起;情感表达方式强烈而夸张;人物关系因家庭夙怨而纠缠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误解造成种种终身憾事及恩怨情仇;主角的身世之谜及其谜底的揭晓;以及战乱、分离、重逢。”但终究只能从女性立场幻想,“在幻想中规范男性应该做些什么保障女性的终生幸福。”简单讲,琼瑶创造了一个满足女性的感情乌托邦,在这个国度里,男人不该背叛、不能背叛、不会背叛,琼瑶的成功在爱情,她的乌托邦距离真实太远,而无法逼进真实人生的创作就不可能直指文学核心。

但从小说创作到影视剧本,琼瑶精准掌握市场脉动和偏好。她讲究的是演员美、故事佳、音乐好,这三大元素的加总就是琼瑶剧的成功方程式。从流行文化来看,琼瑶的眼光甚至极早就超越了日剧、韩剧,说她是爱情戏的祖师奶奶一点都不为过。

从台湾到大陆发展,一出《还珠格格》让小燕子赵薇成为两岸永远的格格,也开启大陆宫廷戏之盛况。琼瑶家学渊源,父母都是国文老师,她自己古典文学修为亦够,但就历史剧而言,实非其强项,好在她谈的是爱情远不是历史,当观众涕泗纵横为男女主角的爱情荡气回肠之际,时代背景历史细节一点都不重要。

而就细节描述,大陆网络文学人才济济,不乏训练远比琼瑶严谨的年轻人,随便举例,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不论是原著小说或电视剧,都精采极了,可惜《后宫如懿传》后继再有力,读者还是有点腻了。相形之下,写作《步步惊心》的桐华,接续的《大漠谣》《云中歌》特别是以《山海经》为舞台搭景的《曾许诺》,文字之美,结构之严谨,想象力之丰富,让人读来淋漓尽致,过瘾极了,而她竟是金融分析师。

大陆网络文学、通俗文学能量之大,可能超过一般人的想象,香港作家黄易的穿越侠义小说《寻秦记》一出,大陆就有无数穿越,朝代可远可近还可虚构,从挖宝盗墓到宋朝理学之争的翻案文章,不一而足。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圣诞节前,琼瑶大打著作权官司一审胜诉后,我既高兴大陆终于在版权上迈进一大步,却也颇感错愕,大陆创作人才真的不少,琼瑶阿姨已老,就别再抄她戏里的梗了。

文/夏珍

(曾任《中国时报》总编辑,时报周刊社长,现任风传媒总主笔;

曾出版《宋楚瑜中兴

纪事》等13本著作)

猜你喜欢
琼瑶大陆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琼瑶:80岁开始,每天笑着过
冰之大陆
开胃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