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

2015-02-26 12:55东亚内陆早期人类的迁徙路线
生物进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内陆人脑现代人

东亚内陆早期人类的迁徙路线

人类

东亚内陆早期人类的迁徙路线

人类在6万年前到达东南亚后,主要沿海岸线迁徙到达东亚。然而根据考古学和遗传学研究,包括中国西南在内的东南亚北部地区存在着古老的早期人类印迹。这些现代人是如何进入如此难以接近的内陆地区的仍不明确。由于东南亚和东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河谷,可以为早期人类迁徙提供丰富的食物和便于迁徙的路径,但一直缺乏遗传学证据的支持。近期,为了寻找这种内陆迁徙路线的遗传印迹,研究者搜集了来自缅甸的14个群体的845份样品,及已报道的缅甸及其周边115个群体的590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数据。通过分析发现,缅甸人群中富集着大量的线粒体DNA基部世系,年龄在距今5万到2万年前,提示该地区很可能是早期人类到达东南亚后的一个重要的分化中心。有趣的是,缅甸人群和中国西南地区的人群共享了一些单倍型类群。并且通过搜索后,发现这些单倍型类群仅存在于缅甸和中国西南,表明这两个地区确实存在直接的遗传联系。基于线粒体DNA全序列的系统地理分析表明,这些遗传联系一部分是近期基因交流的结果,而另一部分则很可能是缘于从缅甸到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迁徙事件,时间可以追溯到2.5万到1万年前。该研究从遗传学的角度证实了早期人类在到达东南亚后,除了海岸线迁徙以外,还经内陆迁徙路线从东南亚直接进入东亚内陆。(Scientific Reports 5:9473,DOI:10. 1038/srep09473)

现代欧洲人的来源

大约在4万到6万年前,现代人从非洲向欧亚大陆扩张,取代了当地其他所有的古人类,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关键事件。然而,由于缺乏这一时间段的人类化石,以至于目前所有非洲以外的现代人的共同祖先仍旧是一个很大的谜团。近期,研究者描述了在以色列西加利利的芒奥(Manot)洞穴中发现的头骨碎片。这一距今大约5.5万年的头骨有独特的"小面包形"枕区,酷似现代非洲人和欧洲人的头骨形状,但和东地中海区的其他晚期智人都不同。这表明芒奥人可能和后来第一批占据欧洲的现代人密切相关。这块化石上的证据也显示,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在更新世晚期都生活在东地中海南部。这一发现为晚期智人(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走出非洲的路线提供了新的视角。(Nature(2015)doi:10.1038/nature14134)

人脑容量大的原因

从基因的层面上看,人类与黑猩猩的相似度为大约99%,但时至今日人与黑猩猩在形貌和生存能力上却相距甚远,此外人的脑容量是黑猩猩的3倍。科学家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先祖一定发生了基因组变异,刺激了脑量的巨大增长。近期,研究者识别出一种只有人类与已灭绝的人类近亲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才有的基因。这种名为"ARHGAP11B"的基因有助于基底脑干细胞繁殖,从而导致人脑发育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神经元,使负责说话和思维等高级认知能力的大脑体积增加。为验证这种人类特有基因对大脑发育的作用,研究者将这种基因植入鼠胚胎中,结果发现在该基因影响下,鼠脑干细胞明显增多,有约一半实验鼠甚至出现了人脑发育时才有的新皮层折叠。因此,研究者认为该基因在人脑进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Science DOI:10.1126/science.aaa1975)

猜你喜欢
内陆人脑现代人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智珠
内陆移民(外二首)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内陆国家级新区发展政策建议——基于内陆与沿海新区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