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意象图式研究

2015-03-01 11:35涂海强
关键词:本草纲目隐喻

涂海强

(温州医科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本草纲目》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意象图式研究

涂海强

(温州医科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基于认知主体选择的参数和变量信息以及研究文本、语料、视角的多元特性,目前意象图式还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调查《本草纲目》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方式,考察药名别名词汇与正名之间的映射路径,论文提出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意象图式主要有:部分——整体图式、感官图式、空间图式、文化图式、事件图式、实用图式以及复合图式。

关键词:《本草纲目》;药名词汇;意象图式;隐喻

基于认知主体选择的参数和变量信息以及研究文本、语料、视角的多元特性,目前意象图式还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意象图式理论在语言学和其他学科中具有认知心理的解释能力,其动态性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因素,李福印指出“意象图式理论的研究仍有巨大潜力。意象图式作为人类共同的认知特点,对它的深入研究应该逐渐形成跨学科的研究态势。意象图式是人类共同的认知规律,我们应该从跨语言和跨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1]《本草纲目》药名研究也是基于跨学科(医学与语言学的结合)的认知研究,探讨隐喻命名的认知模式和规律。根据《本草纲目》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方式,提出隐喻命名的意象图式主要有:部分——整体图式、感官图式、空间图式、文化图式、事件图式、实用图式以及复合图式。笔者对因讹音、音译、避讳、隐语和拟声形成的语音隐喻不作讨论①为行文方便,括号里面是正名词汇,括号前面是别名词汇,两者之间形成始源域与目标域的隐喻命名关系。其中加点的别名词汇,表示喻体/喻底+本体,其中加点的颜色语素在隐喻命名中充当喻底。。

一、部分——整体图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意象图式的形成有其生理和物质基础。人是从认识自身开始的,人作为一个整体是由眼、耳、口、鼻、身、头、四肢等部分器官组成的,各器官内部又有不同的链接方式与关系,在人与周围客观世界的观察和体验活动中,“具身性”[2]的思维意识投射到药名词汇的隐喻命名中,经过多次反复的匹配,刺激已知信息和新知信息的参数,在大脑中就会形成部分——整体的认知图式。师璐曾指出“人对自身身体的体验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这种关系经过多次反复,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图式。”[3]

二、感官图式

意象图式是一种认知模式,Ungerer指出“它是储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关于特定认知对象的认知表征”[4]。认知主体通过自己的身心体验和感知觉运动,加工日常生活中客体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记忆中形成认知意象,根据参数信息特征(如基体与侧面、突显方式、视角等),过滤或提取相关额度信息,抽象为与感官表征相维系的意象认知模式,投射到词汇中,最后映合成隐喻命名方式的词语。感官图式是认知主体积极调动主体能动性的反映,也是日常生活经验的真实投射。人们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对同一个始源概念域或不同的目标概念域综合使用感官隐喻,形成“感官隐喻认知系统。”[5]它构成隐喻命名的方式,主要包括形态图式、身体图式、颜色图式、味道图式、类属图式、性能图式。这些下位层次的图式共同构筑了感官图式的各种认知关系。认知主体用感官图式来隐喻命名时,它或是始源概念域(喻体),或是目标概念域(本体)。本文主要考察的是喻体概念域的意象图式。

以上词例中,浮石隐喻命名为水花,是凸显浮石在江海上漂浮的神态,浮石是火成岩类岩石浮石的块状物或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瘤苔虫等的骨胳所形成,漂浮在水面上宛如水中的浪花。烟上尘隐喻命名为烟珠,乌龙尾是取象梁上尘形成过程中的烟火形态,是烟火烧尽后悬挂高堂殿上而集结成烟色的灰珠,形态如珠如龙尾。石硫磺,隐喻命名为黄牙,是取象硫磺的黄色像人的牙齿一样。枎栘隐喻命名为高飞,是指枎栘遇到威风时,树干枝叶就会大摇,像在高空摇曳一样,又名独摇。其他词例的命名理据也是通过动词或名词语素义来表征别名的形态特征。

