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探究

2015-02-28 15:09沈时明沈逢元
关键词:伤害事故风险管理体育

沈时明,沈逢元

(西华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学生在学校参与体育活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伤害事故,如何管控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一直困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体育教师.最近教育部印发教体艺〔2015〕3 号文件《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明确了各方的管理职责、常规要求以及事故处理原则,对促进和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本文从风险管理理论的角度探究学校体育活动中如何管控伤害事故,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为解决学校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问题进行有益探索.

1 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从风险理论来看,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风险无处不在,只要有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总是以一定的概率出现.但是,通过对已出现的伤害事故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只要认真对待,正视学校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就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规避或减轻伤害事故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1]. 学校体育活动以身体练习为主,因此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过程中,因场地设施的不健全,体育保健知识、运动安全防范教育相对匮乏,也可能出现伤害事故.这就使得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始终要承受风险.据统计,我国学生在各类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体育活动发生的事故要占相当大的比例,并且有逐年上升之势[2].并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经济、法律纠纷也给学校、体育教师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有的学校因惧怕在体育活动中出现伤害事故,不得不主动放弃或减少一些非常实效但存在一定风险的体育项目,比如中长跑运动;更有甚者干脆体育课不上或者少上,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如果学校能够在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能够做到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定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应对措施,可及时有效最大限度的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对学校正常开展体育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2 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体育风险规划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制定学校体育风险的规划.体育风险规划主要是为确保所制定的体育风险评价适合体育风险的专业要求.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一切的起点与重点都要以学校为最终的归宿.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学校体育风险规划,能有效影响学校师生的共同利益.

2.2 体育风险识别

体育风险识别主要包括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风险的来源以及风险产生的客观条件,同时需要预先认识可能出现的风险特征和确定什么样的风险事件有可能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首先,学校让学生和家长明白,在进行各种学校体育活动中存在着事故风险.其次,将常见的体育活动风险详细的列出,建立风险清单.在此过程中,必须客观全面,尤其是不能遗漏主要风险.再次,学校应该对体育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分类和评级,使学校有关管理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学校体育活动存在的风险,并在进行管理时更加具有目的性,且为随后体育风险的评估做好准备.

2.3 体育风险评估

体育风险评估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明确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运动伤害事故;二是要明确知道可能出现伤害事故的时间、内容和场地等;三是要了解一旦伤害事故发生,可能产生的影响和严重程度;四是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的控制伤害事故的发生;五是评估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出现伤害事故时的对策及成本,同时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资料的大量收集和可能出现体育伤害事故原因的分析,来预测和估计发生风险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2.4 体育风险应对

学校体育风险应对是指学校在已知体育活动中存在着风险,学校根据风险性质以及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出相应的回避风险计划,用以降低学校或有关人员承担风险的责任[3]. 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体育风险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体育风险带来的损失.通常学校体育风险应对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学校体育风险发生前所采取的应对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尽可能把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风险降到最低,乃至完全杜绝.另一类是当出现伤害事故风险时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无论是伤害事故发生前还是伤害事故发生后,应对这些风险一般会采取风险回避、转移、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抑制和风险应急等手段和应对方法[4].但是这些方法和手段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于学校体育风险的规避与控制.例如学校体育采用风险回避措施,如果因为某项体育项目存在相对较大的风险性,就将这个体育项目取消来回避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风险的发生,那么这项体育运动就得不到开展,长此以往这项体育运动将会被人们逐渐“遗忘”,如果是一些对身体锻炼行之有效的体育活动,那么必然会影响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因此,在应对学校体育风险时应根据学校体育风险的有关特征和各种风险应对措施和方法的适切性,来选择相应的措施与方法.一般认为学校体育风险的应对比较适宜采取将体育活动带来的风险尽可能的分散到多个主体去承担、通过事前预防化解和减少风险、在合理范围内主动承担一部分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做好出现风险时应急处置工作等措施和方法.

