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军队医院有效控制平均住院日的做法

2015-03-07 11:34张彦,阳红,杨绪兰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住院日全院科室

探析军队医院有效控制平均住院日的做法

作者单位:650032 昆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质量管理科(张彦,阳红),营养科(杨绪兰),医疗科(周文宝)

张彦,阳红,杨绪兰,周文宝

[关键词]住院日;精细管理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一直引人关注。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走质量效益型道路是医院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1]。当前,军队医院在适度控制规模的前提下,需要不断提高效率,以满足为军服务,为民造福的服务宗旨。数据显示,近3年,我院坚持“一强五好”医院[2]的建院目标,走精细管理、内涵发展道路,平均住院日持续缩短,医疗工作质效明显提高。

1基本情况

以我院军卫一号信息系统《医务统计子系统》“住院科室工作效率报表”为准,提取2011~2014医疗年度院级平均住院日数据;从我院自行研发《综合查询系统》提取科级平均住院日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平均住院日持续缩短,特别是2013年、2014年环比呈两位数下降,2014年平均住院日9.54 d。见表1。

表1 2011~2014年我院平均住院日变化

注:定基比=(第n年平均住院日-2011年平均住院日)/2011年平均住院日×100%;环比=(第n年平均住院日-第n-1年平均住院日)/第n-1年平均住院日×100%

2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

2.1信息化支撑,保证平均住院日数据准确性对平均住院日精细管理的基础是数据准确性,平均住院日的数据获取依赖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军队医院科室设置在初始化时,可能存在“病区下设科室”或“科室下设病区”两种层级模式。统计实践发现,目前军卫一号《医务统计子系统》在科室下设病区模式时所计算的院级平均住院日准确,但科级平均住院日存在严重误差。因此,统计算法需要进行改进,数据需要进行矫正。为此,我院先后自行研发了《平均住院日矫正工具》、《综合查询系统》,其中对《医务统计子系统》的平均住院日进行修正,保证科级数据准确性。软件通过关注Adt_log数据表的变动情况,采用时间逻辑分析方法确定每一次入出科“标识”是否正常,是科内病区互转,还是科内分解住院,拟或是科间分解住院。软件采用特殊算法,还排除了因转入、转出时间的倒置对结果的判定误差,并调整判定分解住院的时间间隔,以便核查出当天或N天内重复入院。通过数据挖掘和整理,还原科室真正的住院日控制水平,为下一步精细管理奠定数据基础。

2.2目标引领,制定平均住院日控制水平并纳入绩效管理综合评价以全军先进医院为目标,依据学科特色、科室近年平均住院日走势、主要收治病种疾病谱特点、季节变动趋势、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学特点,制定院、科两级年度地方患者平均住院日目标值,并分解到月。以月为单位,纳入科室绩效考评体系,每月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进行同比、环比、达标率的点评和分析,科室定期对影响本科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分析[3],提出改进意见。为避免出现片面追求平均住院日的现象,将疑难危重率、床位使用率等指标与平均住院日一起进行综合评价。

2.3医疗安全,为以平均住院日为代表的工作效率提高保驾护航平均住院日的缩短必须以医疗安全为前提。医院大力弘扬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培养良好医德医风,为医疗安全奠定了思想基础。全面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4],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围手术期各项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制定并修订《昆明总医院医务人员主要工作规范》和《昆明总医院防范医疗缺陷主要工作》。通过一系列医疗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医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医疗安全奠定了制度基础。通过规范在岗人员“三基”训练、岗前培训、学科论坛、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为医疗安全奠定技术基础。通过营区营院改造、全面启动探视管理、严格岗位考勤,为医疗安全奠定行政管理基础。通过上述举措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安全,以安全为前提,医疗效率明显提高,平均住院日大幅下降。

2.4创新发展,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4.1管理创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系统和精细化管理的新思维。采取机关和职能科室多部门联动的方式,整合医疗质量、卫生经济、合理用药、感染控制、设备维护、医技协作、后勤保障,服务于临床。以《病历质量管理软件》为代表的信息化平台已经成为医疗管理和服务创新与转型的利器。临床科室领导从“技术型”向“管理型”过渡,不但技术好,更要管理精,利用信息平台,实时掌握本科医疗指标动态变化,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做到心中有数,推动医疗工作效率持续提高。

2.4.2技术创新使医疗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医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促进交流、加强总结、提高创新思维层次。以军地疑难病、危重病诊治为重点,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有力促进医院技术创新和转化。临床科室新业务新技术的应用使疗程缩短,疗效更优。

2.5持续加强对术前平均住院日的管控手术患者术前住院天数是衡量医院手术科室系统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重要因素[5],对手术科室平均住院日的控制离不开对其术前平均住院日的监管。术前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众多,有社会因素、患者因素、医院因素,其中,医院因素为可控因素[6]。经调查,影响我院术前平均住院的医院因素主要有:术前辅助检查预约时间、输血准备、麻醉科手术室运转等。为解决瓶颈问题,医院实行双休日检查和夜间检查,手术室24 h开放,缩短检查预约时间,实现检验、输血检查报告单356 d天天当日发放。手术科室将缩短术前平均住院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规范诊疗流程。外科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从2011年3.87 d下降到2014年3.3 d,降幅14.73%。其中泌尿外科术前平均住院日从3.77 d下降到1.44 d,降幅61.80%;眼科术前平均住院日从4.08 d下降到2.05 d,降幅49.75%。目前全院外科手术科室中,术前平均住院日<3 d的有8个,占66.67%,为全院平均住院日的控制做出了较大贡献。

2.6紧盯重点科室,以点带面成效显著以我院骨科研究所为例,其门诊量占全院10%,收容量占全院20%、手术量占麻醉科手术量30%以上。如果骨科平均住院日下降1 d,全院将下降约0.15~0.22 d。骨科因地制宜,采取院内治疗、院外康复的政策,实行双向转诊制度;进一步规范术前、术中、术后诊疗流程管理;通过临床路径加强标准化治疗,缩短术前检查时间;加强手术切口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手术新材料应用及手术方式改良。在这一系列综合“组合拳”的共同作用之下,其平均住院日从2011年的13.49 d下降到2014年的8.5 d,降幅达到37%,有效拉动了全院平均住院日的下降。

3小结

控制平均住院日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通过近3年的努力,医院以平均住院日为代表的医疗效率明显提高,2014年床均收治36.97人次,比2011年增长41.48%,住院患者危重比占44.35%,患者服务满意度常年在91%~99%之间。建设质量效益型医院的思想深入人心,精细管理、内涵发展的思路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刘爱民,马家润,鲁杨,等.病案信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59.

[2]石骥.以创建“五好医院”为抓手推动医院科学发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5):553-554.

[3]李会玲,卜玮.三级综合性医院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4):41-43.

[4]于铭,曹振广.医疗安全无缝隙管理链的构建与实践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1,41(2):40-42.

[5]徐菁.某院术前平均住院日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11):1029-1030.

[6]薛丽,李达.术前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6):433-435.

(收稿日期:2014-11-08)

文章编号1004-0188(2015)04-0439-03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4.039

中图分类号R 197.32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住院日全院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某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