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和防治情况调查

2015-02-27 05:39薛应钰靳小刚李海军张树武徐秉良范万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防治方法调查

薛应钰,靳小刚,李海军,张树武,徐秉良,范万泽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甘肃 静宁 743400;

3.甘肃省庆城县农技中心,甘肃 庆城 745100)



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和防治情况调查

薛应钰1,靳小刚2,李海军3,张树武1,徐秉良1,范万泽1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730070;2.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甘肃 静宁743400;

3.甘肃省庆城县农技中心,甘肃 庆城745100)

摘要:试验于2014年对甘肃省宁县、西峰区、庆城、镇原、泾川、崆峒区、静宁、庄浪、礼县、麦积区、秦安和甘谷12个县区23个乡镇的74个苹果园进行了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和防治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4 011株苹果树中,总体发病率达41.09%.庆城、镇原和庄浪果园的果树发病率较高,西峰区果树发病最轻;随着树龄的增大,腐烂病发病株率提高,3~10年生果树株发病率为5.28%,11~17年树龄的果树株发病率为28.23%,18~25年树龄的树株发病率为33.65%.‘秦冠’品种抗性最差,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53.75%和31.28,其次为‘富士系’‘元帅系’和‘澳洲青苹’品种;不同立地条件下腐烂病发生差异不明显.针对腐烂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是防治腐烂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苹果树腐烂病;病害发生;防治方法;调查

第一作者:薛应钰(197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免疫学和植物病害综合治理.E-mail:xueyy@gsau.edu.cn

苹果是世界四大水果(葡萄、香蕉、柑橘、苹果)之一,在水果生产中占有很大比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现已形成了西北黄土高原和环渤海湾两个苹果优势产业带,是世界优质苹果生产的最大产区[1-2].2012年苹果栽培面积已达到2.22×106hm2,年产量达3.37×107t[3],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单位面积产量不到美国平均单产的1/2,不到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的1/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其中,苹果树腐烂病(Valsaceratosperma)是造成我国苹果单产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苹果树腐烂病(V.ceratosperma)是苹果树一种非常重要的毁灭性病害,被称为“果树癌症”[5],中国于1916年在辽宁省南部地区发现该病,到20世纪80年代共有4次大流行[6-7].目前,正处在第5次发病高峰期[8-9],该病菌可以侵染苹果树的主枝、主干和果实等多个部位,造成苹果树主枝、主干枯死,树势衰弱,带来了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10-11].甘肃省作为我国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的重点省份之一,具有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海拔高(1 200~1 500 m),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蓄水能力强,降雨量适中(450~600 mm),空气湿度小(30%~40%)等特点,有利于有机苹果生产.2011年底,全省苹果挂果面积3.07 ×105hm2,产量2.2×106t[12].尤其是甘肃省东部的庆阳市、平凉市、天水市和礼县(称三市一县)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苹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93.5%和90.42%.但是,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种植面积的扩大,苹果树腐烂病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威胁甘肃省苹果安全生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性因素.

目前,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方面,对于其在甘肃省的发生情况调查只有零星的报道,而且不够全面系统[13].鉴于此,本研究拟对目前甘肃省苹果主产区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广泛系统的调查,明确病害发生面积、严重程度、品种与树龄和发病的关系等,为当地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措施和策略的制定及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时间与地点

2014年4月~5月对宁县、西峰区、庆城、镇原、泾川、崆峒区、静宁、庄浪、礼县、麦积区、秦安和甘谷12个县区23个乡镇的74个苹果园进行调查,共调查苹果树4 011株.

1.2调查对象

调查果园均为甘肃苹果主产区4~25年生的苹果树,品种包括‘富士系’‘元帅系’‘秦冠’和‘澳洲青苹’等.

1.3调查方法

采用咨询和目测的方法,调查品种、树龄和管理措施等;采用逐株调查法对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病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等进行测量和记录[14].苹果树腐烂病的分级标准[15]:0级,枝干无病;1级,树体有几个小病斑或1~2较大病斑(15 cm左右)枝干齐全,对树势无明显影响;2级,树体有多块病疤,或在粗大枝干部位有3~4个较大病斑,枝干基本齐全,对树势有些影响;3级,树体病疤较多,或粗大枝干部位有几个大病疤(20 cm以上),已锯除1~2个主体或中心干,树势和产量已受到明显影响;4级,树体遍布病疤或粗大枝干病疤很大或很多,枝干残缺不全,树势极度衰弱,甚至枯死.