2.4.1 体育风险自留

体育风险自留也称为风险承担.学校通过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来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一旦出现伤害事故,学校自己主动承担这些伤害事故发生可能带来的损失,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活动.这部分风险频率低且伤害程度轻,学校可以选择主动承担风险的策略,通过加强管理来达到进一步降低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发生概率.

2.4.2 体育风险降低

任何体育项目都面临着风险,如何降低体育活动过程中的风险是应用最多的风险应对策略.如何应付所面临的风险呢?可以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多样化、购买保险、多渠道管理等)减少出现风险的机会和降低发生风险可能造成损失.虽然体育伤害事件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减弱降低,但在体育项目中存在的伤害事故风险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在参与学校体育活动中,努力降低风险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2.4.3 体育风险转移

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要尽可能的把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进行转移分化,所谓体育风险转移也可以称为合伙分担风险,主要是指借用合同或协议以及保险等,在体育活动中把出现的伤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部分或全部转移到合伙分担风险的合作者方面,从而减少学校应该承担的相应损失.但是这种风险的转移方式,并不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5].

2.4.4 体育风险回避

学校体育活动中某些体育项目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风险),或可能造成很大危险,组织方首先就应该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性和风险承受能力,主动做出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这些安全隐患(风险损失)的体育项目方案.其次,校方必须对安全隐患(风险)要有充分的认识,对伤害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要有足够的认识.目的是尽量避免引起伤害事故(风险)行为和条件产生,使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变为最小.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回避体育活动可能出现的风险是一项最彻底、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这种回避方式也同样会失去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能性[6],因此在回避风险的同时,要注意考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多样性.

2.5 体育风险监控

体育风险监控是指学校相关决策部门,在制定和规划学校体育工作过程中,积极进行风险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和应对,对可能出现的体育风险进行全程监督,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应对策略的调整.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要对各类存在的风险以及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及早识别存在的风险;在出现问题时,要能够及时的进行调整与修改,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关部门消除风险事故给各方造成的消极后果,将体育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减轻学校为此承担的压力.

3 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归因及存在问题

3.1 学校缺乏相对完整的管理机制

当前学校在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伤害事故造成的后续问题,主要是因为学校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计划.当伤害事故发生时,不能在第一时间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将损失降到最低.不少学校总是在出现伤害事故后才匆忙的去处理问题,使学校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同时在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时也会畏手畏脚,不能彻底贯彻和落实学校体育工作.

3.2 学校医疗保障系统不健全

医学研究报告表明,目前学生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有愈来愈高之势,学生的体质在不断下降,全国大中小学不约而同的在田径运动会中取消了中长跑的比赛项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中长跑比赛的过程中频繁的发生程度不同的伤害事故,造成学校在开展这项运动时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如果学校拥有较为健全的医疗保障系统,通过体检让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避开这项运动,或者在出现事故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学生施行救治,那么,学校也不会采取取消中长跑比赛这种“一了百了”的解决方法,而非其它措施来防止风险的出现.

3.3 学校体育设施存在风险隐患

任何场地设施与器材设计均应以安全为主要考量[7].由于现今存在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多而体育器材相对不能满足学生在校的人均比例,使得学生人均场地使用面积和使用器材量相对较少,这不仅给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带来不便,而且使现有场地器材超负荷运转,得不到及时保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运动器材的使用寿命减少,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育运动风险.加之不少学校在建设初期受资金投入和领导的认识和影响,学校的体育设施未经专业设计者设计规划,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或器材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存在先天不足,从而也会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出现伤害事故的风险.另,体育设施和器材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同样也会使学生在使用这些体育设施和器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4 教师体育风险意识较淡薄

体育课中伤害事故产生一定程度上源于教师安全意识淡薄,忽略了体育活动中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的风险.究其原因:(1)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常常只考虑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是否感兴趣,是否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等,而忽视课堂教学内容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伤害事故,场地器材安排是否安全合理等.(2)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求不严,学生不按要求完成技术动作,随意性较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是引发课堂教学安全隐患的前兆期.因此,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组织纪律的教育,要随时观察和了解学生在练习中所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安全问题,教会学生如何相互保护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预防安全隐患和解决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在体育活动中没有组织纪律的保障易造成伤害事故,让所有的教师都意识到加强学生课堂组织纪律的重要性,从而防止课堂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常常忽略向学生讲清楚体育运动的规则与要求,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意识培养,对教学与训练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让学生时刻记住体育活动中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安全隐患.体育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断优化,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科学规范,努力按体育教学规律办事,学校体育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才能有效的避免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伤害事故的发生,规避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风险,才能有效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以及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起到安全可靠的健康保障.