2.身体图式:身体图式是与身体意象密切相联。“身体是意象性活动的对象或内容。这个时候,我们把对自己的身体知觉作为意向的对象。在心理学研究中,通常把作为意向性活动对象的身体叫做‘身体意象’……通过身体姿势和身体运动的无意识调节,世界中有许多意义的部分被身体整合到自己的经验中。神经生理学家海德(H·Head)称这种无意识的身体姿势模式(它能能动地调控着身体姿态和运动)为‘身体图式’。”[6]《本草纲目》药名隐喻命名中,认知主体在命名时根据自身的身体经验或知觉意象投射到药名词汇中,形成身体图式。如草部:卷耳(枲耳)、印头(黄芩)、百头(贯众)、金钗股(钗子股)、地毛(莎草、香附子)、道人头(枲耳)、仙人掌(射干)、老翁须(忍冬)、公公须(王瓜)、羊婆奶(萝摩)、石发(乌韭)、童肠(紫参)、独脚莲(鬼臼)、扶筋(狗脊)、腐肠(黄芩)、空肠(黄芩)、接骨(续断)、石发(陟厘)、无心(薇衔)、急性子(凤仙)、肌如(大黄);谷部:捻头(寒具)、黄衣(黄蒸);菜部:土卵(土芋)、懒妇箴(睡菜)、葛乳(葛花菜);果部:玉乳(梨)、鲛泪川弹子(龙眼);木部:巨骨(溲疏)、黄婆奶(胡颓子)、不死面(茯苓);虫部:长股(蛙)、野狐鼻涕(螳螂、桑螵蛸)、乳齐(蛴螬)等。

以上隐喻命名词汇都与认知主体的自身部位感知相关,它是认知主体命名时提取相关特征,如:耳朵、头发、牙齿、性别、胡须、肠道、关节、肌肤、眼泪、脸面、性格等,并把调节的自身姿态模式整合到日常生活经验或事物概念中,映合成隐喻命名词汇。

3.颜色图式:主要是截取事物概念中突显的颜色域特征而过滤掉其他语素义,形成的颜色隐喻命名词汇。如石漆(石脑油)、地霜(消石)、白药(桔梗)、羌青(独活)、地血(茜草)、土酥(莱菔)、碧犀(蛇角)、蜡觜(桑鸤)、黄草(荩草)、绿竹(荩草)、绿蓐(荩草)、白麻(苘麻)、绿叶绿花草(泽漆)、黄藜芦(木藜芦)、黄杜鹃(羊踯躅)、金银藤(忍冬)等。

以上词例中,如石脑油的颜色像黑色的油漆一样,隐喻命名为石漆。消石凸显其颜色是白色的特征,桔梗凸显白色的颜色特征而过滤掉药语素义而命名为白药。茜草隐喻命名为地血,是认知主体联想血的颜色特征而命名。羊踯躅隐喻命名为黄杜鹃,是聚焦杜鹃花的黄色义,过滤掉了让羊或人眩晕的气味义,因为羊踯躅的花明艳,与杜鹃花相似而隐喻命名为黄杜鹃。其他颜色图式的理解以此类推。

4.味道图式:主要是突显某一个概念事物的味觉域特征而形成的隐喻命名词汇。如苦酒(醋)、蜜父(梨)、木蜜(枳椇)、鸡距子(枳椇)、象胆(卢会)、石姜(蜚蠊)、田鸡(蛙)、青鸡(蛙)、水豚(鳜鱼)、山菌子(竹鸡)等。

以上词例中别名词汇的隐喻命名是对比相类似事物的味道来隐喻命名的。如蜚蠊的味道与姜似,蛙的味道与鸡似,鳜鱼的味道与水豚似,竹鸡的味道与菌类植物山菌类似,因味道相似而命名为石姜,田鸡,青鸡,水豚,山菌子。梨隐喻命名为蜜父是凸显梨子味道的甜蜜。卢会与象胆的味道相似命名,枳椇也是与鸡子的味道类似而命名。

5.性能图式:主要是提取始源概念域的性能特征形成的性能隐喻命名词汇。如火消(消石)、黄心(木兰)、闹羊花(羊踯躅)、千里马(草鞋)、夜光(地锦)、忍凌(麦门冬)、斫木(啄木鸟)、寒瓜(西瓜)、迎春(辛夷)、明视(兔)、拙鱼(嘉鱼)等。