1.4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整体发生情况

对甘肃省12个县区74个不同树龄的苹果园调查显示,调查的4 011株苹果树中,腐烂病株为1 648株,发病率为41.09%.其中发病率在80%以上的果园有4个,分别是镇原县上肖乡杨城村、庄浪县万家镇高川村、庄浪县朱店镇董湾村和庆城县赤城乡新庄村的果园,其发病率分别为95.08%、94.23%、91.49%和89.80%,这4个果园基本属于管理特别粗放甚至无人管理的果园;其余70个果园中,发病率在70%~80%的有4个,即庆城县赤城乡新庄村、镇原县上肖乡杨城村、西峰区温泉乡刘家店村1和西峰区温泉乡刘家店村2,其发病率分别为75.56%、74.14%、73.17%和71.11%;发病率在60%~70%的果园共有5个;发病率为50%~60%的果园共有16个;发病率在40%~50%的果园共有14个;发病率为30%~40%的果园共有13个;发病率在20%~30%的果园共有6个;发病率为10%~20%的果园共有5个;发病率在10%以下的果园有7个,以西峰区什社乡三姓村的果园发病最轻,发病率仅为3.70%(表1).由此说明,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十分普遍,而且一些苹果园发生特别严重.

由表1可以看出,在同一地区内,苹果树腐烂病的病情指数、平均病疤数和平均病疤大小基本符合随树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如静宁县6 a树龄的两个果园,病情指数分别为1.22和3.01,平均病疤数分别为6个和5个,平均病疤大小分别为3.16、2.05 cm;13~18 a树龄的3个果园,病情指数为15.89~22.18,平均病疤数为19~29个,平均病疤大小为4.12~5.11 cm;20 a树龄的5个果园,病情指数为23.29~30.32,平均病疤数31~47个,平均病疤大小为8.02~10.46 cm;22 a和23 a树龄果园各1个病情指数分别为34.76和38.25,平均病疤数分别为49个和51个,平均病疤大小分别为14.14 cm和16.55 cm.

表1 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发生情况调查表

2.2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与树龄的关系

根据曹克强等[8]的方法,将调查的74个果园分为3组,即幼龄期果园、壮年期果园和老年期果园.由表2可以看出,树龄3~10 a的幼龄果园共13个,875株中,病株110株,发病率为12.75%,病情指数为5.28;树龄11~17 a的壮龄果园共34个,1 897株中,病株849株,发病率为44.75%,病情指数为28.23;树龄18~25 a的老龄果园27个,1 239株果树中,发病689株,发病率为55.61%,病情指数为33.65.由此可见,树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病情越严重.

表2 不同树龄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

2.3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与品种的关系

由表2可以看出,甘肃省的苹果品种主要以‘富士系’为主,在调查的4 011株苹果树中,‘富士系’有2 637株,占调查总数的 65.75%;其次为‘元帅系’,有932株,占调查总数的23.24%;‘秦冠’‘澳洲青苹’等品种共占调查总数的 10%左右.不同品种苹果树的腐烂病发生情况有差别,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来看,‘秦冠’品种最高,分别为53.75%和31.28,其次为‘富士系’‘元帅系’和‘澳洲青苹’品种,其发病率在40%左右,病情指数在20左右,其他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3.33%和22.32.说明不同品种之间的抗性虽有一定差异,但是并不很明显.

表3 不同品种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

2.4甘肃省不同地区间苹果树腐烂病危害程度的差异

调查的74个果园分布在宁县、西峰区、庆城、镇原、泾川、崆峒区、静宁、庄浪、礼县、麦积区、秦安和甘谷12个县区.由表4可以看出,苹果腐烂病的发生情况在不同县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以庆城县果园果树的发病率最高,为56.33%,西峰区果园果树最低,为30.20%.12个县区中,庆城、镇原和庄浪3个县果园果树的发病率在50%~60%,崆峒区、麦积区和甘谷3个县区的发病率在40%~50%,其余6个县区的发病率在30%~40%.从病情指数来看,与发病率的调查结果差异不大,镇原和庆城果园的果树发病最严重,病情指数分别为42.18和40.54,西峰区果园果树发病最轻,病情指数为10.38;各个地区的病情指数排列顺序为镇原>庆城>庄浪>麦积>崆峒>甘谷>静宁>泾川>秦安>礼县>宁县>西峰.