3.5 学生风险意识较差

我们从多种渠道调研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引发的意外事故和人身伤害等风险等呈逐年上升之势[8],在校学生普遍没有意识到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在平时的体育活动过程中,常常忽视体育运动存在的伤害事故会对自身带来身心上的不利影响[9].据调查,有56.5%的同学认为经过入校体检,自身的身体状况应该没有问题,加之自己年轻,在体育活动中不会出现身体方面的状况,因此常常忽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伤害事故;但也有35.4%的同学则认为入学体检只是一种形式,没有起到对自身身体的一个全面检查,并且针对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伤害事故也没有特别检查,在学校层面上也让学生淡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另外,在入学后的安全教育方面也没有对体育活动出现的伤害事故加以重视,根据调查的结果发现,有37.1%的学生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只有14.7%的学生能够基本知道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至于如何防范和处置,知道的人就更少了,这充分说明学校在安全教育(包括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没有落实到位.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差,在风险发生时,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学生的伤害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如为了降低风险,学校要采取加强安全宣传[10].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学校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是必要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学校的建立和施行,不仅能减少学生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中受伤的可能性,而且还能阻止不合理的伤害损失.因此,学校要制定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计划.要让每一个管理者、教师、学生都明白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当风险出现时能迅速应答,防止或减少潜在的损伤或损失.制定这些计划需要学校重点思考:1)教师的执教能力;对学生的年龄、水平进行评估和预测;在伤害发生时,对于学生和家长给与合理的解释以及适合的解决办法;对所有的体育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2)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确保所有学生都有医疗保险,在伤害事故发生时根据情况对学生的损伤情况进行医疗补偿,同时,学生本人也可以进行意外保险等保险的投保.其次,从属于学校的医院在选拔医生时,严格按照执业执照以及个人行医的能力两个方面来选拔,并且,对于医院内的医疗器械要定期维护和更新,以保障医疗救治的正常进行.3)提供安全的场地、器材等体育活动的器件.首先,在体育设施上,作为进行主要执行者的教师,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要清除活动场地的有危险的碎片以及地面的防滑等;其次,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器材要定期的进行检查、维护;第三,在较为容易发生事故的体育活动场所设置相关的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第四,采用符合标准的体育器材.4)教师和学生要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及风险应对技能的培训.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时刻强调安全,随时随地把安全放在第一,同时教师还要识别可能出现伤害事故的情况或技术的能力.其次,要教会学生相互之间保护帮助和自身的安全保护,并且进行全面的训练.再次,让教师熟识本校的风险体育管理计划以及应对方案.另外,在教师选拔过程中应当选拔具有较好的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所选拔的教师具有紧急救助的方面的资格;对应聘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5)定期对实行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行评估与调整.由于风险性质和发生时的情况是偶然的,所以,在风险管理制定执行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新的问题.相应的也需要对现行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行调整.因此,需要定期评估策略的执行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对管理策略做出适时调整.

[1] 吴明深,陈长礼.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管理团队学习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27(5):94 -96.

[2] 郑柏香,白风瑞,邹 红,等.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9,30(6):90 -92.

[3] 高 进,石 岩.中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风险管理[J].体育与科学,2008,29(5):79 -84.

[4] 菀 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 张大超,李 敏.国外体育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7):43 -54.

[6] 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 吕 力.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0(5):56 -58.

[8] 姜 振.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6):20.

[9] 陈万军,王庆林.风险管理视角下独立学院体育伤害事故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5):53 -54.

[10] 田旻露,魏 勇.简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5):35 -38.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风险管理体育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