以上词例,消石因其性能消解众石,炼制丹药火焰四起而命名为火消。木兰,木质黄心,俗名黄心。以草鞋和人乱发烧灰做药引子,用醋调和,能治小儿热毒疮疤,药性迅速,俗称千里马。啄木鸟,喜欢啄食树上的虫子而活,发出斫木的叮叮声,俗称斫木。兔子,因眼睛不眨就能看清事物,视力很好,俗称明视。西瓜因是寒性水果而俗称“寒瓜”。辛夷,生长在汉中,二月初春开花最早,中原人一般称为迎春。地锦,着地蔓延生长,因叶面光亮干净,在露水或夜晚观看,叶子发光,故此根据其植物性能命名为夜光。羊踯躅,因羊食叶,踯躅而死命名。

6.类属图式:数量较少,主要是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联想同类事物概念的特征来认知本体事物的概念。如,木蒴藋(接骨木)、地菘(天名精)、埊松(天名精)、就葛(黄环、狼跋子)等。地崧、崧松叶子与蔓青、菘菜相类似,黄环是属葛类,因而命名就葛。接骨木,因花、叶与蒴藋相类似而命名为木蒴藋。

三、空间图式

空间图式主要是认知主体在考察药物的生长环境、地域空间时,形成的感知意象在记忆中的刻画,形成生境隐喻、地方隐喻和方位隐喻的命名图式。如羽泽(矾石)、醮石(香蒲、蒲黄)、重泽(甘遂)、蒙顶茶(石蕊)、乃东(夏枯草)、东方宿(羊蹄)、恒山(常山)、昆仑(白敛)、苌楚(羊桃)、半边山(水苦荬)、海蜌(淡菜)、番石(滑石)、胡盐(戎盐)、南木香(木香)、南薄荷(薄荷)、南草(续断)、釜月中墨(釜脐墨)、铛墨(釜脐墨)、锅底墨(釜脐墨)、灶突墨(百草霜)、灶额墨(百草霜)、露葵(葵)、南椒(蜀椒)、车下李(郁李)、竹苓(雷丸)、邵阳鱼(海鹞鱼)、樗蒲鱼(海?)、越鸟(孔雀)等。

四、文化图式

以山慈菇、橄榄、槟榔、美草为例。

山慈菇,属山草类植物。此草开花时,花团锦簇,但花与叶从不相见。人们认为这有悖中国传统观念,因为人们信奉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如宋卢梅坡《梅花》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表现了雪和梅的相互映衬,体现一种道义思想。正如民间俗语“红花还需绿叶衬”。古人在提及花时,也不忘记绿叶,即使实指花,与叶无关,也要花叶相提。如李商隐《牡丹》诗“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花叶,指花瓣,花片。因此,山慈菇隐喻命名为无义草,表达了人们信仰道义,贬斥无义的观念,无义草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橄榄,又名忠果。橄榄味道苦涩,食后良久才回味甘甜,以此比作忠言逆耳,可以善言规谏。如宋刘克庄《念奴娇·寿方德润》词“须信谄语尤甘,忠言最苦,橄榄何如蜜。”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卷六》“故以善规人,如赠橄榄;以恶诱人,如馈漏脯也。”因此,忠果指称橄榄的核心语素“忠”,表达了命名主体的忠谏讽喻意识。

槟榔,又名宾门、仁频(或宾),是一个音译词。谭宏姣指出槟郎是马来语或印尼语piang的对音[7]。罗常培认为仁频是爪哇语jambi的音译[8]。《文选·司马长卿<上林赋>》“留落胥邪,仁频并闾。”李善注曰:“仁频即槟榔也”。联系槟榔的语用场合,这个音译词借用来后,它常常作为招待贵宾或客人的见面礼,习俗已久,如《宋史·交阯·四百八十八·列传二百四七》载“俄而拥从桓至,展郊迎之礼,桓敛马侧身,问皇帝起居毕,按辔偕行,时以槟榔相遗,马上食之,此风俗待宾之厚意也。”槟榔也被当作嫁娶婚俗的先行礼仪,使主宾行为得体、大方,如《通典·边防四·哥罗·卷一百八十八》“又嫁娶初问婚,惟以槟榔为礼,多者至两百盘。”槟榔,谐音宾郎,指称思慕的郎君,如《西游记·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有“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槟榔,作为果品,附加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既是风俗习惯的礼品,也是友好交往、消除嫌疑的信物,如《王阳明全集·卷四·顺生录之六》:“蓦于当年九月内,归顺土官岑璋书报岑猛见在该州,前月已将道士钱一真功次假作猛解报军门,尔可作急平定地方,来迎尔主。苏等听信,遣人即送衣服槟榔等件。岑璋一一收受,言说岑猛不可轻易见人,官府得知累我。”

