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的购物公园商业规划设计——以南京羊山公园商业街重点地块城市设计为例

2015-03-07 08:43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6期
关键词:羊山体验式购物

张 薇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心态日渐成熟,单一的购物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娱乐休闲为导向的体验需求代表了一种社会价值观,开始进入商业活动,体验式消费应运而生[1]。

购物公园以休闲业态、富含文化的主题、斑斓的外部空间等更具体验式的特质,不仅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更引导了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推动城市空间及城市文脉融合的重要动力。本文以南京羊山公园商业街重点地块的城市设计为例,结合体验式商业的设计要点,总结出适合项目自身的设计策略,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以购物公园为模式的主题商业空间。

1 购物公园的定义与特质

1.1 购物公园的定义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体验式消费下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休闲、游憩、购物等活动相互渗透。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购物公园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深化,从最初的公园与商业形式的简单结合到现在的相互交融,发展出进一步的定义:以商业和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以营造场所氛围和愉悦体验为核心,由室内外的空间相互联系,集公园式的生态、休憩、娱乐体验和购物为一体,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公共开放空间及自然环境[2]。

购物公园是一个展示城市活力、凸显城市文化的生活中心,是城市商业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购物公园的特质

1.2.1 功能的复合化

成功的体验式商业空间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随意选择的消费体验,也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它应该具有集零售、娱乐和餐饮等为一体的复合型功能业态。如今的购物中心为力求打造一站式购物体验,以往购物、餐饮、娱乐“52:18:30”这一购物中心业态经营的“黄金比例”正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购物、餐饮、休闲“1:1:1”联袂主演的消费模式。如北京的侨福芳草地,总的业态配比为4:3:3,尝试红酒吧、咖啡厅与购物相结合,并开设有艺术展览厅,形成艺术与购物结合的多功能业态。

1.2.2 开放多元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在体验式商业内并不具备消费的功能,但这部分空间的作用是供消费者在使用的同时,承担着供人们进行集会、休息、观赏、游玩和交往等非营利性活动的空间。美国社会学家简·雅各布在20世纪70年代指出,多元化是城市空间活力的所在。她认为,空间的多元化是提供功能多样性的物质支持,多样的空间可以促进人们参与商业空间中不同形式的交往活动,从而强化空间的活力与吸引力[3,4]。

1.2.3 复合化的交通空间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将人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5]。在交通空间的设计中,根据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步行习惯,做到情节丰富、道路通畅和方向明确,促成沿途各种消费行为的发生,通过立体交通的叠加,有效地将商业的不同功能业态穿插起来。

1.2.4 有特色的环境主题

体验式消费表现为“感受型消费”、“兴趣化消费”,要求商业本身体现一种明确、独特的主题[6],与城市相关的文化因素,自然的、艺术的或历史的,都可作为主题的选择,给消费者提供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促进人们参与互动、培养情绪。如日本的南玻公园,以自然为主题,其整体空间宛如山间峡谷,屋顶退台通往不同的楼层,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生态购物公园。

2 规划案例: 南京羊山公园商业街重点地块城市设计

2.1 项目背景

2012年2月25日,中国南京仙林科学城管理联盟成立,仙林由大学城向科学城转型。未来仙林科学城将建成地域经济高级化、转型发展和吸引科技活动者工作生活的魅力城市。在这个机遇中,羊山公园重点地块城市设计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项目总体规划范围包括羊山湖及羊山公园,是整个仙林新城中最具人文魅力、生态魅力、持续创新的城市空间。商业街重点地块位于研究范围的南侧,南至仙林大道,西临仙境路,东侧即为羊山湖,紧邻地铁2号线羊山公园站(图1)。

2.2 项目条件

2.2.1 交通条件

地块周边交通便捷,南侧的仙林大道横贯整个仙林大学城的东西向,直通南京市中心,是主要的市政道路。毗邻的地铁2号线是一条联接主城中心和城市副中心的东西向骨干线,串联南京的多个景区,为大学城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图2)。

2.2.2 景观条件

地块生态景观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市场,但缺乏一定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北侧的羊山公园以羊山和人工湖为主题建设,是仙林副城内最重要的原生态森林公园,未来将打造成集休闲、文化交流、科普游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级综合公园(图3)。

图1 基地位置

图2 2号线轨道交通

图3 羊山公园

2.2.3 教育研发资源

仙林新城教育产业丰富,地块周围有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南大和园、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同时,仙林利用其良好的科技研发平台及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人才落户其中,成为南京市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3 规划设计策略

通过对项目现状资源进行挖掘,对其发展条件进行解读,本次规划结合购物公园的特质,规划设计策略主要从功能、流线、空间和主题着手,打造集生态公园、文化休闲、商业娱乐等为一体的,服务于仙林新城的“体验式”购物公园为主题的风情商业街。

3.1 功能的相互串联

(1)公园与商业相结合

图5 业态规划图

购物公园的商业空间多为开放式的环境,往往与城市的自然、历史资源结合组建。在进行购物公园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与城市环境、资源的联系,达到与城市人文、城市肌理的协调呼应。