表4 不同地区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

2.5不同立地条件下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

74个果园根据立地条件划分为塬地果园、川地果园、山地果园3个类型.由表5可以看出,不同立地条件下,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差异,塬地果园果树发病率为43.38%,病情指数为27.14;其次为山地,果树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3.08%和28.29,川地果园果树发病率最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为38.54%和17.44.说明立地条件对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影响不明显.

表5 不同立地条件下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情况

2.6苹果园管理水平调查结果

通过对果园有机肥使用量、病斑刮治和剪锯口处理情况等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果园有机肥施肥量偏少,70.91%的果园有机肥使用量在2 000 kg/667m2以下,有机肥使用量不到全年施肥量的30%,庆城、镇原和庄浪的11个果园基本不施有机肥,占果园总数的9.09%;庆城、镇原、庄浪、泾川和崆峒区的15个果园的果树病斑刮治不彻底,占果园总数的20.27%;庆城、镇原和庄浪的个别果园果农重修剪,轻剪锯口管理,对剪锯口基本不处理,占调查果园总数的15.87%,其余果园有的用油漆处理果树剪锯口,但是剪锯口不能很好愈合,甚至在截面上形成了裂口,有的果园果农在果树剪锯口涂药后,覆盖一层塑料膜、牛皮纸、白纸等,但覆盖塑料膜的剪锯口处往往容易出现黄色粘稠状物质,尤其不利于剪锯口的愈合(表6).

表6 果园管理水平调查结果

2.7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主要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

在调查的74个果园中,有的果园只用一种药剂,大多数果园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剂,药剂的种类繁多混乱.由表7可以看出,在所用药剂中,石硫合剂占的比例最高,为51.35%;其次是甲硫奈乙酸和甲基硫菌灵,分别占21.62%和17.57%,13.52%的果园使用福美胂,其他果园还用腐必清和腐必治等.

表7 苹果园防治腐烂病所用药剂种类及使用方法

3讨论与结论

苹果树腐烂病是目前威胁我国苹果产业的主要病害,曹克强等[8]2008年对全国10个省市的147个苹果园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率为40.5%,本研究对甘肃省12个县区的74个果园调查发现,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率为41.09%,庆城、镇原和庄浪3县的果园果树发生最严重,发病率在50%以上,西峰区果园果树最轻,发病率为30.20%,富士系作为甘肃省的主栽品种,发病率达41.83%,说明腐烂病仍是影响甘肃省苹果树的主要病害.

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不同县区的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差别较大.其中,庆城、镇原和庄浪3个县果园果树发病率(50%~60%)最高,这主要与不同果园的管理水平有关,因为苹果树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具有潜伏侵染现象,树势衰弱往往发病率会相对较高,造成树势衰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当[16].庆城、镇原和庄浪3个县大多数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较低,70%左右的苹果园有机质含量不足1%,甚至有些果园有机质含量低于0.5%,但是施肥严重不足,甚至不施有机肥,树势衰弱;病斑刮治不彻底,造成病斑复发;对剪锯口的处理不重视,甚至不处理.另外果园早期落叶病的发生严重,树干上蜗牛危害造成很多大小不同的洞口,不仅会造成苹果树养分大量流失,而且增加了腐烂病菌侵入的机会.

加强栽培管理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施肥要注意秋施有机肥,秋季施肥量应该占到全年施肥量的60%~70%,施肥中注意氮、钾配合使用,避免过量偏施氮肥和磷肥[17].刮治过程中,刮除枝干上的翘皮、病皮和粗皮,而且果树生长季节注意检查,刮治病斑,防止复发,病斑边缘要刮除1 cm左右健康组织,而且要刮彻底,刀口要光滑,不留毛茬,不拐急弯,刀口上面和侧面边缘呈直角,下边边缘呈斜面,对刮下的树皮病斑及时清除,以减少树皮地表残留病菌的蔓延[18].对于冬季温度比较寒冷的塬地果园,秋后及时采用配方为水∶生石灰∶石硫合剂∶食盐=10∶3∶0.5∶0.5的涂白剂进行树干涂白,降低树体表面温度骤变程度,防治冻害发生,控制腐烂病在春季发病高峰期的危害.化学防治作为防治腐烂病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在落叶后初冬和早春果树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进行清园,积极使用国家苹果产业体系推荐的甲硫萘乙酸、菌毒清和腐殖酸酮等高效低毒腐烂病防治专用药剂.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个别果园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农药福美胂现象,应该加强培训,广泛宣传,规范腐烂病防治的用药种类和施药方法,杜绝福美胂在果园上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杨萍,邱慧珍,海龙,等.表层土壤调控措施对苹果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49(2):89-95

