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坚守 培育 传播——对深入塑造“多彩贵州”形象品牌的再思考

2015-02-27 06:38文丨哈思挺
当代贵州 2015年15期
关键词:贵州文化

文丨哈思挺

立于新常态下的“多彩贵州”,如何深入唱响热爱贵州、建设贵州、发展贵州的主旋律?(本刊记者 胡 瑶/摄)

与过去不同,现在谈到贵州,大家的认识和感知已经大不一样。贵州速度、贵州路子、贵州地位、贵州干部……这样一些带着贵州名字和温度的字眼时常出现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上。

十年磨一剑。截至2015年,肇始于2005年的“多彩贵州”形象塑造已跨越十年历程,触及各大领域,“独醉”大地神州,形成了耳熟能详的文化品牌。

下一个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立于新常态下的“多彩贵州”,如何深入唱响热爱贵州、建设贵州、发展贵州的主旋律?站在历史的时间点上,不由得引发我们思考。

坚守铸就品牌

贵州作为典型的内陆山区省份,开放带来的活力在某种意义上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多彩贵州”,让人流、信息流、资源流源源不断地流向了这片开放的“经济洼地”。

从歌唱大赛到舞蹈大赛,从小品大赛到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多彩贵州”不断地变幻着自己的色彩、创新着内容与主题,阎肃、金铁霖、李谷一、徐沛东等著名音乐家纷纷点赞;民族舞台史诗“多彩贵州风”,成就了一台探秘中国民族文化的视觉盛宴,被外国政要誉为“全球最生态的歌舞演出之一”。

正是“多彩贵州”系列活动终成“黄钟大吕”,让人们清楚地听到了贵州文化的“声音”。也正是在这声音中,贵州人开始摆脱“文化错觉”的桎梏,文化自觉意识开始觉醒。

从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港澳台等省市(地区),到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印度、韩国、西班牙等国家,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卓有成效地宣传了多彩贵州,也使“多彩贵州”品牌得到了强化和延伸。

旅游推介的脚步越来越密集,直接带来近年旅游爆棚。仅今年清明小长假,贵州全省即接待游客732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77亿元,预计到2015年末贵州的接待旅游总人数将达到2.2亿人次。

招商推介划出一道道漂亮的行程弧线,成效显著。2014年,全省新增省外到位资金6271亿元,项目对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度达60%以上,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新引进了微软、西门子、修正等2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阿里巴巴等优强企业;随着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等一大批示范性项目落户,贵州的产业升级更添动力。

十年如一的坚守,贵州尝到了品牌塑造的甜头。曾经贴着落后标签的“夜郎”,勇敢地喊出了“我们不想总是垫底,我们也要奋力爬高”的豪言壮语,每个人的激情与自信被“点燃”。

固守文化家园

没有对文化的清醒意识,文化将无所适从;没有对文化的据守,文化将随波逐流。贵州的文化家园,其根在原生态文化,其竞争优势也在原生态文化。

在深入塑造“多彩贵州”形象的道路上,贵州应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为原生态文化的中心。我们要扛着“锄头”(文化的锄头)、铆着劲头深挖和固守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这座“富矿”。

贵州现有苗族、布依族、瑶族、土家族、壮族、满族等53个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超过1300万,约占全省总和的37%。贵州的建筑风格、舞蹈元素、服饰特点、美食文化无不彰显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少数民族文化对贵州来说意义重大。

侗族大歌讲究集体协作,充分体现侗族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款约文化”,体现一种集体意识下的行为规范;嘎想(伦理大歌),则通过歌唱形式来传颂人文伦理;风雨桥下的“美人靠”、小方桌、茶水缸,让疲惫的行人在此歇脚,悠闲地抽上一竿自制烟、喝上一碗大碗茶后,继续赶路;岜沙苗寨“人即是树、树即是人”的敬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观照。

贵州是非遗大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和省级名录分别为74项(125处)、440项(568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分别达到了57名、301名。

