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商业跟进”成效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5-03-05 07:50张福良李晓宇易继宁
中国矿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商业性资金投入矿业

郭 佳,张福良,李晓宇,王 慧,李 啸,易继宁,靳 松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120)

推进“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所在。当前,受国际矿业形势持续走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变化的影响,作为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的矿业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保障找矿突破战略行动“358”目标的最终实现,深入剖析“商业跟进”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和成功经验做法,有助于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更好地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地勘行业健康发展,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

1 “商业跟进”是地质找矿新机制的核心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全面构建以社会投资为主体、政府政策引导、基础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支持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公益先行”和“基金衔接”是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进入市场的重要保障,“商业跟进”是地质找矿新机制的核心。随着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矿产资源规划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探明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为目标,依法开展矿产勘查活动越来越成为地质找矿工作的主体内容。因此,加大“商业跟进”力度,使各类社会资金进入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是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和取得找矿突破的核心内容。

矿业企业是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主体,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特点,完全符合商业性勘查市场的运行规则。2012年3月,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的徐绍史同志在出席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民营企业座谈会时指出,矿业企业要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充分发挥找矿主体作用,敢于投资风险勘探,注重资本与技术相结合,走探采一体化道路,同时监督并协助政策的实施和完善。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整装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40号)中明确指出,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鼓励社会投资积极参与,优先保证整装勘查区内矿业用地需求,共同协调矿业权人、勘查单位、社区等各方关系和收益分配,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商业跟进”提供了空前利好的外部环境,体现了“政府积极引导,激发市场活力”的理念。

2 “商业跟进”已取得的成效

在地质找矿新机制的引导下,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形成了以矿业企业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格局。据全国地质勘查成果直报系统数据显示,2011~2014年,全国矿产资源勘查资金投入累计1321.74亿元,其中,社会资金投入897.80亿元,占总资金的68%(表1,图1)。

图1 2011~2014年全国矿产资源勘查资金投入

“商业跟进”的大规模投入带来重大找矿成果。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任务目标的大宗紧缺矿种中,除铝土矿和钾盐等少数矿种外,其他均超额完成(表2)。2011~2013年,全国累计共完成钻探7056.54万m、坑探183.70万 m,新发现铀、铁、铜、铝、金、铅锌等矿产地1352处,其中大型162处、中型289处、小型901处,超额完成新发现300处大中型矿产地的预期目标任务。

表1 2011~2014年全国矿产资源勘查资金投入统计表/亿元

表2 全国重要矿产勘查三年目标完成情况表

3 影响“商业跟进”实现找矿突破的因素分析

3.1 资金投入

由于矿产资源绝大部分埋藏于地下,地质找矿从基础地质-远景调查-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开发)各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劳动力、设备、原材料等;且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具有风险逐渐降低、工作区域逐渐缩小、资金投入不断增大的特点。因此,大规模投入矿产勘查资本是勘查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要素和推动力。

矿业企业作为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主体,具有盈利性、独立性、灵活性等特征。随着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的逐步建立,福建紫金矿业集团、山东招金集团等一批矿业企业都加大商业性矿产勘查投入,充分发挥商业性勘查的资本优势,敢于加大风险勘查资金投入,在大规模集中投入的带动下,建立了资本良性循环。2014年,在全国109片整装勘查区中,社会资金投入排名前十位的年度资金投入均达1亿元以上,取得重要找矿成果(表3)。

表3 2014年全国社会资金投入排名前十位整装勘查区新增估算资源量统计表

3.2 政策保障

政府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在地质找矿工作中,政府主要运用政策调控手段,改善市场环境,加强信息发布,引导社会投资方向,鼓励和促进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健康发展。按照地质找矿新机制要求,国土资源部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要求,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出台整装勘查区内“坚持风险勘查优先、资本与技术相结合优先、探采一体化优先”的矿业权配置“三优先”原则,探索实施商业性矿产风险勘查后补贴制度等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探矿权出让方式,激励资金投入,利用好的政策引导矿业企业加大商业性矿产勘查,为推进整装勘查实现找矿突破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012年8月,国土资源部、西藏自治区政府与中国铝业公司联合签署了《关于加速推进西藏多龙矿集区整装勘查合作框架协议》。国土资源部给予探矿权政策支持,安排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找矿技术方法指导。西藏自治区政府做好外部环境的疏通协调,组织各地州、区国土厅、发改委、工信厅和地勘局举行会谈,专题研究中铝公司在西藏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同时,维护好矿业企业与当地藏民的安全稳定工作,搭建了和谐共处的外部环境。政府发挥协调引导作用,促进了中国铝业公司在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喜马斑岩铜(钼)矿带上迅速取得找矿重大突破。

3.3 公益与商业合作

公益性地质调查是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前期和基础。公益性地勘单位有着丰富的地质找矿经验和雄厚的技术人才队伍,且对找矿所在地的基础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长期的积累。在商业性矿产勘查和实际找矿过程中,矿业企业应充分利用公益性地勘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坚持资本与技术相结合、探采一体化,形成利益共享,双向互补,协调发展。

中国铝业公司与西藏地勘局第五地质大队合作,通过给予地勘单位经济补偿和一定份额的股权,设立找矿成果奖等有力措施,实现了矿业企业与地勘单位的良性互动。截至2013年,共获得铜金属量717万t、金151t、银1780t,打造又一个新的铜资源勘查开发基地,为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铜资源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3.4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商业跟进”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勘查深度的不断增加等原因,找矿难度逐渐增大,因此技术创新至关重要。通过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勘查技术方法的筛选,以指导一线勘查找矿促进找矿突破。

