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如何落实——专访贵州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金小麒

2015-02-28 00:49蒋叶俊
当代贵州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石漠化植树造林行动计划

文丨本刊记者 蒋叶俊

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要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把绿色贵州建设打造成一种经济活动,让植树造林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让贵州大地绿起来

金小麒:为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去年年底,省委书记赵克志提出了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想法。我们林业部门很快将《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出来,并得到了省政府的批复。

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是省委省政府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行动不断深化的过程。去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给贵州提出的要求是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讲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其中包括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同时,2014年,继福建省之后,贵州成为全国第二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要求?如何打造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提出,是对这两个方面的一个回应。目的是要在原来的生态优势基础上,持续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让贵州大地绿起来,使绿色成为多彩贵州的主色调。

金小麒:在编制方案时,我们第一步考虑的是贵州当前还有不少荒山,如何把这些荒山绿化?另外,贵州现在还有很多陡坡耕地,这是生态建设中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因为陡坡耕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石漠化。陡坡耕地如果能够实施退耕还林,就可以从总体上加快石漠化问题的根治。基于这个考虑,我们想力争通过三年的时间,用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以退耕还林加快石漠化治理。三年后,贵州将没有荒山全是森林,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按前几年的治理速度,贵州石漠化的治理要60年,通过三年行动计划,我们争取30-40年将石漠化彻底根治。

2015年3月12日,贵阳市全民义务植树系列活动在筑城广场启动。图为省林业厅厅长金小麒(右一)向市民发放义务植树宣传资料。(张云山/摄)

具体来说,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规划2015年到2017年的总体目标是全省确保完成造林绿化任务916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项目300万亩,辐射带动120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古树大树保护率达到100%;林业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

金小麒:从政府角度来讲,怎么样通过制度建设让我们各项工作包括责任追究、地方出资、造林进度等等落到实处,是首先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对林业部门来讲,我认为更多的是要加强指导、督促和提供技术服务,如果政府支持了,但项目实施不好,没有效益,就是我们的责任了,所以要加强监督指导,从技术层面提供保障。另外就是协调服务,因为这个三年行动计划不仅是林业部门参与,农业部门、水利部门、扶贫部门都要各司其职,怎么样协调好,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实际上,为了实现总体目标,我们围绕林业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三个方面,已经明确了完成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等八大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有具体的指标,同时加强责任落实,确保这个三年行动计划的任务分解到市到县到乡到村,其中每个层级需要筹措多少资金,完成多少任务,都进行明确,并加大考核力度,对完成差的要进行通报批评。

实现多目标价值追求

金小麒: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所指向的不仅仅是生态建设,其中还包括林业产业的三年倍增计划,它不是简简单单的植树造林,而是要考虑到经济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在推进植树造林的过程中的统筹兼顾。我们通过植树造林,大力发展山地高效农业,使林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我们去年林业经济总产值是610亿,2017年要实现1200亿以上。

显然,这与过去植树造林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过去更多的是一种公益活动,现在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个都不能少,实现多目标价值追求。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要扶贫、要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把绿色贵州建设打造成一种经济活动,让植树造林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这正是陈敏尔省长提出来的“生态的产业化,产业的生态化”。

金小麒:当然。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是根据贵州的经济建设、生态发展、扶贫开发的任务而制定的,每一项任务都会细分落实到各市(州)、县、乡。怎样组织管理?产业怎么布局?我们都是有相应的专题规划作为指导。比如说要发展贵州的刺梨产业,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新的特产品牌,我们在植树造林中就要加大刺梨基地的建设力度。那么刺梨基地总规模是多大?布局在哪?这些我们都做好了全面的规划。就全省来讲,我们对于各个地区的产业布局都有一个详细的规划。

金小麒:过去植树造林比较难,基本属于政府林业,靠政府投入造林,没有转化为社会林业。没有各市场主体参与,光是公益,造林绿化就会变成政府唱“独角戏”。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植树造林不再是“一家独大”,全社会都广泛参与,利益共享。特别是我们在生态建设中如果把注重产业、注重经济效益有效结合,就自然能够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比如过去种植包谷一亩地几百块钱,现在种猕猴桃一亩地几万块钱,当有利可图时,市场主体就会主动参与。在绿色贵州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尽可能采取市场的手段,这也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的要求。只有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分到户,做到产权清晰,才能有效流转,并通过市场的手段让“死资产”变成“活资本”。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十分注重生态和产业结合,注重把农民的林地资源、国家的项目资金、地方的财政投入以及市场的产业投入结合起来。当多种要素实现聚集,就必然提高多种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造林和护林并举

金小麒:从2014年9月开始,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保护森林资源“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十七个部门联合行动,摸排出7973起案件。到今天为止已经查结的案子是7744起,查结率达到了97%,这不仅在贵州的历史上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高度评价。

在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八大任务中,其中一条就是要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巩固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成果,建立保护森林资源的长效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目标责任明确了、法律法规有了、领导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了,贵州保护森林资源的长效机制将逐步完善。下一步就是加大执行力度的问题,确保法律法规实实在在的落地,这样我们生态建设的环境、成果才不会被破坏。(责任编辑/顾海凇)

猜你喜欢
石漠化植树造林行动计划
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
湘西岩溶区石漠化空间动态研究
——以凤凰县为例
石漠化信息提取与时空演变分析
——以贵州威宁县为例
滇东北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
植树造林作贡献
“孪生风云”之石漠化与贫困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