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对直肠癌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比较*

2015-02-26 05:37丁建龙刘晓晨豆发福段建峰
河北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肛肠肛管胃肠

丁建龙,刘晓晨,豆发福,段建峰

(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普外科,陕西 汉中 723000)

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式,临床中对于手术治疗本病的效果研究也较多,而众多研究中不乏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比较,但是各类手术方式的效果研究差异也较为突出,且细致全面的研究仍十分缺乏。另外,本类手术可对患者的消化道系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认为对此类患者进行围术期胃肠激素及肛肠动力学等消化道相关指标的研究极为必要[1,2]。本文中我们就不同术式对直肠癌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胃肠激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比较,为手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开腹手术组)30例和B组(腹腔镜手术组)30例。A组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 12例,年龄 39~74 岁,平均年龄(62.0±6.6)岁,病灶距肛缘 4.5~ 10.7cm,平均(7.5±1.2)cm,Dukes分期:A期6例,B期14例,C期10例。B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61.7±6.4)岁,病灶距肛缘 4.6~10.8cm,平均(7.6±1.1)cm,Dukes分期:A 期 6 例,B 期 14 例,C 期10例。A组与B组的男女比例、年龄、病灶距肛缘距离及Dukes分期构成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手术方法:A组患者以开腹手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麻醉,常规入腹后对癌灶进行常规探查及切除。B组则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后,建立气腹并将其压力维持在12~14mmHg之间,常规四孔法进行手术治疗,以电刀分离组织及止血,对血管进行夹闭及离断处理,在腹腔镜可视辅助下对病灶进行探查,并将病灶进行有效切除。然后将两组手术前后的肛肠动力学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指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1.2.2 检测指标与方法: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患者的肛肠动力学及血清胃肠激素进行检测及统计,其中肛肠动力学指标包括肛管高带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其均采用肛肠测压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血清胃肠激素指标的检测则为首先取患者上述时间点的肘静脉血进行离心,然后进行上清液的采集,进行血清 MTL、GAS及NPY,其分别以每项血液指标对应的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年龄、病灶距肛缘距离、肛肠动力学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和计数资料(男女比例及Dukes分期构成)分别采用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t检验与卡方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肛管高带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P均>0.05,而手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B组的检测水平均高于A组,P均<0.05,A组和B组两组的详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MTL、GAS及NPY水平比较,P均>0.05,而手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B组的检测水平均高于A组,P均<0.05,A组和B组两组的详细比较见表2。

3 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极为常见的一类,对于本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关于手术方式的研究极为多见,且其中关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的比较性研究并不少见,但研究主要倾向于手术导致的出血、排气及其他相关手术直观性指标的比较,对于手术造成的其他方面的影响则相对少见。而直肠作为消化系统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其进行手术而导致的胃肠激素等方面的影响却极为少见,因此对此方面进行探讨的价值较高,同时也是评估手术方式可取性的有效指标。再者,手术对于患者的肛肠动力学可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而较多研究显示[3,4],肛肠受创后患者的肛管高带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等动力学指标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而且其波动幅度很大程度上受受创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手术方式进行此方面评估水平的检测也有助于评估其可取程度。

本文中我们就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的肛肠动力学及胃肠激素的影响程度进行统计及比较,比较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在此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患者的肛肠动力学指标及血清MTL、GAS及NPY等胃肠激素的水平波动明显更小,并且其术后恢复相对更快,至术后6个月与手术前的差异已不明显,而开腹手术的这种差异在术后较长时间内仍表现极为突出,故肯定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创伤更小,且对消化系统不良影响更小等优势。分析原因,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在保证病灶有效切除的基础上,在腹腔镜可视条件的引导下进行手术,对于病灶周围的不良影响更小,手术更为细致有关[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肛肠动力学及胃肠激素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术,更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1] 徐艳松,吴卫,高枫,等.腹腔镜和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2,29(3):534.

[2] 张云贵.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胃肠动力与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52~1653.

[3] 张剑锋,魏东,赵艇,等.低位直肠癌经肛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肠动力学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2,29(8):1609~1612.

[4] Akiyoshi T,Ueno M,Fukunaga Y,et al.Laparoscopic local excision and rectoanal anastomosis for recta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modified laparoscopic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technique[J].Dis Colon Rectum,2014 ,57(7):900 ~904.

[5] 尹作文,喻军,宋怡才.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7):846~849.

猜你喜欢
肛肠肛管胃肠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患者排便50例
针刺联合坐浴治疗老年肛肠术后疼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