项目在自然环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背靠羊山公园,东临羊山湖,形成了“商业+公园”的概念。并且项目借助羊山公园的旅游资源,作为景区的补充形式出现,将游客吸引到空间中,同时也为羊山公园提供了完善的商业及娱乐休闲配套设施。在周末、节假日,成为家庭出游的一站式游憩商业中心,提供了公园中购物、购物中游玩的体验氛围,达到商业与游憩两者的共赢(图4)。

(2)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消费业态

购物公园强调休闲、娱乐、生态的理念,休闲娱乐功能的融入有利于激发消费者愉悦的情感,增加空间的吸引力。这种多功能组合的服务环境会产生协同效应,即空间依存、价值互补的能动关系。

项目最大特点是将丰富的业态与环境资源相融合,以完全开放式的购物空间为消费群体营造闲适轻松的购物氛围,是集生活服务、娱乐、休闲、旅游、文化于一身的一站式体验消费场所(图5)。

图4 构思草图

图6 总平面图

规划设计主要以轴线布局,强调对基地景观的呼应,在内部引入了一条溪谷景观带,使得整个基地分为沿城市界面、沿湖界面两大片区,临仙境路及仙林大道一侧通达性相对较高,主要布置对外较强的功能业态,如生活服务设施及地铁配套设施。内侧临羊山湖则自然环境优美,主要布置休闲为主的功能业态,如特色餐饮、酒吧会所等。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全天候的活动要求(图6)。

3.2 互动式的购物流线

(1)利用城市外部交通网络,与轨道交通无缝衔接

在体验式消费背景下,体验过程是连续的,城市、交通、建筑的复合化建设成为城市空间的新趋势。因此,从城市设计和规划的角度,应该梳理好购物公园外部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的关系,在城市空间肌理中体现与周边的互动性[3]。

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上紧邻地铁2号线羊山公园站,北部衔接羊山公园出入口。因此,规划针对不同的出入人流,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入口广场。在城市公共交通、城市步行交通两个层面上,与地铁、公园串联起来,形成了复合的外部交通网络,在增强导向性、标志性的同时,打造多样化的商业流线与体验,为不同的消费人群提供服务(图7)。

(2)借助地形特点,打造复合式的步行系统

规划顺应基地的自然地形,通过半地下的设计模式,创造了更多的商业空间,丰富了商业动线。设计通过景观坡道及大台阶的运用,结合半地下空间,将沿湖和沿街两侧商业自然贯通起来,增加了沿湖界面的通达性。在充分结合自然地形的同时,争取更多的有效商业空间。

图7 地铁入口效果图

图9 剖面示意图

图8 连廊效果图

规划在二层商业设置步行连廊,将一层、二层甚至地下层的步行街自然贯通起来,将人在一层、二层等之间传统的垂直动线转换为自然起伏的曲线,达到两个甚至三个首层的效果,扩大步行街聚拢人流的功能。地上、地下贯通连廊和码头式的设计形成连贯的步行街体系(图8,图9)。

3.3 多元的公共空间

(1)互动的空间序列

购物公园的外部空间结构可以看作是整体情节演绎的“骨骼”,合理的空间结构是整体空间序列情节演绎完成的基础。

规划依托羊山湖和羊山公园,构建为“双核、一纵、三横”的空间结构。“双核”是指以南部溪谷为中心的内部观演舞台和布置在衫湖东路中央绿轴视线焦点上的滨水休闲广场。“一纵”是在商业街内部设计一条景观水系,作为主要的纵向步行带,将水景贯穿于整个空间,串联大小不一的主题空间。“三横”是结合主要的出入口,布置东西向的景观绿轴,通过大斜坡的处理手法,直接连接到羊山湖。整个网络式的开放空间处理获得了更多的景观视线,在空间上随处能欣赏到羊山公园的自然景观,形成了良好的空间互动与共享(图10,图11)。

图10 界面分析图

(2)打造“情趣化”的商业街面

体验式的休闲消费是以轻松娱乐、闲庭信步的方式开始的,结合顾客的消费心理和习惯行为,无疑就是要让他们随意漫步[7]。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的,购物公园式商业步行街都要做到妙趣横生,因为它们是真正只有行人通行的步行街。

规划考虑到对周边居住区的影响及景观视线的分析,整体控制在2—3层,遵循低容积率、低密度的开发模式。同时,从仙境路到羊山湖,天际线呈现一个递减的空间形态,使得临外侧道路的建筑也能更大限度地享受到景观资源。

项目结合不同的情境特色,打造了3条不同的、内外复合的商业街面。外侧紧邻城市街道,通过连续的建筑布局,形成完整的街道空间,入口处适当地后退绿地广场,构成富有标志性的城市门户形象;临湖区域是重要的活动带,沿河道一侧设置滨水开敞界面,形成一条自然的、与水相接的自由餐饮步道;中央结合规划景观水系,以慢速及停留为主,形成一条蜿蜒曲折的休闲走廊,半围合式的建筑布局形成的内部广场作为主要的活动中心(图10)。

