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安全检测技术创新
——赛默飞发布多项全新检测方案

2015-03-02 02:57
中国食品工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蜜饯香型植物油

引领安全检测技术创新
——赛默飞发布多项全新检测方案

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产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赛默飞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赛默飞最近发布多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再次彰显其“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的承诺。

食品组学辨别植物油分类方法

这是一项采用 Thermo ScientificTM Q ExactiveTM组合型四极杆 Orbitrap 质谱仪及相关组学软件开发的基于脂质轮廓谱的食品组学辨别食用植物油分类的方法。在食品组学中,高分辨质谱为研究表征功能蛋白与活性小分子物质群提供了有力技术手段。

食品组学(Foodomics)是以食品为研究对象,整合运用各种先进组学技术(-Omics)来研究食品科学与营养学中关键科学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产地溯源/真实性判别、转基因分析、生产工艺优化等领域。食品组学的开展有赖于大数据的高效表征与挖掘,本研究利用赛默飞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Q Exactive高分辨质谱与SIEVE、Lipid Search等相关组学软件,开展了基于脂质轮廓谱的食用植物油分类研究,可为名贵食用植物油的掺杂打假、油脂的功能营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本实验采集选取了超市最为常见的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亚麻籽油等六种食用植物油样品,采集脂质轮廓谱,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六种植物油样品按照各自的植物基源,分类明确。随后,研究又采用主成分分析,将六种植物油样品大致聚集为4大类,来进一步明晰不同脂质分子在脂质整体轮廓分类中的贡献。实验分别选取上述三类中的两个典型脂质分子进行统计分析。

聚焦食品与健康间的关联是当今食品科学领域的重要趋势,鉴于油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亚油酸、亚麻酸广泛而具有差异的生物功能,本实验开展的食品组学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膳食中不同植物油的功能营养提供了新的工具。

基于高分辨质谱的白酒香型鉴别组学分析方法

该方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TM Ultimate 3000 RSLC超高效液相色谱 (UHPLC) ,基于Orbitrap高分辨质谱技术的Thermo ScientificTMQ ExactiveTM组合型四极杆 Orbitrap 质谱仪,结合组学分析软件SIEVE和统计学软件SIMCA,对不同香型的白酒进行组学研究。这是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建立的快速、准确、客观地鉴别白酒香型的新方法,并完成对所发现标志物的鉴定。相较于目前常用的感官分析法,赛默飞此次发布的质谱分析方法更加客观,也更容易量化形成统一的标准。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随着香型风味的逐渐演变和发展,目前业内公认有十二种香型,分别是: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兼香型、米香型、凤香型、芝麻香型、豉香型、特香型、药香型、老白干香型和馥郁香型。对于香型的区分和鉴别,目前主要依靠具有丰富经验品酒师的感官分析。该方法简单快捷,但对人员要求较高,且无法形成用数据量化的统一标准。

本实验分别收集了酱香型、浓香型和清香型三种香型白酒多个不同品牌、不同品质等级的样品。分成两个分析组别。实验发现并鉴定出两个分析组的5个化合物为共有标志物。以这5个共有标志物为指标,采用SIMCA软件进行正交校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三种香型的白酒可实现良好区分。以此模型对已知另一典型浓香型白酒样品进行预判分析后,结果表明,测试样品可以很好的和浓香型样品聚合在一起,和另外两种组能很好的区分,判断结果准确。

本实验展示了基于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在食品种类鉴别中的工作流程。后续还可采用该流程和方法对12种白酒香型中的其他香型和不同年份的白酒样品进行分析和比较。利用本文建立的这一套工作流程,可以推广到食品组学研究领域更广范围的品种鉴别、产地溯源、质量控制等各个研究方向。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把关零食蜜饯食用安全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把关零食蜜饯食用安全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检测机构通过便捷易行的检测方法,快速测定蜜饯产品中的非法添加剂和重金属。

近期多家媒体栏目曝光了山东、杭州等地部分工厂蜜饯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严重漏洞,沪上某知名零食生产商销售的蜜饯也遭到曝光。节目显示,多数出厂的蜜饯都是经过腌制的,而腌制的地方就是路边水泥池,现场曝光了路边一个大水泥池里泡着5万斤左右的桃肉。漂白蜜饯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国家一直都有相关的标准保证蜜饯的质量安全,GB/T10782-2006《蜜饯通则》和GB14884-2003《蜜饯卫生标准》对蜜饯质量安全指标及限制都有明确的要求。其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作为常规实验室分析仪器,以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拥有70年光谱制造经验的赛默飞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食品安全监测、制药、水质检测、质量控制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其中Thermo ScientificTMGENESYS 10S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与Thermo ScientificTMEvolutionTM20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完全符合蜜饯质量安全检测的应用需求。

检测方法:

1.总砷

1-1银盐法

试样经过消化后,以碘化钾、氯化亚锡将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然后与锌粒和酸产生的新生态氢生产砷化氢,经过银盐溶液吸收后,形成红色胶状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1cm比色皿,520nm处测吸光值。

1-2 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

试样经消化后,其中砷以五价形式存在。当溶液氢离子浓度大于0.1mol/L时,加入碘化钾-硫脲并结合加热,能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在酸性条件下,硼氢化钾将三价砷还原为负三价,形成砷化氢气体,导入吸收液中呈黄色,黄色深浅与溶液中砷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1cm比色皿,400nm处测吸光值。

2.铜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法,试样经消化后,在碱性溶液中铜离子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生产棕黄色络合物,溶于四氯化碳,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2cm比色皿,440nm处测吸光值。

3.亚硫酸盐

盐酸副玫瑰苯胺法:亚硫酸盐与四氯化汞钠反应生产稳定的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1cm比色皿,550nm处测吸光值。

4.铅

二硫腙比色法:试样经消化后,在pH8.5-9时,铅离子与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溶于三氯甲烷。加入柠檬酸铵、氰化钾和盐酸羟胺等,防止铁、铜、锌等离子干扰,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1cm比色皿,510nm处测吸光值。

5.食品添加剂 苋菜红铝色淀含量

将苋菜红铝色淀与已知含量的苋菜红标准品分别用水溶解后,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其吸光度,然后计算其含量的质量分数。

6. 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含量

将试样与已知含量的柠檬黄标准品分别用水溶解,用乙酸铵溶液稀释定容后,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其吸光度值,计算含量。

7.食品添加剂 日落黄含量

将试样与已知含量的日落黄标准品分别用水溶解,用乙酸铵溶液稀释定容后,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其吸光度值,计算含量。

8.食品添加剂 亮蓝含量

将试样与已知含量的亮蓝标准品分别用水溶解,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其吸光度值,计算含量。

9.食品添加剂 诱惑红含量

将试样与已知含量的诱惑红标准品分别用水溶解,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其吸光度值,计算含量。

10.食品添加剂胭脂红含量

将试样与已知含量的标准品分别用水溶解,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分别测其吸光度值,计算含量。

猜你喜欢
蜜饯香型植物油
本期卷首
蜜饯中5种着色剂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中国白酒香型概念的提出及演化发展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我家秘方
蜜饯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含量探讨及测定
蜜饯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估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植物油种类及掺杂的荧光光谱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