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境下的新闻方法论

2015-02-26 11:46王奋飞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0期

王奋飞

(1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2泉州广播电视台,福建 泉州 362000)

网络语境下的新闻方法论

王奋飞1,2

(1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2泉州广播电视台,福建 泉州 362000)

“互联网+”为共名的商业乃至社会生态已经将网络化、数码化生活变成我们身临其中的文化语境。这意味着新闻生产的方法论进行迭代升级,开放、互动、聚合就是新方法论的关键词。

网络语境;方法论;开放;互动;聚合

今年九月,美国社交软件Facebook发布了一款名为“Mentions”的工具软件,记者将可以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面向Facebook全球的十多亿用户,提供第一时间的新闻直播,记者也可以通过这它来公开内幕调查等。有人惊呼,脸谱开始来跟电视台抢记者了!

技术的进展不断将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一个自拍杆就能让CNN记者单兵作战采访天津大爆炸,帮助凤凰卫视女记者拿着手机就能完成全部前期采访。一句话,过去因为技术而形成的壁垒,如今也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被不断地拆除。时至今日,以“互联网+”为共名的商业乃至社会生态已经将网络化、数码化生活变成我们身在其中的文化语境。互联网作为了一个前置条件,渗透、改写甚至颠覆了从政治到经济,从地理到人文的人类生活;而人本身因为机器的植入,而使自身被重新定义。因此,新闻生产的方法论亟须进行迭代升级。

一、被打开的思维——开放

(1)开放作为社会条件。工具的开放:如今手机、行车记录仪、监控、执法记录仪等,“镜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航拍无人机、运动摄像机的价格也已经很便宜,使得各种拍摄、记录工具、手段成为人人可得。主体的开放:生活本身可能就是创作本身,往往是那些不经意记录下来的过程最能打动人心,参与式媒介文化意识人人都是“记者”。渠道的开放:带宽的加大、资费的下调,使影像的传输越来越方便低廉,使各种资源的共享大规模展开,分享越多得到越多。

(2)开放作为一种理念。信息传递从信源到接收者之间是否还需要一个中介?在开放理念加持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样,正面临一个新的诘问:中介或者说信息的二传手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最典型的是中纪委,它在发布消息时,已经挣脱了传统套路——新闻发布会,无须假手于记者,而是直接在自己的网站和APP上发布;而且由于其权威性和发布信息的爆炸性,即使是在周末或者深夜等不同时点,它能成为舆论议程的有效设置者和引导者。这意味着,有了互联网,专业化的传播媒介功能在弱化。

(3)开放作为行动方法。互联网以技术的力量将无数个体聚合在一起,而群体合作模式的兴起,正在改写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例如,CNN网站有一个iReport栏目,目前每月收到1万份材料,来自全球各地的用户通过图片和视频方式投送,一些CNN网络上最尖锐的和首发的报道都诞生于此。而泉州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广角”栏目从2008年就推出“拍客”和“新闻说客”版块,所有这些,正像是CNN.com负责用户合作的高级制片人莉拉·金说:“我不认为传统媒体或者平民媒体会迅速的走向消亡,原因就是现在的工作成果都是由双方结合产生的”。

二、互动全时化

新闻业从满足“人”的知情权,到构建公民诉求平台以推动文明社会的形塑,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说,是从最底层到最高层的进化,这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这其中,公共性一直是新闻理想的核心价值。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在交织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当下中国,新的文化变化力量和关系网络中,新闻如何面对多元和差异,如何协调在场的“自我”与缺席的“他者”而成为建构新的公共性的有机力量亟须新的方法论介入。

(1)“兴趣”和“话题”作为触媒。网络这个变量的注入,已经、正在、并将持续深刻地改写新闻业的格局;它以及它所衍生的现象和服务,作为工具,更作为维度,裂解新闻创作的传统流程与模式,同时也启示了新旧思维再熔接的可能。例如,能不能将各行各业的行业精英跨界引入,成为节目的智囊?能不能基于社交媒体的“兴趣”群落有针对性地推出电视内容?能不能把“话题”热度作为内容生产的航标?在笔者的新闻实践中,过去几年,用户生成、提交的不仅仅是素材,更是大量的意见、多维的视角和丰沛的智慧。“新闻说客”、“广角众议院”等尝试展现了节目团队的开放性心态。鼓励记者编辑在采编过程中,更多地使用数据、调查,并让多元观点在节目大幅度地呈现,渐成风气。

