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管石复位疗效的影响*

2015-02-26 05:37王东升高洪波
河北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耳石规管阵发性

常 莹,王东升,靳 丽,葛 平,高洪波

(中国核工业北京四0一医院,北京 房山 10241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指与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持续短于1min的剧烈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1],约占所有眩晕病人的20%。管石复位(CRP)是目前治疗 BPPV的首选方法[2]。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充分的心理干预能够提高BPPV的CRP成功率,现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神经专科及常规体格检查后,参照2006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方案》和2010年《眩晕诊疗专家共识》[3],根据患者特征性眩晕的病史及Dix-Hallpike或Roll-test等检查确诊为BPPV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有如头外伤、迷路炎、突发性耳聋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BPPV;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颈椎病及颈动脉狭窄者。

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中国核工业北京四0一医院神经内科符合入组标准的BPPV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6~72岁,平均(45.75±12.36)岁,后半规管 BPPV 者 26 例,水平半规管BPPV者4例,首次患病者23例,病程超过一周者18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32~75岁,平均(42.64±14.27)岁,后半规管 BPPV 者 24 例,水平半规管BPPV者6例,首次患病者25例,病程超过一周者1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BPPV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仅予CRP治疗。后半规管BPPV者,采取Epley手法复位:①患者坐位,头向患侧转45度,治疗者帮助患者迅速转至仰卧,头悬空,超出床沿并下垂30度;②使患者头逐渐转正,然后向健侧继续偏45度;③将患者头部及身体同时继续向健侧翻转,使患者侧卧,并使头部偏离仰卧位135度;④使患者坐起,并保持患者头前倾20度。水平半规管BPPV者,采用Barbecue手法复位:①患者取坐位,在治疗者帮助下转至平卧位,头同时向健侧旋转90度;②使患者身体向健侧方向翻转180度,同时头旋转90度,使鼻尖朝下;③患者继续翻身,直至翻转到起始卧位;④坐起。无论何种复位方法,完成四个步骤均为一个治疗循环,每一个体位待眼震消失再保持1min。每次治疗最多进行3个循环,首次治疗无效,隔日进行第二次治疗,仍无效者,再隔日行第三次复位治疗,三次治疗为一疗程。

1.2.2 治疗组:本组给予上述管石复位治疗外联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治疗包括:①复位治疗前,积极与患者沟通,耐心听其诉说病症后,向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解释本病的发病机制,明确告知患者本病具有自愈率高,且无严重不良后果的特点,取得其信任及配合,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治愈信心;其中负性情绪突出者6例,予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评定,符合焦虑抑郁诊断,行心理疏导及药物治疗(4例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日;2例予帕罗西汀20mg/d);有睡眠障碍者8例,给予镇静药物(佐匹克隆,睡前7.5mg/d)改善睡眠;②复位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感受及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安慰和疏导,使患者松弛身体和情绪以充分配合操作医生的手法,确保复位中要求的每个体位和头位能够准确到位;③复位治疗后嘱患者健侧卧位,不宜因急于验证疗效而反复尝试诱发性头位,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熬夜或受凉,并保持心态平和。

1.3 疗效判定:①痊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②好转:眩晕及位置性眼震减轻,但并未消失;③无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BPPV。痊愈及好转均判定为有效,治疗1周后评价比较两组疗效,随访3月治疗有效患者,比较两组复发率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痊愈情况的比较:首次复位即痊愈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6例和9例,第二次复位痊愈分别为6例和4例,第三次分别为2例3例。一个疗程结束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0%(24/30)和53.33%(16/30)。

2.2 两组短期疗效及随访复发情况的比较:治疗组短期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22/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7.14%(2/28)和13.64%(3/2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管石复位联合心理干预与单独管石复位治疗BPPV的疗效比较

3 讨论

BPPV作为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虽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自愈时间常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严重时会扰乱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所以应尽快诊疗。CRP是当前治疗BPPV的最有效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判断受累半规管、正确熟练的复位手法是影响复位成功率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对BPPV病理生理的认识,嵴顶耳石症和管石症理论得到公认,外伤、炎症、内耳缺血、耳石膜蜕变、代谢紊乱以及内淋巴液钙浓度异常等是导致耳石脱落的原因。有分析性研究[4]显示高龄以及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及偏头痛是特发性BPPV发病的影响因素,也有多项回归性分析研究[5]表明心理压力及精神刺激因素是特发性BPPV发病的影响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心理因素对上述全身性疾病的影响有关。此外,BPPV患者反复发作突如其来的眩晕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如恐慌、疑虑、紧张及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形成,尤其对于迁延不愈者。并且CRP属于一种物理治疗措施,治疗师需要取得患者充分的信任和配合,心理治疗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和主动性,克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有益于顺利且高质量的完成CRP,而熟练流畅、精确到位的复位过程显然是提高复位成功率的保障。所以,理论上积极的心理干预既可能防止或减少特发性BPPV的发病,同时也是提高CRP成功率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均有CRP联合心理干预治疗BPPV良好疗效的相关报道[6],但少有前瞻性对照研究以明确其应用价值。本研究对照比较了单纯CRP与CRP联合心理干预治疗BPPV的短期疗效及预后复发清况,结果显示联合治疗较单纯CRP的短期疗效更佳,但在防止BPPV复发可能无益。由于本组病例数较少,今后需要纳入更多的病例进一步深入研究。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164.

[2] Fife T D,Iverson D J,Lempert T,et al.Practice parameter:therapies for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n evidence-based review):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J].Neurology,2008,70(22):2067~2074.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3.

[4] 张娜,陈太生,董红,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因学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7):307~311.

[5] 吴卓华,林杰,刘磊,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99~102.

[6] 籍玉红.Epley耳石复位法结合心理干预对后半规管BPPV的疗效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6):554~555.

猜你喜欢
耳石规管阵发性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