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读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02 09:09支晓晶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吉林长春130600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读法火苗孟浩然

支晓晶(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吉林 长春 130600)

“引读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支晓晶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吉林 长春130600)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引读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心理出发,以教材为依据,把握好教材中一篇篇课文的朗读基调,创设良好的朗读意境,引导学生把一篇篇陌生的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朗朗上口,真正做到了“以读为本”。

一、朗读引读法

所谓朗读引读法,就是教师通过朗读示范和点拨,教给学生朗读方法,引导他们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语言、体会感情的一种引读方法。要做好朗读引读,教师要在朗读示范上下功夫。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以伤感的音乐做背景音乐,感受鸟望着化作灯火的树时,学生完全沉浸于朋友离别的氛围中。“同学们,小鸟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大树,当小鸟面对着已化为火苗的树,它会说什么呢?”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我用低缓的声音朗读了最后一段——小鸟深情地注视着油灯的火苗,然后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学生抓住“注视”和“深情”“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紧接着我引读:是呀,多少深情、多少留恋啊!学生全体接读:小鸟深情地注视着油灯的火苗,然后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再次引读,多少深情、多少留恋啊!学生全体接读:小鸟深情地注视着油灯的火苗,然后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就这样一咏三叹地引读,学生在教师的朗读示范和点拨中被小鸟与树真挚的友谊所感动,用动情的朗读给学生提供示范,这时再让学生交流小鸟对已化为火苗的树说什么时,可谓情动而辞发。

二、渲染引读法

渲染引读法是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融情,共同体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寻找渲染的突破口,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时的引读才能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在抓住重点词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体会了李白和孟浩然的真挚情感后,我适时引读最后两句诗,使师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相融,走近送别诗的意境中。引读:孟浩然乘坐的小船渐行渐远,李白独自一人伫立江边,看见的只是——(学生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不忍离别,渴望再看一眼孟浩然,于是他又爬上黄鹤山,可是见到的依然是——(学生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不甘心,又登上黄鹤楼,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但依旧是(学生接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通过这样的语言渲染,学生进入了特定的情境当中,体会诗人的送别之情,感悟诗人浓浓的不舍之意。

三、衔接式引读

衔接式引读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与文中人物直接对话,自然衔接,经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窦桂梅老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巧妙地运用衔接式引读。引读: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学生接读)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学生接读)猛地把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还有呢,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学生接读)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教师包含深情地引读着,学生适时接读着,自然衔接,巧妙无痕,师生完全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在引读中引发了学生们对史铁生命运的担忧和关注。

四、理解式引读

理解式引读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文本中引读的点,以“读”为基础,以“引”为暗示,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自己理解,自己体会,启迪学生的智慧。为了让学生体会《搭石》一课中“协调有序”一词的意思,运用了理解式引读。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时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学生接读)抬起脚来,后面的——(学生接读)紧跟上去。师(速度渐快)前面的——(生读略),后面的——(生读略),速度再渐快,前面的——,后面的——,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接:轻快的音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接:协调有序)。这样的引读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协调有序”的意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引读法”,旨在引导学生与语言文字直接碰撞,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支晓晶(1980-),女,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教学主任,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读法火苗孟浩然
舟中晓望
“0”的读法和要领
糟糕!小火苗不见啦!
红枫林
红枫林
一束火苗
答案大放送
春晓
春晓
怎样读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