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与维生素C抗氧化活性分析

2015-03-07 09:24郑月月孙婷婷靳文娟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儿茶素阴离子茶多酚

孙 敏,郑月月,孙婷婷,靳文娟

(安康学院 化学化工系,陕西 安康 725000)

绿茶中含有多种天然成分,如茶多酚、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茶多酚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8%~36%,是儿茶素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的总称,茶叶的色香味和抗氧化保健功能主要源于茶多酚[1],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维生素,也属于天然抗氧化剂[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允许VC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到饮料中,而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抑菌[3]和防止食品褪色[4]等作用,是一种优良的食品添加剂。

本文采用工艺简单、提取温度低、浸提时间短的超声波浸提法从绿茶中提取茶多酚,得到了茶多酚含量为64.1%的茶多酚提取液,并经过纯化处理后得到了易于保存的茶多酚粉末,对比分析了同质量浓度下茶多酚与维生素C对羟基自由基、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茶多酚在饮料类食品生产中作为抗氧化剂进行添加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6100PC,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Dk-2000-3l,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器(KH2200E,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超声功率80W,超声频率40KHz);旋转蒸发仪(RE-52AA,上海雅荣生化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Shz-d3,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茶叶(安康市售本地茶)、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甲硫氨酸、维生素C、丙酮、过氧化氢、水杨酸、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核黄素、无水乙醇、甲醇等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分析纯;缓冲溶液(自制)。

1.2 茶多酚提取液的制备

取5g过40目筛后的茶末于三角瓶中,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70℃,提取溶剂为70%的乙醇,料液比为1∶30[5],减压过滤,滤液即为茶多酚提取液。

1.3 茶多酚提取液的纯化

取茶多酚提取液适量,用等体积的三氯甲烷萃取三次,弃去三氯甲烷层,用两倍体积的乙酸乙酯再振摇提取两次,合并乙酸乙酯溶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6],浓缩液经大孔吸附树脂(D101)分离纯化(洗脱液为60%的乙醇)后,浓缩、烘干,得浅黄褐色茶多酚粉末。

1.4 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参考国家标准GB/T 8313-2002茶多酚测定法,测得纯化干燥后的茶多酚粉末中茶多酚的百分含量平均值为64.10%。具体实验过程为:取茶多酚粉末0.1 g,加蒸馏水定容至50 mL。取1 mL加蒸馏水4 mL、酒石酸亚铁溶液5 mL,充分混合,再加pH7.5的缓冲液至25 mL的容量瓶定容,用10 mm比色杯,在波长540 nm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A)。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以干态质量百分率表示,按下式计算:

茶多酚(%)=(A×1.957×2)/100×L1/(L2×M×m)。

式中,L1——试液的总量,mL;L2——测定时的用液量,mL;M——试样的质量,g;m——试样干物质含量百分率,%;A——试样的吸光度;1.957——用10mm比色杯,当吸光度等于0.50时,每毫升茶汤中含茶多酚相当于1.957mg。

1.5 茶多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取维生素C粉末和茶多酚粉末,用蒸馏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0.05~2.0 mg/mL的溶液,采用改进的NBT法和Fenton反应法,分别测定茶多酚和维生素C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1.5.2 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的测定

茶多酚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方法。在具塞比色管中依次加入6mmol/L的硫酸亚铁,6mmol/L的水杨酸溶液,不同浓度的茶多酚溶液,6m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各2mL,在37℃水浴中加热30min,冷却室温后于510nm处测定吸光度。茶多酚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计算公式为:清除率(%)=[1-(Ai-Aj)/A0]×100%,式中,A0为空白对照液吸光度;Ai为加入茶多酚溶液的吸光度;Aj为不加过氧化氢的吸光度[9-10]。平行测定三次,取其平均值。

维生素C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方法同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多酚的红外图谱表征

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表儿茶素(EC)、儿茶素(DL-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等物质,其中,ECG和EGCG的含量最高,约占儿茶素类物质总量的75%[11],其化学结构较为相似,如图1所示,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羟基取代的数量和位置不同,图2为本实验纯化后的茶多酚粉末的红外光谱图(KBr压片法)。

结合图1、2可知,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都有两个苯环和1个吡喃,且吡喃上都带有1个羟基,3180~3610cm-1范围内的宽带吸收,归属于苯环上的羟基吸收,羟基的变形振动在1340~1420cm-1,1000~1750 cm-1范围内多峰结构吸收,对应于骨架振动和取代基的变形振动,754~870cm-1范围内的吸收峰可能是由1,3二取代苯上的-C-H变形振动产生的,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C-O-,其伸缩振动波数为1660~1690cm-1,与文献[12]所述吻合。

2.2 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相同质量浓度的茶多酚和VC对超氧根阴离子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具体对比分析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茶多酚和VC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一定清除作用。当茶多酚和VC的质量浓度在0.05~0.8 mg/mL区间时,二者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都随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当质量浓度高于0.8 mg/mL后,茶多酚和VC对超氧根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增长缓慢,基本趋于稳定,并且,当质量浓度小于0.4 mg/mL时,即在0.05~0.4 mg/mL的低浓度区,茶多酚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VC,质量浓度大于0.4 mg/mL时,VC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要高于茶多酚;另外,茶多酚和VC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且茶多酚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明显优于VC,且当茶多酚质量浓度为0.05~0.4 mg/mL时,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的增大提高迅速,在0.6~2.0mg/mL时,清除率增长较慢,趋于稳定。

3 结论

茶多酚与相同质量浓度的VC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不同点在于:在0.05~0.4 mg/mL的低浓度区,茶多酚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VC,当质量浓度大于0.4 mg/mL时,VC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要高于茶多酚,但茶多酚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明显高于同浓度下的VC。

[1]张晓梦,倪艳,李先荣.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2):157-161.

[2]葛颖华,钟晓明.维生素C和维生素E抗氧化机制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07,28(5):707-708.

[3]刘帅华,李春英,李朝,等.EGCG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3,26(6):31-33.

[4]邬新荣,王岳飞,张士康,等.茶多酚保健功能研究进展与保健食品开发[J].茶业科学,2010,30(s1):501-505.

[5]陈贞纯,刘晓慧,吴媛媛,等.茶多酚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13,9(12):9-12.

[6]唐课文,周春山,钟世安,等.聚酰胺树脂对茶多酚和咖啡因吸附选择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23(1):143-145.

[7]靳文娟,苟晓会.含铜SOD模拟物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J].安康学院学报,2013,25(6):39-41.

[8]马勇,邵立新.人参花蕾提取液清除羟基自由基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10):101-104.

[9]李莉,赵启鹏.白胡椒和黑胡椒配伍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作用研究[J].陕西中医,2014,35(11):1562-1564.

[10]颜军,苟小军,邹全付,等.分光光度法测定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J].成都大学学报,2009,28(2):91-93.

[11]张丽君,周光明,窦文虎,等.儿茶素的红外、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3,32(12):1-5.

[12]张连水,聂志矗,赵晓辉,等.表儿茶素类单质红外光谱特性研究[J].茶叶,2009,35(3):152-156.

猜你喜欢
儿茶素阴离子茶多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肠道微生物与茶及茶多酚的相互作用在调节肥胖及并发症中的作用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顺铂诱导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一测多评法测定心脑健胶囊(片)中6种儿茶素
茶多酚真能祛斑吗?
反刍动物阴离子盐营养机制研究进展
D311B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Cr(Ⅵ)的研究及应用
全甲基化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