固守原生态文化,更要生产性保护,即要将保护与开发并举、把文化转化成产品。前几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民族文化书籍,里面夹着一片马尾绣。这就是文化转化成产品的例子。最近由省委外宣办与五洲传播中心联合拍摄的纪录片《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苗年”,也是如此。贵州的苗年,实质就是祭祖,杀鸡、杀鸭、买肉、酿酒、做糯米糍粑,斗牛、斗马、斗鸡、斗鸟、射击、爬竿等活动,都是苗族人民与祖先对话的若干种形式。

孔学堂建成以后,贵州文化又增添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容。4月初,8位国学名家在这里畅谈“三严三实”与传统文化,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地点,都为“多彩贵州”形象添光加彩。

培育再造话题

贵州的开发,经济是一端,文化是另一端,经济和文化从来都分不开;顾此失彼,就只能跛足前行。贵州的经济和文化开始“共舞”,这才是新常态下多彩贵州的形象。

文化与经济“共舞”,就是要在文化之外,寻找经济典型,就要培育贵州品牌、总结贵州模式、推广贵州经验,向外传播贵州奋力争先、不甘人后的新形象。

比如交通建设就是贵州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截至2014年底,贵州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突破1400万人次,增速全国第1位。未来三年,贵州将编织更加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比如精准扶贫。面对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现状,贵州5万多名干部进驻到1万多个贫困乡村,“六个到村到户”,走出了一条可持续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精准扶贫,“扶”出了创新的“贵州模式”。《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纷纷加以关注和报道。

再如大健康医药产业。它是继大数据产业之后,省委、省政府重点发展的第二大新兴产业。这一产业有着深厚的健康文化根基。贵州是养生的一方净土,拥有两个“中国长寿之乡”,9个“贵州长寿之乡”,预计到2015年底,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超过80万。苗族“药王节”、布依族“六月六”、水族“端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包含着各类健康元素;各民族的自然信仰、饮食习惯无不渗透着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养生养心健康理念。

小荷才露尖尖角。多彩的贵州,还有“美丽乡村·四在农家”、“两高”经济带建设、山地高效立体农业工程等诸多话题。而更重要的,莫过于对品牌和话题的再培育。

传播讲好故事

贵州形象的形成既有历时沉淀和即时反映的一面,又有主动选择、设计、建构和塑造的一面。如何让世界看见多彩的贵州呢?需要思考的主要是两个问题:“贵州故事”的叙事力,贵州品牌的传播力。

很多人不喜欢看中国动画片,而更喜欢日本动画片,原因大致是,前者好与坏一看就穿、结局一测就准,后者则几百集下来还难辨好坏与结局。这从侧面说明,受众青睐的作品,一个重要的标尺就是故事性更强的叙述和传播。

贵州从来就不缺故事的“原材料”。长篇史诗《亚鲁王》深藏麻山地区,传唱千年;很多教师扎根边远地区,艰难困苦,传播文化火种;换花草隐藏“一男一女”的生育传说,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播贵州,不应拘泥于单个作品中的“多彩贵州”四个字,只要植入典型元素的产品多了,多彩贵州的形象自然就跃动而出。

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的新传播时代,对于传播力建设的探讨,似乎又回到一个老话题: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当代学者喻国明认为,“技术的进步产生两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力量作用在渠道上,另一股力量作用在内容生产手段上。内容和渠道的原有价值双向消解、走向融合的时代正在来临”,渠道即内容。内容的价值总是针对特定的人群需要而言的,在某些人眼里它是金子,在某些人眼里就是垃圾。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容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内容的控制和引导。

“多彩贵州”品牌形象,亦在于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内容,把握好“时、度、效”。这既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交流活动等传统媒体和手段,创新发挥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优势,又要树立问题意识、辩证思维,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结合好大局和民生、兴奋点和关注点,讲好贵州故事、唱响贵州声音,让受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内容引导优化了,传播体系融通了,贵州故事“共鸣”了,“多彩贵州”的温度也就升高了。

多彩贵州,风行天下。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省委外宣办专职副主任 责任编辑/彭奇伟)

猜你喜欢
贵州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谁远谁近?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