甘草、山姜和旋花,都有共同的名称“美草”,它们其实是名同异实,但反映了认知主体命名时的美学思想。命名“美草”,可指一切美好的草类植物,它在人们心中是主体愿意接受的事物,并可以用来表达美好的心愿。如《楚辞·哀命·卷十三》“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王逸注曰:“鹿得美草,口甘其味,则求其友而号其侣也。”美草,也有药用价值,可以医治病痛,表达对生命的美好寄托。如《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上·六度集经·卷六》记载鹿王舍生取义,以己命保护众鹿的故事,其中有“鹿王对曰:‘执操不淑,禀命为兽,寻求美草以全微命,干犯国境罪应尤重,身肉虽尽两脾五藏完具尚存,惟愿太官给一朝膳。’”“美草”应是甘草之类的草药。

五、事件图式

事件图式是基于认知主体在隐喻命名时根据记忆储存的信息,突显构成一个事件过程的相关主体图式、时间图式、事件过程中的动作图式、情景图式以及完成一件事情的方法图式和制作样品所需原料的来源图式,其中事件过程代表典型的事件图式,主体图式、时间图式、方法图式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为事件基体的参数特征信息。《本草纲目》药名词汇根据特征驱动、语义驱动和行为驱动,在事件图式的知识背景下构建隐喻命名理据。

1.主体图式:主要是与事件过程相联系的主体,即人的隐喻。如孔方兄(古文钱)、上清童子(古文钱)、炉先生(炉甘石)、北帝玄珠(消石)、透骨将军(硇砂)、将军(石硫黄)、余客(芍药)、金寄奴(刘寄奴草)、瘦客(月季花)、妓女(萱草)、丁父(南藤)、禹孙(泽泻)、宿田翁(狼尾草)、木奴(柑)、荔枝奴(龙眼)、木奴(柯树)、花奴(木槿)、河伯健儿(鲛鱼)、东海夫人(淡菜)、横行介士(蟹)、无肠公子(蟹)、雪客(鹭)、闲客(白鹇)、杜宇(杜鹃)、夜行游女(姑获鸟)、天帝少女(姑获鸟)、射父(麝)、孔公石(孔公蘖)、化公石(石脑)、君石(石胆)、婆妇草(百部)、丁公藤(南藤)、小秦王草(鹿蹄草)、秦王试剑草(鹿蹄草)、杜姥草(雀麦)、诸葛菜(芜菁)、观音柳(柽柳)等。

2.时间图式:主要是与事件过程相联系的时间隐喻,如黄昏(王孙)、夜呼(商陆)、月月红(月季花)、夜合(何首乌)、天癸(妇人月水)、夏石(石锺乳)、冬结石(石硫青)、夏菊(旋覆花)、夏枯草(茺蔚)、早稻(籼)、夏橘(金橘)、晚蚕(原蚕)、夏蚕(原蚕)、春鱼(鱊鱼)等。

5.情景图式:它是与历史人物故事、情节相关的事件图式。如女兰(兰草)、进贤菜(枲耳)、刘▯草(天名精)、织女菀(女菀)、鹿葱(萱草)、宜男(萱草)、割田藨(蓬蘽)、丁公寄(南藤)、雀儿卧单(地锦)、尧韭(菖蒲)、谢婆菜(水苦荬)、鹿豆(鹿藿)、仙枣(仲思枣)、文林郎果(林檎)、越王头(椰子)、雀儿酥(胡颓子)、雀儿饭瓮(雀瓮)、王鲔(鲟鱼)、斑龙(鹿)、风生兽(风狸)、紫河车(人胞)、燕麦(雀麦)、马蚁草(地锦)、丙穴鱼(嘉鱼)等。

