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的后现代传媒环境道德重建

2015-02-26 11:46马变霞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思想道德

马变霞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基于新媒体的后现代传媒环境道德重建

马变霞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新媒体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不少问题。在后现代传媒环境中,人们的思想道德发生了改变,新闻素养变低,本文围绕基于新媒体的后现代传媒环境道德重建展开讨论,分析了在后现代传媒环境中,人们思想道德发生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对如何进行道德重建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新媒体;后现代传媒环境;思想道德建设

当前新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负面问题。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媒环境,同时也悄悄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在后现代传媒环境下,一些道德沦丧的人利用新媒体炒作自己。此外,一些无良记者也借机发布一些低俗的、没有真实性的新闻稿,以此提高点击率。而作为新媒体传播最重要的受众人群,其道德观念也被后现代传媒环境所影响,表现在网上对其他人进行大量语言侮辱、人身攻击。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而如何在后现代传媒环境下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后现代传媒环境下道德重建问题

(一)道德价值体系解构与建构的矛盾

在后现代传媒环境中,人们在道德价值体系解构与建构之间产生了不一样的观点。该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从现代传媒环境看,在面对道德重建的问题上,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分歧很大。后现代主义的人们认为,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引领传媒往后现代主义方向发展。但是,后现代主义只是在现代主义基础上的一次突破,中国社会并没有完全处在后现代社会阶段。因此,他们认为后现代主义多元化的道德价值体系与现代主义统一的道德价值体系可以共同发挥作用;而现代主义的人们的观点却与此相反,他们认为中国社会已经步入了后现代主义,所以要进行道德重建。

(二)道德选择标准:“义”与“利”的冲突

“义”与“利”的问题是人类伦理所面临的几大根本性问题之一。按照现代主义理念,人们普遍追求统一的道德准则,传媒伦理大体能依归“义”大于“利”的抉择。但是,随着传媒市场化的进一步拓展,国内外传媒环境竞争日益增强,传媒伦理准则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后现代性的价值多元化。后现代传媒在“义”与“利”的抉择中,更多地依据情感主义,对哲学理性进行压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对“利”的追求源于传媒的产业属性。因此,在决策中为了能更好地应对竞争,不得不弱化或放弃道德准则。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限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瓜分,为了在市场上立足,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趋利的产业属性都更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其次,何谓“义”,何谓“利”,以及它们的界限在后现代主义眼里已经模糊不清。换句话说,“义”与“利”的冲突在后现代语境中进一步扩大。网站本应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但为了获得注意力和点击率,赢得利益,有些门户网站上时不时会弹出裸露的色情广告,更严重的是一些以“兜售”色情内容为主的色情网站。除了门户网站传播色情信息,由于网络是双向传播的互动模式,网络受众作为新一代的传播者,其中不乏一些人缺乏道德素养、道德意识,不惜用裸露镜头炒作,并借助于网络广泛而高速的传播特性,使自己名声大噪。我们不难看出在后现代传媒环境中,一部分人的道德修养已经“沦陷”。

二、基于新媒体的后现代传媒环境道德重建措施

在道德重建措施方面,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重建:

首先,从受众方面来说。受众是媒介的主体,受众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了整个传媒的环境。因此,提高受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道德重建任务的重中之重。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道德素质良莠不济的情况已经发生,一些人已经被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无法辨别事实的真相,所以我们经常能看见在某个贴吧的评论区,某些人在对骂的情况。因此,受众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提高辨别事情是非真相的能力,做个理性的受众,从根本上重构后现代传媒环境道德。其次,国家要强化人们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建设具有积极他律性的伦理制度和制度伦理,努力培养出自个体的德行伦理。因此,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引导作用。但是,政策毕竟只是起到监督引导作用,要想真正提高后现代传媒环境道德素养,还是要靠个人自觉性。因此,伦理制度和制度伦理的建设,要基于个体的道德自觉性,确保制度的积极他律性。此外,针对个别人利用负面新闻炒作或是通过暴露身体部位来提升知名度的现象,国家应该及时予以阻止,必要时进行封杀,还大家一个真实的传媒环境。最后,媒介要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为受众“把关”。受众无论看哪种新闻,都要经过相应的媒介去了解、去获知最新消息,这时候媒介就要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为受众提供一个安全的、干净的传媒环境。在获知第一消息时,媒介要坚持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对那些虚假的、哗众取宠的假新闻,媒介要第一时间进行排除。而且,媒介自身也要提高道德素质,不能通过发布假新闻、通过暴露色情图片来赚取点击率,在“利、义”之间要选择“义”。这样,受众才会相信媒介,媒介也能正确的引导受众进行思想道德重建。

三、结束语

我们既然进入了新媒体时代,那就应当好好利用新媒体为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造福人类。现代传媒环境道德重建是一场持久战,过程一定会很艰苦。因此,国家就要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监督引导;媒介要发挥其自身作用为大家提供一个干净的传媒环境;受众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理性地看待各种道德问题。只有坚持这三种措施,新媒体的后现代传媒环境道德重建才能更好地完成。

[1] 蒋艳艳,蒋佶成.新媒体影响下后现代传媒环境的道德重建[J].当代传播,2013(02).

[2] 蒋艳艳,蒋佶成.新媒体影响下后现代传媒环境的道德重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2(06).

G206

A

1674-8883(2015)20-0224-01

马变霞(1992—),女,山西吕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播音主持。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思想道德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90后现代病症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试论后现代主义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