(2)从观众到粉丝。受众不再是标靶,而是一个个会发声、能思考、善反驳的人格体。近年来,“罗辑思维”、“晓说”、“鸿观”等以“社群”为卖点的视听产品纷纷出炉并颇受追捧。新闻固然需要坚守客观、中立的基本立场,但在零度叙述几乎是一种传说的客观现实面前,不仅仅是产品的人格化,其基本的预设也从观众切换到粉丝。为此,在新闻节目的运营中,亦有必要利用技术手段,与原来的观众建立联系,并把他们组织起来,由原来被动的观众变成主动的“粉丝团”。更多地利用微博、微信、app等社交平台,扩散节目信息、与观众进行对话和交流。其实用什么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给予观众的尊重和参与感。同时,将优质内容发布由单一的广电网络渠道转向全渠道分发,包括三大移动网络和流媒体平台,如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搭入“盒子”——阿里盒子、乐视盒子、华为盒子等;进入公交、楼宇、大屏。一句话,活用“长尾”理论,不轻视任何一个传播渠道,实现影响力的全方位立体辐射。

(3)从新媒体到融媒体。把触角伸向尽可能多的社交平台,微博、微信、易信、论坛、贴吧、客户端……从新媒体到融媒体,让新闻中心的传播平台从电视向线上线下齐重、多维并进。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大数据收集,如微博上的“微调查”、“微投票”功能,就能使观众选择与编辑标准并行,使得节目呈现更加开放姿态,也拥有了更多的隐形“记者”、“编辑”和“评论员”。社交时代,口碑很重要。《新闻广角》之所以赢得博友的口碑,在于我们在运营官微的过程中,总是说人话、做实事、交朋友!因此,对新闻中心所有团队成员来说,必须转换心态,真正关注我们的用户在想什么、用心倾听、认真对待用户的每一个反馈,将以电视为中心、融媒体特质的新闻节目进一步打造成平台级的融媒体品牌。

三、创新去中心化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法国学者德里达在解构文学的定义时,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文学应当潜在地是更多的潜在”,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对此的理解是:他给我们留下两个重要的策略:第一,在解构中坚持文本的开放性;第二,在开放的文本中追求表达的无限性。就此而言,文学不是一个作为自在之物的文本,而是一个围绕着文本展开的文学的审美行动。这是德里达留给我们的关于文学的最重要的美学遗产。德里达用毕生的行动证明,文学是永远不会终结的,因为它“潜在地是更多的潜在”。

这样的判断同样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生态。习总书记吃了几个包子,网友的解读角度之多元、表达样态之鲜活令人叹为观止,传统媒体大多只能随之起舞,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是网络的魅力——分享越多得到越多,而挑战权威的各种“破坏性创新”让我们见识了草根创作的魅力和年轻族群的活力。话语分权时代,人人都想要麦克风。我们所要做的是提供舞台,主动搜索与众包分发,创造激发小伙伴们表达渴望和沟通冲动的机制。

(1)发动草根行动。能不能针对行车记录仪大量普及和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的移动化生活现实,打造一档《在路上》的亲历者口述栏目?能不能以监控视频为内核,推出一档新锐脱口秀《我看见你了》?能不能把众包暗访各地非法按摩店的任务众包给网友,或者把关于各类民生内容的调查交由大爷大妈们去执行,搞出《众议院》《大妈说》之类的乱炖版块甚至栏目、媒体产品?记录生活的方式,从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而生活正在变成创作本身。手机、行车记录仪、监控、执法记录仪……“镜头”的无时无处不在和存储的零成本化,拓展社会透明度,也喻示着“新闻聚合”的新途径。

(2)共同创造。与此同时,网络的出现,数十亿台个人电脑与因特网互联,使得在市场和企业之外,共同创造成为可能。例如,软件、百科全书和大量公共领域的文献等领域,许多素不相识的志愿者正在协力合作,或原创,或衍生创新,随时随地添砖加瓦,共同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美国宇航局曾做过一次试验,为了绘一副火星地图,他们将这项工作划分成不同的板块,上传到网上,让所有感兴趣的人在同一简单的网络界面下工作,这些志愿者只需花五到十分钟时间用鼠标点几下即可。六个月后,有八万五千位志愿者参与了制图计划,他们工作得比卫星图片的返回速度还要快,用美国宇航局的话说,就是和受过专业训练的博士生制出来的地图之间难以辨别。这种共同创造发生催生着“字词超新星”,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同时也喻示着行动。新闻创作已然结束了记者个人单打独斗,必然汇入共同创造的大潮,结合历史和当下的经验,展开大胆的想象,开始行动,让衍生创新绽放出更娇艳的花朵。

总之,随着现实力量的不断渗透和更多技术工具的发明与被整合入数字网络,新闻之道锚定不移,但其“术”的刷新、升级必不可少。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唯有在行动中,新的理解才有可能在创造性转化中得到诠释和落实,唯此,“新闻不死”。

[1] 霍华德·莱茵戈德.文化人的文化:参与式教育法[DB/ OL] . http://blog.iiris.cn/post/832.html.

[2] 肖鹰.美学与文学理论——对当前几个流行命题的反思[J].文艺研究,2006(10).

G210

A

1674-8883(2015)20-0223-01

王奋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