六、实用图式

实用图式是认知主体从头脑中提取相关客体事物的用途、功能和原料概念知识来获取命名理据的方式。如金刚钻(金刚石)、鼠毒(特生礜石)、地血(紫草)、风药(泽兰)、傅延年(菊)、嗽药(白前)、益明(地肤)、疮帚(何首乌)、红内消(何首乌)、中药(山豆根)、喝起菜(枲耳)、乌藤菜(刘寄奴草)、冷饭团(土茯苓)、败毒菜(羊蹄)、度谷(黄环、狼跋子)、剧草(蠡实)、活鹿草(天名精)、返魂草(紫菀)、寻风藤(清风藤)、血风草(地锦)、接骨草(蒴藋)、闹鱼花(醉鱼草)、断肠草(钩吻)、起阳草(韭)、漆柹(椑柹)、檠木(杉)、椅桐(桐)、凿子木(柞木)、续骨木(接骨木)、桃杙(桃橛)、栗鼠(貂鼠)、松狗(貂鼠)、牛皮胶(黄明胶)、水胶(黄明胶)、草决明(青葙)、草禹余粮(土茯苓)等。

七、复合图式

根据《本草纲目》隐喻命名的类型,药名词汇理据的意象图式如下图所示。

上图表明,意象图式是隐喻命名的重要方式,它是认知主体在外部信息刺激下调动记忆信息和身体经验运作的结果。认知主体受客体信息的刺激会激活大脑中的经验图式,而一个意象图式的激活会带动相关联的一系列的意象图式信息,彼此之间构成上下层级的意象图式关系,如袁毓林指出激活的意象图式又激活高级水平上的图式,这是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过程;同时高级水平的图式又通过自上而下的加工来填充下级水平中加工材料的不足[9]。

八、小结

考察《本草纲目》药名词汇命名的意象图式,以典型草部类药名词汇的命名方式为考察对象,认知主体命名时以意象图式为范式,激活百科知识集,联想日常生活的心智体验,命名的意象图式主要有:部分——整体图式、感官图式、空间图式、文化图式、事件图式、实用图式和复合图式。

药名词汇的隐喻命名是不同概念域之间认知的映射,而意象图式是抽象的概念知识结构,它整合了日常生活中基本的概念知识,是身体经验的写照。“隐喻映射以一种与目标域的内在结构相吻合的方式保留了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10]。意象图式被称为“完形结构”,是人类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抽象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因不同参数信息的提取形成种类繁多的类型。从隐喻命名始源域的情况反映的词汇理据信息,表明隐喻命名的始源概念域或目标概念域与意象图式的抽象的知识结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种类属关系,意象图式包含隐喻结构,同一个始源隐喻结构可以从属于不同的意象图式,这也体现了人类经验在组织概念结构时的主观性。Lakoff(1987:xix)指出“思维是形态赋予的”[11],而意象图式是根据认知主体的身体经验而形成的基本认知结构,因此意象图式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

参考文献:

[1]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80-85.

[2]李恒威,黄华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J].哲学研究,2001(6):92-99.

[3]师璐.试论意象图式及其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5):112-114.

[4]Ungerer F,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51.

[5]黄华新,吴恩锋.自然语言中的感官隐喻认知系统[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7(7):27-30.

[6]何静.身体意象与身体图式——具身认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7.

[7]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42.

[8]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9.

[9]袁毓林.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4(1):1.

[10]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6.

[11]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xix.

[责任编辑: 吴晓红]

On the imagery schema of medicine words named

by metaphor in Compendium of Matera Medica

TU Hai-qi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 China )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ognitive parameters and variable information chosen by cognitive subject and the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text, corpus and perspective, the schema is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dynamic development currentl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imagery schema,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ways of medicine words named by metaphor in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ia and studies the mapping path between the alias and names. The main image schema presented in the paper are: part-whole schema, sensory schema, spatial schema, culture schema, practical schema and composite schema.

Key words:Compendium of Matera Medica; medicine words; imagery schema; metaphor

作者简介:涂海强(1978-),男,湖北蕲春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汉语词汇语义学,近代汉语语法和汉语国际教育。

收稿日期:2014-11-18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2-0071-05

猜你喜欢
本草纲目隐喻
爱上《本草纲目》 不只因为健身操
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Total Flavonoids of Chrysanthemum and Medicated Serum on Castrated Dry Eye Animal and Cell Models
Silkworm Extract Ameliorate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otects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s in Rats
Fabrication of A Folic Acid-Modified Arsenic Trioxide Prodrug Liposome and Assessment of its 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tivity
《牡丹亭》:回归礼学的一种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本草纲目》享誉欧洲,靠的竟是『博物』
一滴水里的隐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