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思路与创新评价指标的研究

2015-03-05 07:51吕晓岚罗晓玲
中国矿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科技成果思路

姚 震,吕晓岚,罗晓玲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1 转变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思路的重要意义

1.1 评价思路是事物发展的旗帜

评价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思想认识活动,比如我们经常遇到这样认识问题:这个人的能力怎么样?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怎么样?同样,在地质调查中也经常遇到类似的判断问题:这项地质调查工作开展的好不好。

当面对诸多相似的事物时,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排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在排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1]。比如,对众多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比较时,往往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时,往往以GDP总量来评价。当面对单独的一个事物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它自身某些方面取得客观认识,以改进不足、完善自我,比如要判断一个矿山开发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就得从它的现有储量、开采条件、基础设施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不同的人因不同的需求往往对于同一客观事物会采取不同的评价思路,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比如以往人们采用GDP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但是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显现,人们逐渐改变唯GDP是从的思路,转而采用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综合指标来评价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可见,评价思路是赶牛的“牛鼻子”、是前进的旗帜,采用不同的评价思路会引导事物朝着不同方向发展。

1.2 转变成果评价思路才能引领地质调查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地质调查领域同样存在不同的成果评价思路。多年来,地质调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性和基础性作用逐渐凸显,在基础调查研究、海洋地质调查、地质环境调查和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与积极进展。与此同时,人们往往主要采用发表论文的情况以及科研项目获奖情况来衡量地质调查成果的水平,由此导致诸多弊端,诸如不管是区域地质填图工作还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管是地质调查应用技术开发还是地质调查政策理论研究,各领域大都盲目热衷于发表科研论文、获得各领域科技奖,要以评奖、造成了主要以发表论文、评奖情况论英雄的怪象。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个经济新常态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新形势:一是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但总量居高不下和结构持续优化将成为新常态,要求地质调查工作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二是全球能源资源供需格局调整,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参与全球治理,迫切需要增强地质调查先行能力;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四是国土资源管理内涵和方式发生新变化,要求地质调查工作拓展领域、提升能力;五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求地质科技创新与地质调查实现深度整合,切实发挥好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在这种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明确地质调查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国土资源工作全局中的位置和方向,那就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钟自然同志所说的:“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为此,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思路必然要从传统的以论文、获奖论英雄转变到以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论英雄上来,转变了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思路,就能够牵住牵好地质调查工作健康发展的“牛鼻子”,引导地质调查工作朝着“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正确方向发展。

2 创新地质调查成果分类与评价指标

地质调查领域不同,工作方法与工作过程不同,成果类型自然也不同,为了科学地、准确地评价地质调查成果,首先需要对地质调查成果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成果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最后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就转变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思路来说,科学划分成果类型是第一步,恰当设置评价指标是第二步。第一步成果分类是基础,只有对诸多地质调查领域成果进行科学分类,才能分门别类的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

不论是成果的分类还是评价指标的设置,都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过程,从一般的研究方法来讲,需要从文献上、理论上、专家调研等角度进行研究,本文限于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先期主要从文献上和理论上进行探讨。文献的选取要有一定的原则,需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代表性,但是目前对地质调查成果分类和评价指标设置的专门著作或者学术论文几乎空白,经研究认为选取部委相关文件作为主要参考文献可以满足上述原则,主要是《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科技部,2009年10月)、《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国土资厅发〔2009〕68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励办法(试行)》(中地调发〔2012〕126号)三个文件。

2.1 《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关于科技成果分类与评价指标设置

2009年,科技部发布了《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此办法对科技成果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了设置,如表1所示[2]。

2.2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地质调查成果的分类与相应评价指标

2009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国土资厅发〔2009〕68号),此办法对地质调查领域的成果分类、评价要点与评价指标进行了设定,如表2所示[3]。

2.3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关于地质调查成果分类与评价指标设置

201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励办法(试行)》(中地调发〔2012〕126号),此办法对地质调查成果进行了分类并设置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具体如表3所示[4]。

2.4 创新地质调查成果类型划分

在上述《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科技部,2009年10月)、《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国土资厅发〔2009〕68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励办法(试行)》(中地调发〔2012〕126号)三个文件关于成果类型划分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调查行业自然特点与专业性质,将地质调查成果类型化为为7个大类32个小类,具体如表4所示。

表1 《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关于科技成果分类及指标设置

2.5 创新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指标设置

鉴于地质调查周期长、效益后续等自然特点,我们将地质调查成果评价对象确定为一个事物两个阶段,即评价对象是地质调查成果,两个阶段分别是对地质调查产出的直接评价和地质调查产出的后续效益评价,前一个评价阶段目的是评价地质调查过程的规范性与成果的质量,后一个评价阶段目的是评价地质调查产出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影响与空间上伸展性影响,这一点算是关于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的一个创新,具体评价指标研究结果如表5所示。

3 结论与问题

经济新常态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新形势,新形势要求地质调查工作必须“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为此,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思路必然要从传统的以论文、获奖论英雄转变到以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论英雄上来,转变了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思路,才能够牵住牵好地质调查工作健康发展的“牛鼻子”,引导地质调查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加上作者的理论思考,对地质调查的各种成果进行了排列组合,形成了新的地质调查成果类型划分结果。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成果类型的特点,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直接产出与后续效益两个阶段的评价指标。

对地质调查成果开展评价工作历史不长,现在要转变评价思路更是一个新事物新思路。相关研究文献较少,本文所做的只是在部委相关文件基础上进行思考,尝试了成果类型划分的新标准,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而且指标只是针对7大类成果类型进行构建,是否需要针对32个小类成果类型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成果的分类与指标的设置是否科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总之本文只是从一个角度进行的探索。

表2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地质调查成果分类及评价要点

表3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关于地质调查成果分类及评价要点

表4 地质调查成果类型划分表

表5 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指标研究结果

[1]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科技部.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R].2009.

[3]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国土资厅发〔2009〕68号)[R].2009.

[4]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励办法(试行)(中地调发〔2012〕126号)[R].2012.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科技成果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我的思路我做主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