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升访谈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2015-02-28 05:18刘晓红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7期
关键词:类节目语言艺术主持人

摘 要:近年来,访谈类节目层出不穷。这一现象说明了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当中,人们表达内心的渴望。但随着访谈类节目数量的大量增多,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将这些问题完善地解决,必然会对访谈类节目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如何提升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做出一定深度的探讨,希望能够对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电视传播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文化传播媒介。如今的21世纪,伴随着现代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的媒体传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个体和世界对话的时代,个体价值体现和个体创造性的时代。对于访谈类节目来说,不仅仅是因为节目形式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主持人的独特主持风格和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因此,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已经成为电视媒介的焦点问题之一。

1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类型

当前我国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大多呈现出收视率上升的趋势,各大电视台都为了获得更多的收视率和观众人群相继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访谈类节目 [1]-[3]。各个节目的主持人性格魅力和语言特色也各有不同,从大体上可以分为4种:幽默型、恬美型、严谨型和儒雅型。

1.1 语言幽默型。也可以理解为主持人的语言和行为动作相对比较幽默,在主持过程中常带给观众带来欢笑的主持效果。幽默类型的主持人尤其是在文娱类节目和谈话类节目中运用的相对较多。这类主持人大多都不拘言笑,但是却又饱含智慧,不会给观众和嘉宾居高临下的感觉。不仅如此,还会给观众一定程度的精神启示,不经意间展现自身的个性魅力,将观众带入到一个活泼、风趣的谈话空间中。

1.2 语言恬美型。也可以理解为表情和动作相对比较自然、恬静,以一种温馨、娴雅的语言,在观众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语言恬美型的主持人大多为女性主持人,在我国的电视访谈类节目中,尤其是主持《半边天》的张越和主持《鲁豫有约》的陈鲁豫在这一点上做得特别优秀。这两位主持人在节目当中都一定程度地展现出了女性才会具备的感情,利用柔和的语言展现出不俗的智慧,如此的主持在给观众带去轻松感觉的同时,还增加了节目的可观赏性。

1.3 语言严谨型。这种主持风格可以理解为行为和语言相对比较严肃,说话比较庄重。在主持的过程当中通常会从比较理性的角度去阐述观点,容易给观众留下逻辑严谨和理论深刻的印象。这类主持风格的主持人大多都在相对比较严谨的节目中才会出现,例如央视《焦点访谈》中的多位主持人都是严谨型的主持人。

1.4 语言儒雅型。这种主持风格能够通过主持人的行为举止和语言风格的自然、典雅和端庄而体现出来。这种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往往具备波澜不惊、行云流水等较强的应变能力。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央视的节目主持人白岩松。

2 目前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语言存在的问题

2.1 主持人角色定位混乱

目前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通常都比较混乱 [4]。主持人在节目录制中必须以一定的身份来辅助沟通交流,这个身份直接决定着主持人应当说什么和怎么说。有些主持人将表演的技巧运用于访谈类节目中,经常给观众一种演的感觉。但是访谈类节目不同于表演节目,这类节目更多的需要主持人成为记者的角色,而不是演员的角色。如果主持人将语言和表演不能够分开,则会直接影响到主持人的主持心态和定位,进而影响到主持人特有的身份形象。

2.2 主持语言的失“度”

目前我国的访谈类节目大多都是娱乐、社会和心理等为主题的节目,相对比较严肃。其中新闻类的访谈节目还未占据主要地位,许多主持人往往存在主持语言失“度”的现象。最为直观的表现为节目中访谈语言和日常生活当中的语言一样,节目当中的语言不应当有冗余性和随意性。谈话类节目当中的语言使用也是有一定规范的,主持人的语言会面向广大观众,具备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所以,主持人应当摒弃日常生活当中的常规语言,运用书面语言的有序性、集中性和规范性,并且保留常规语言当中的灵活性、生动性、简洁性和通俗性。

2.3 主持语言和节目不相接

主持人利用个性化的语言去吸引更多的观众,这是一个节目优化的手段。但是语言的个性色彩必须要符合节目的意义和定位,否则就会使节目处于不伦不类的状态 [5]。个性化表达和个性化语言的基础,是主持人对节目的定义有深刻的了解。但是在实际的节目录制当中,主持人往往没有淡化自身的存在,让观众和嘉宾觉得主持人表达的语言是为了引导节目的发展,在表达主持人的个人感觉时留下明显的痕迹。

2.4 语言组织能力不足

目前许多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在节目语言组织方面,显得格外的粗糙或语病较多,不符合逻辑或不符合语法的词汇时有出现。如果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将“啊吧呢吗”的这类语气助词使用过于平凡,在任何地方都利用这类语气助词来进行交流,就会给人不流畅、不连贯的感觉,造成许多的病语出现。除此之外,许多主持人在语言表达方面不规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发声不自然、吐字不清晰的主持人较为常见,间接地显得访谈节目的低端。