中国黄金集团在开展西藏甲玛铜矿找矿过程中,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等技术团队,实现了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三方合作。通过创新思路、科学判断和综合研究,打破了原有寻找浅成低温热液成矿找矿理论模式,探索出了“理论创新、快速整合、高效管理、重点突破”的找矿模式。同时,引进了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等新技术和先进理念,大规模高效集中勘查,使甲玛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特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从当年的96万t的铜当量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万吨的铜当量。

3.5 外部环境建设

矿产勘查工作受工作区(勘查区或矿区)范围内地方经济、自然环境和民众利益的影响。矿业企业要实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矿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绝对不可忽视,全面推进绿色勘查和和谐矿区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在政府主导下,通过矿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谐矿区建设的持续推进,探索移民搬迁补偿和矿区生态恢复补偿制度,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同时,通过制定政策,支持地方发展相关产业,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矿区基层政府和群众入股矿山企业为补充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了人与人的和谐,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矿区居民的发展和富裕,解决就业,维护团结稳定,营造“和谐勘查”工作环境。

4 新形势下“商业跟进”的建议

受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矿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国际矿业形势下行的影响,我国矿业企业投资积极性也随之受到较大影响。2014年,全国矿产资源勘查资金投入269.45亿元,较2012年同比下降29.56%。其中,社会资金投入183.64亿元,较2012年同比下降29.03%(图2)。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10月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仍呈现缓慢复苏迹象,预计矿业形势难以好转。

图2 2011~2014年全国矿产资源勘查资金投入走势图

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需要稳定持续的矿产资源供给,对传统大宗矿产的需求处于高位,对非传统能源和新材料矿产的需求加速增加,石油、铁矿石等主要矿产对外依存度过高,必须立足国内、兼顾海外,解决能源资源安全保障问题。

一是应充分利用好国家出台的鼓励商业性勘查配套政策措施,抓住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和矿业权市场环境逐步完善的机遇,理性分析国家战略性发展需求,加大紧缺矿种和新兴产业发展所急需的新能源矿产、新材料矿产的地质找矿力度,持续性加大资金投入。同时,抓住“一带一路”、“中巴走廊”等全球战略合作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与中亚、东盟等国家在能源资源勘查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利用好国外能源资源,并加大对战略性矿产的储备。

二是将地质科技创新与指导一线找矿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与公益性地勘队伍、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从人才、技术、信息交流等环节推进找矿与科研有机融合和一体化。通过国家财政安排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等项目支持,利用好公益性矿产勘查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基础地质信息,深化成矿规律认识,加强综合研究及矿床技术经济评价,从而提升勘查技术、解决找矿难题。同时,注重地勘项目设计与施工质量,把好规划部署、项目立项、组织实施、成果验收、应用评价等环节,提升精细化工作水平。

三是在遵循地质找矿规律的前提下,实施“良性互动、探采一体”模式,加快勘查、采矿、选冶一条龙的现代化资源基地建设。同时,肩负起社会责任,做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注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控制消耗,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污染治理,切实加大矿山环境生态治理恢复力度。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下游产业和服务业,使矿业资本走向长期增值,促进矿区经济升级转型和企业持续发展。

5 结 语

矿业企业围绕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变化,利用好商业性矿产勘查鼓励政策,立足国内,着眼全球,瞄准国家紧缺矿种和新兴产业矿产的勘查开发,注重技术与资本的有机融合,用地质科技创新指导一线找矿,实施“良性互动、探采一体”促进找矿突破。既在“商业跟进”中实现企业追求的生产专业化、规模集约化、经营高效化和利润最大化,又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 张福良,胡永达,崔笛,等.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工作回顾与启示[J].中国矿业,2014,23(11):15-18.

[2] 雷晓力,胡永达,张福良,等.新形势下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的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4,23(12):9-13.

[3] 唐金荣,周平,施俊法,等.2014年全球矿业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J].中国矿业,2015,24(3):1-7.

[4] 张润丽,王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利益主体关系[J].地质通报,2013(11):1855-1860.

[5] 盛昌明.促进商业性地勘工作发展,实现“商业跟进”[J].国土资源情报,2011(11):5-8.

[6] 张彦英,余养力,王希凯,等.地质找矿新机制运行情况及相关建议[J].国土资源情报,2012(4):12-15.

[7] 姚华军,朱清.关于和谐矿区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1):4-9.

[8]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谐矿区建设研究项目组.和谐矿区建设形势分析与政策选择[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6):56-59.

[9] 马骋,陈仁义,张福良,等.国外风险勘查激励政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矿业,2015,24(4):11-14.

[10] 刘青山.遵循两个规律创新找矿机制——青海省实现找矿突破的经验与启示[J].青海国土经略,2013(3):9-11.

[11] 下好重塑矿产勘查格局一盘棋——访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仁义[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09-13.

[12] 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全国2014年整装勘查年报[R].2015.

[13] 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编制研究组.中国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分析与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14] 王文,王希凯,张润丽,等.我国地质工作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商业性资金投入矿业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推动老区经济快速发展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众文化视野下《林海雪原》的改编与传播
装置艺术在现当代艺术中的商业性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浅谈中国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