[2]邵旭平,钟小刚,薛应钰,等.甘肃省苹果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交叉保护作用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49(3):78-84

[3]李保华,王彩霞,董向丽,等.我国苹果主要病害研究进展与病害防治中的问题[J].植物保护,2013,39(5):46-54

[4]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报告(1995-2005)[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Abe K,Kotoda N,Kato H,et al.Genetic studies on resistance to Valsa canker in apple:genetic variance and breeding values estimated from intra-and inter-specific hybrid progeny populations[J].Tree Genet Genomes,2011(7):363-372

[6]张满良.农业植物病理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7]曾士迈.宏观植物病理学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曹克强,国立耘,李保华,等.中国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和防治情况调查[J].植物保护,2009,35(2):114-116

[9]Wang,X L,Zang R, Yin Z Y,et al.Delimiting cryptic pathogen species causing apple Valsa canker with multilocus data[J].Ecology and Evolution,2014,4(8):1369-1380

[10]Adams G C,Roux J,Wiingfield M J.Cytospora species (Ascomycota, Diaporthales, Valsaceae):introduced and native pathogens of trees in South Africa[J].Australas Plant Pathology,2006,35(5):521-548

[11]陈策.苹果腐烂病发生规律及防治[J].科学技术成果公报,1987,12(4):4-11

[12]甘肃省果业管理办公室.甘肃省2011 年水果生产情况 [J].中国果业信息,2011,28(10):11

[13]黄银宝.影响苹果树腐烂病发病的因素调查[J].甘肃农业科技,2009(4):25-28

[14]强中发,张宏亮,高淑敏,等.青海省苹果树腐烂病调查初报[J].中国果树,1996(2):43-44

[15]曹若彬.果树病理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6]牛自勉,孙俊保,徐宇新.日本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技术[J].山西果树,2006(1):59-60

[17]樊民周,张玉斌,安德荣,等.陕西洛川苹果腐烂病发生情况及管理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5(4):20-21

[18]王新,李建国,郭俊伟,等.苹果树腐烂病疤涂剂应用初报[J].北方园艺,2011(6):159-161

(责任编辑赵晓倩)

Investigation on the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apple

canker in Gansu Province

XUE Ying-yu1,JIN Xiao-gang2,LI Hai-jun3,ZHANG Shu-wu1,XU Bing-liang1,FAN Wan-ze1

(1.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Ecosystem,Ministry of Education,Research Centr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American Pastoral-animal Husbandry,Gansu pratacultur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2.Forestry Bureau of Jingning County,

Jingning 743400,China;3.Agricultural Technique Centre of Qingcheng County,Qingcheng 745100,China)

Abstract:The occurrence and prevention status of the apple canker were investigated in 74 orchards located in 12 counties of Gansu Province including Ningxian,Xifeng district,Zhenyuan,Qingcheng,Jingchuan,Kongtong district,Jingning,Zhuanglang,Lixian,Maiji district,Qinan and Gangu in 2014.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ral incidence of apple canker was 41.09%.The incidence of Qingcheng,Zhenyuan and Zhuanglang County was the highest,and Xifeng was the lowest.With the increase of tree age,the disease raised and the disease incidences were 5.28 %,28.23 % and 33.65% for the trees at the age of 3~10,11~17,and 18~25 years,respectively.Among different cultivars,the resistance of ‘Qinguan’ was the worst,the incidence rat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53.75% and 31.28,respectively,followed by ‘Fuji’,‘Marshal’ and ‘Granny Smith’ apple varieties.It foun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disease incidence among cultivars was not significant under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It suggested that strengthening cultivation management and enhancing tree potential was important measures to control apple canker against the problems in apple canker prevention.

Key words:apple canker;disease occurrence;prevention methods;investigation

收稿日期:2015-01-11;修回日期:2015-04-13

基金项目:甘肃省农牧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甘肃省苹果树腐烂病抗药性分子检测和防治技术研究”(GNSW-2012-27).

通信作者:徐秉良,女,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植物病理学和植物病害综合治理.E-mail:xubl@gsau.edu.cn

中图分类号:S 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4315(2015)06-0081-07

猜你喜欢
防治方法调查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分析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