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2015-03-06 05:58谢惠琼王玉琼
军事护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事件报告隐患科室

谢惠琼,王玉琼,王 颖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护理部,四川 成都610091)

医疗及护理不良事件不但会对患者造成重大伤害,而且还会导致患者的安全感丧失、医院社会信誉度下降等。不良事件管理对于预防该类事件再次发生有着重要意义[1-2],对于不良事件的管理可借助于不良事件的报告系统。本研究对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13年1-12月通过不良事件的报告系统呈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于了解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有效管理措施,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再发生。

1 临床资料

2013年1-12月,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共呈报了护理不良事件68例,其中儿科病房25例,妇产科病房18例,门急诊10例,重症病房8例,手术室5例,产房2例。按医疗不良事件分类:警讯事件3例,不良后果事件17例,未造成后果的事件40例,隐患事件8例。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上报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是上报时间不及时,分为口头报告不及时和书面报告不及时。在68例不良事件中,有20件(29.4%)口头报告不及时,有28件(41.2%)书面报告不及时。

2.2 不良事件表格填写存在的问题 68件不良事件中,表格填写主要存在问题是填写不完整,共有73处有缺陷,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不良事件表格填写存在的问题(N=73)

2.3 不良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呈报的68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处理过程存在问题有28例,具体情况如表2。

3 讨论

3.1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重要性 患者安全管理是医疗卫生系统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加之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所以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频率较高。只有从不良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预防。收集不良事件信息,发布警示信息,并提出分析、改进建议,是提高医疗安全的重要途径。如何保证患者的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一直是极受重视和共同研究的课题。医疗机构管理层应积极倡导以安全为核心的文化环境,医院管理层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的有效性是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处理以及持续改进这一过程的衔接非常重要,需要对各环节以及环节之间的问题进行无缝隙的管理。

表2 不良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N=28)

3.2 不良事件上报应及时 我院有相关制度明确规定了不良事件上报时限,即科室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有损害结果的事件,当事人需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给相关职能部门、院领导进行口头报告,并在24h内通过内网进行网络报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不良事件中经常出现上报不及时、督查后才上报的情况,其中口头上报不及时的事件占不良事件的29%,书面上报不及时的事件占不良事件的41%。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不良事件报告率为1%~10%,我国总报告率<1%,这个数据也表明了国内医院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系统不完善[2]。崔颖[3]调查发现,98.4%的护士都害怕受到责备和批评,担心受到惩罚影响个人的发展而隐瞒不报,而多数临床科室管理者害怕影响科室的声誉也会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大多不愿意也不敢报告,待到质量检查被发现或患者投诉致无法隐瞒时才被动报告[4]。中国医院协会自2006年开始,每年在《病人安全目标》中倡导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提出在发生不良事件后管理者应从制度或流程方面对不良事件加以分析[5]。但是针对不主动报告不良事件的部门也没有规定明确的处罚措施,导致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上报的态度缺少积极性[5]。因此,强调不良事件上报时间非常必要,在管理过程中督促各科室及时报告不良事件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及时上报,行政部门可协助解决,预防冲突的扩大化,同时也可以及时进行分析,预防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3.3 上报职责应归于统一部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科室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职能部门有护理部、医务部和质量控制部,因而出现了同一事件重复上报或者漏报的情况,不利于不良事件的管理。这说明上报人员对上报职责的归属不明确,存在上报部门不一致的现象。为进一步规范不良事件管理,充分发挥不良事件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导向作用,实行非惩罚性上报管理制度,并对上报不良事件科室及个人给予奖励。针对院内不良事件报告的管理多个部门分头管理存在问题,医院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院不良事件统一收集信息,再分解给护理部、医务部、后勤部等调查处理,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

3.4 不良事件上报表格填写应完善 不良事件上报的质量非常重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中填写内容有很多都不完善,有37%的护理不良事件没有填写事件发生具体时间;21%没有记录当事人的工作基本情况,缺乏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相关因素的资料。且管理部门也对不良事件反馈不及时,更使临床工作人员认为上报与不上报没什么差别,临床科室也只是解决当下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并未针对根本原因做持续改进。而因为上报的填写内容缺少很多项目,管理部门也仅仅是收集不良事件,难以对全院的不良事件发生趋势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也不能对科室改进的效果做评价和监督,解决不了最根本的原因。因此,收集不良事件信息时,需要设置合理的上报表,要包括事件发生具体时间、上报内容、当事人工作情况等。基于信息内容全面才能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简化上报程序。另外需要下发持续改进督改通知书,让科室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改进,找出护理工作中系统性问题,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3.5 应关注不良事件中的隐患事件 本次结果显示,隐患事件的上报率(12%)明显低于未造成后果的不良事件(72%)。隐患事件上报,就能够进行不良事件的前瞻性管理,排查护理工作中的其他安全隐患并制定前瞻性整改措施,对流程再造有显著帮助,其最终目的是发现整个医疗服务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特别是提出那些影响全局的高危因素。所以,护理管理者要大力提倡隐患事件的上报率。尽管各大医疗机构都在对护士进行认知培训,但是结果仍然令人堪忧,欧阳庆等[6]研究发现,能分清楚护理不良事件类别的护士只有65.4%,很多护士在不良事件发生时都没有意识到差错。而隐患事件是最容易忽略的医疗分类事件,隐患事件有着最为特殊的意义,这类事件以往没有被归入不良事件分类,现在隐患事件被纳入不良事件范围,理由是这些隐患事件有一定的发生率,应该是护理工作防范的重要一环。

[1]杨苹,王样,邵文利.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2]魏斌,田作平.医疗不良事件SH9分类法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医院,2011,15(1):43.

[3]崔颖.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因素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66-67.

[4]李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54-55.

[5]戴慧珊,施雁,毛雅芬.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护理研究,2009,23(8):2137-2138.

[6]欧阳庆,刘玉娥,罗敏,等.对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状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109-2112.

猜你喜欢
事件报告隐患科室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基于医院医疗器械故障信息的不良事件报告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