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的创新动力与途径

2015-02-26 10:20李欧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9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

摘 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化传播产业也随之发展壮大,而广播电视业又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人们也需要新的电视节目来享受生活,因此电视节目创新是发展壮大广播电视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电视节目的创新动力以及途径进行探讨。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而电视节目不断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同时各类媒体的不断竞争也会促进节目的不断创新。但是,目前的电视节目创新有很大难度,单单收视率已经是传媒人的重大难题,而其他诸如节目品质之类的更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虽然近年来各类综艺节目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表面的红火无法掩盖内在的问题,电视节目的创新注定会困难重重。

1 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窘境”

1.1 把握不好对成熟节目的继承与发展

现在,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令人堪忧,对火爆的节目复制得快,但是不能对引进的节目直接“生搬硬套”,不然会存在诸多问题如《中国达人秀》的第一季、第二季,大多数收视持平或呈下降趋势,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生存质量与收视效果并不乐观。

1.2 忽视对观众的“服务体验”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节目的创新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有的是电视人的探索,甚至有时只是源于一个好的点子,不可否认的是观众接受创新是特别重要的环节。但现在有的电视节目却成了电视人的孤芳自赏,比如央视的《京剧》忽视观众的感受,只注重了镜头的感觉,在播出之后被观众批评而不得不修改才平复了观众的心情。

1.3 跟风现象十分严重

国内的电视节目制作中有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效仿与跟风。一档创新节目收视取得较好效果之后,便会有扎堆的雷同节目出现。打开电视,闯关类节目、相亲类节目、选秀节目等赛制千篇一律的各种节目跟风推出,这使电视节目的创新进程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这对观众而言是一种使其厌烦的因子,对电视工作者而言更是一种较为可怕的现象。一个人的创新于其自身而言的确是财富,但这种财富理论上是不允许被“共享”的,而且更为尴尬的是很多创新的原版还是来源于国外。每一个电视人都应该深深地拷问自己,灵感和新意都去了哪里,个性与风格都去了哪里,我们是真的没有能力拿出自己的东西还是仅仅是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误入了跟风的大潮。 一个节目的成功固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直观经济效益,但这种效益只能是短暂而不持久的,事实证明只有真正的创新才会带来持久的收益。2004年到2006年间,像《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快乐男生》等一系列歌唱类选秀节目的蜂拥而至,着实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随后的《我爱记歌词》《挑战麦克风》《大家来唱歌》等卡拉OK形式的歌唱节目又扎堆轰炸观众的眼球,不过也是昙花一现就消失在了观众的视线中。包括后面的各种魔术类节目、婚恋类节目同样在风靡一时之后陷入退场或黯淡的局面。只追求短期利益确实能够为电视台带来可观的物质收获,但是这种雷同的效仿因没有自身的个性最终失去受众其实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2 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途径

2.1 进行制度创新,避免盲目跟风

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电视体制的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日益趋于老化的电视管理、运行机制并不能使电视作者保持高的兴致去进行创新。举个例子,以前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节目一直都由其独自操办,与市场接触是相对较少的,每个环节的处理基本都是中央电视台独家进行的,而导演的个人口味不一定能够与广大观众的口味相符,因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节目的市场竞争能力。进行变革之后节目可以由制片人或者艺术公司推送,这打破了央视对节目包装策划“独揽”的机制。而前后转变的不同就在于后者的体制中,春晚剧组用经济报酬来体现节目质量的好坏,在节目选择编排的质量上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整个过程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制度的创新是益处颇多的。

当前我国有很多原创节目在市场上获得的效应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大多是对大众的需求不能充分满足,还有很多节目的受众人群被局限在一个较小的圈子,这进一步启示我们要加强节目制作的创新性。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繁琐复杂,在每个环节都需投入十足的人力、物力,创新环节的增加能够提高节目效益,因而周全的考虑对于整个电视节目的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电视节目的体系流程需要不断进行完善,这是一项连续而且艰巨的工作,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中间的创新策划以及后期的投放运行在内的每一个都不能马虎,要紧密联系起来,环环相扣。湖南卫视2013年10月份推出的节目《爸爸去哪儿》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节目选取亲子题材,却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在主打“父爱”的大主题下以户外活动作为节目形式,颇具新意,深受观众喜爱。新的栏目形式不仅为湖南电视台的收视率做出卓越贡献,而且极大程度地带动了诸如动画、电影、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的成效是十分明显的,很值得其他娱乐节目参考与借鉴。所以,避免盲目跟风,老套守旧,进行制度以及形式上的创新对于电视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2 节目风格要迎合观众口味

时代在不断进步变化,电视观众的习惯爱好也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对其产生依赖,该人群在电视节目中有时充当的不仅是观众的角色,还可以是听众甚至参与者,因而电视节目的制作要更多的去考虑受众的新特征。市场研究机构IPSOS在2010年5月所进行的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平时均是用电脑观看视频,而只有近两成的人主要是看电视。而且一个十分明显的状况是观众的分层现象越来越严重:电视观众的主要构成者是一些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或者已经退休的老年人,而文化水平相对高一些的学生、知识分子等大批年轻人是新兴信息媒介的主体受众,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使这两个群体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这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编制又提出了较难的挑战。因而这个问题理应引起电视人的重视,尽管众口难调,可受众的需求依然具有相似相通的地方,要认真缜密地对观众的需求进行细节分析从而有效地进行创新。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异常火爆便是在这一问题上做了很周密的处理与思考,将人对食物的感觉与文化背景相联系,营造家的温暖氛围,刺激观众的情感细胞,将饮食文化以一种极其温暖的新颖方式进行传播与发扬。这也能充分证明观众的直观感觉十分重要,应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创新工作。

2.3 注重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电视节目的本土化就是在节目的整个表现过程中要注重和本土社会文化的有机结合,以有感染力的效果来满足本土观众的心理需求。例如近来比较火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仔细分析其成功秘诀,首先通过歌唱形式来寻找真正的好声音的这种设计理念能够引起较多观众的认可和共鸣,其次,盲选的形式以及比赛模式在增加比赛结果悬念的同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我国的电视节目面对的是中国本土的观众,因而一个符合中国文化的体系的建立要放在较为优先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节目制作流程的规范性以及节目题材形式的戏剧效果性。真正的文化改编不是全盘转换,而更强调在保留整体类型以及结构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原节目的大体框架以及现实意义,以此来把先前模式固定并将其应用到原产地外的电视事业中。

主持人、评论员等一般是电视节目中的控制者,而选手和现场观众往往作为参与者出现于其中,但无论是综艺、游戏还是其他类型的节目,整体朝着平民化的趋势在发展,这其实可以从更深的层面来引发我们对于这样一种走向的思索。平民化的节目形式纵然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平民亲身参与到各种电视节目中去,然而他们所代表的身份阶层同时显示着不同的本土文化背景,这种场面在西方国家展现的是种族或宗教的差异,在中国展现的却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最真实的生活工作现状,西方社会对于文化的包容性或许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借鉴与启迪,取之于民的题材更能呈现民众的命运与生活,因而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一定要时刻考虑到本土化的问题。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
周一广播电视报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