3 提升访谈类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策略

访谈类节目的核心在于主持人,而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则能够直接体现主持人的综合素质 [6]。所以,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需要高度重视主持过程当中的语言艺术的体现。

3.1 提升语言的灵活应变能力

对于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来说,主持过程中的语境比较复杂,主要体现为现实语境和虚拟语境。语言交流是访谈类节目的主要内容,有时没有交流的对象,则需要主持人在一种虚拟的语境当中进行主持,这就需要主持人事先拟好稿子,然后根据稿子进行主持。对于节目当中的交流而言,主持人往往会采用即兴的语言进行主持。目前有很多访谈类节目都是在观众的参与当中共同进行节目的录制,主持人需要跟现场的观众进行互动和引导。这就要求主持人在除了预先拟定的大纲之外,还需要临时向嘉宾提出一定深度且有意义的问题,进而实现驾驭场面、深化主题。对于现场的突然变化,主持人需要做出相应且合适的反应。假设主持人的节目主持仅仅是靠稿子进行的话,一旦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则会使场面变得异常尴尬或冷场,主持人可能会因为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焦虑的情绪,导致不能够组织解救语言。

3.2 掌握节目节奏,利用语言推动节目发展

主持人深层次地参与到节目中才能够体现出主持人的主导地位,才能够将话说得更加鲜明、准确和直接。主持人的语言既来源于节目,又能够为节目的升华做出贡献。如果主持人没有真正投入到节目中,将会和节目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状态。如果仅仅是靠背串联词或采编时拟定的问题进行主持,这样的节目将会因为主持人的死板主持而显得死板、枯燥无味。对于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来说,还需要让观众和嘉宾在节目当中充分地表达感情和意见,让他们的感情和意见在节目当中得到交流和互动。主持人应当是一位能够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善于倾听的主持人永远是在访谈对象的“身后”组织谈话思路,让观众和嘉宾更愿意打开“话匣子”,让访谈内容更加有意义,进而体现主持人对话题的掌握和节目的把握。

3.3 利用亲和的语言,改善节目氛围

在访谈类节目当中,主持人需要和嘉宾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谈话。因此,需要主持人体现亲和的态度,以此来缩短嘉宾和主持人之间的距离,让一些观众和嘉宾消除在镜头面前的不适和紧张。许多观众或者嘉宾在镜头面前往往会基于害羞,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言论。对此,主持人需要利用巧妙的语言技巧进行引导。例如在《鲁豫有约》节目开始之前,鲁豫往往会先讲一些笑话来活跃录制现场的气氛,进而巧妙地缩短观众和主持人之间的距离。

除此之外,主持人还需要创造平等的交流环境,消除主持人在观众心中的不平等形象。最近几年,各个电视台都在尽力打造并包装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以打造出具有明星效应的主持人,这就造成主持人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一层无形的隔阂。这时,就需要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当中利用合适的语言来改善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和关系,体现自身的亲和力,让他们感受到平等的交流。观众和嘉宾是访谈节目中的两大重要元素,如果这两大元素发挥的效果不佳,即使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再好,也无法挽救这个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必须对观众和嘉宾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充分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让节目具备更好的观赏性。

3.4 改善个性化语言的使用技巧

利用个性化的语言并非是指运用个人化的语言,而是使用因栏目而立起来的语言或者贴近栏目风格的语言。语言不仅仅是书面上所指的语言,语言包含语势、语感、语调和语气,在说话时的轻重急缓、抑扬顿挫等,都是书面上所无法表达的语言。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当中的语言表达也必须要体现鲜明的个性,成为一个因语言而成名的主持人。成功主持人的语言必须要摒弃一些有意识的语言习惯,创建全新的语言艺术形式,让观众在听到这种语言的时候就能够直接联想到这个人。主持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语言魅力,让观众从最初对自己的陌生逐渐转变为熟悉、认可以至于欣赏。

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节目的基调。情感会影响到基调,基调离不开情感。主持人在节目录制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洞察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进而抒发真实的情感,和观众、嘉宾进行情感的交流。

4 总结

总而言之,在访谈类节目当中,主持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语言艺术是节目是否具备观赏性的主要因素。访谈类节目的最终目的是主持人利用语言表达和倾听的能力,通过适度引导,让观众、嘉宾达成良好的交流。主持人可以通过“语言灵活应变的能力”、“利用语言把控节目”、“改善语言的亲和力”和“使用个性化语言技巧”这四个策略来提升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进而体现节目的艺术意义。

猜你喜欢
类节目语言艺术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浅谈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