图11 轴线分析图

3.4 情境化的主题空间

(1)构建不同的主题广场

购物公园空间情景氛围的营造是彰显公园灵魂、诱发情感体验的重要因子[6]。有明确主题的商业空间有助于消费者形成一个明确的主题印象,也能反映主题内涵,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完整和连续的体验过程。

规划从基地由南向北设计了4个主题广场:入口处的城市艺术广场、溪谷走廊的演绎时尚广场、中央绿轴的滨水休闲广场和北侧的公园广场。

城市艺术广场联接地铁出入口,承接来自市中心和大学城的人流。它作为地块的门户,营造一种标志性的、热闹的艺术氛围。广场以圆形艺术展览建筑为中心,建筑多层次的退台及醒目的大入口,为人们提供了互动式的空间,同时结合景观坡道,交叉口处形成一条视觉通廊,引入内侧羊山湖,使得整个城市广场融入商业氛围中(图7)。

图12 地铁时尚广场

图13 滨水休闲广场

图14 景观分析图

演绎时尚广场由建筑围合而成,结合景观水系,是整个内部商业街区的焦点。通过一层平台,设计景观式的台阶联系到半地下广场,既丰富了内部的室外空间,也为小型表演及城市文化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同时,景观台阶也可作为舞台的观赏座椅,白天为人们休憩使用,晚上可以坐在上面欣赏演出(图12)。

滨水休闲广场位于地块的中央,主要联系衫湖东路视线通廊。设计结合中央景观绿轴,打造双层复合化的空间体验,地下一层直通羊山湖及两侧滨水商业带,作为衔接内外两侧商业的平台;地面层则主要以景观为主,设置旱喷及水瀑布,为消费者提供了游乐嬉戏的场所(图13)。

公园广场所在用地为地块北部的起点,人流主要来自羊山公园。设计结合公园入口,以连续景观小品布置,延伸到羊山公园,让在商业街的人群可以直接感受到来自公园的景色。4个主题广场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提供不一样的感受体验。

(2)融入生态和艺术景观

随着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营造成为购物公园空间营造的主要策略,将公共空间结合到城市绿化景观空间,为人们的多样性活动提供生态自然的环境场所。

图15 鸟瞰图

规划通过两种方式,将自然融入商业空间中:就近结合羊山湖及羊山公园,将外部的自然景色借到商业环境中,与室外环境自然关联;在空间中引入自然元素,在内部步行街引入水系,串联整个基地,并且打造景观绿轴及滨水线性公园,使外部景观与内部景观相互渗透。屋顶花园及退台供人们休憩、观赏表演,体现了在公园中购物、在购物中休闲的理念(图14,图15)。

4 结语

购物公园作为体验式消费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商业形式,在城市经济、空间、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商业规划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6]。

羊山公园商业街规划实例提出,购物公园作为新兴商业类型,其理念应是公园式休闲游憩空间与商业空间的融合,其设计策略是随体验式消费的特点及空间的需求而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逐层做出相应的空间建构策略。在城市层面,可以结合现有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并结合城市交通,融入城市人文环境;在主题策划方面,明确主题的定位,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及内涵;从空间尺度、空间界面及序列上营造空间体验的演绎。在城市集约化、特色化的今天,购物公园的空间建构应深入分析体验消费的特点,结合城市脉络,构筑不同的空间模式,传递不同的主题及场所,以商业带动城市空间建设,凸显强烈的“性格特征”[6]。

References

[1]周强,张立琼. 论体验式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J].重庆建筑,2011(12):1-5.

ZHOU Qiang, ZHANG Liqiong.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n experience giving commercial center[J].Chongqing Architecture, 2011(12): 1-5.

[2]苏洋. 体验式消费背景下的购物公园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 重庆大学设计学硕士论文, 2013.

SU Yang. Outer space research on shopping park by experience consumption background[D].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for Master Degree,2013.

[3]安文. 体验式商业空间设计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论文,2011.

AN Wen. The space design research of experience in commercial[D].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r Master Degree, 2011.

[4]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Nanjing: Yilin Press, 2005.

[5]扬·盖尔,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9.

Jan Gehl, HE Renke translated. Life between buildings:using public space[M]. Beijing: Chinese Architecture& Industrial Press, 2002:129.

[6]孙俊桥,苏洋. 购物公园空间组合模式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2014(20):182-187.

SUN Junqiao, SU Yang. The space combination mode research on shopping park.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2014(20): 182-187.

[7]冯素云,曹麻茹. 浅谈体验式商业建筑空间——以“青岛·十五街”为例[J]. 中外建筑, 2009(6): 116-118.

FENG Suyun, CAO Maru.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commercial building space: a case study on the design of fifteen streets in Qingdao[J]. 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2009(6): 116-118.

猜你喜欢
羊山体验式购物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过古羊山
为挺进大别山打开通路
圣诞购物季
海南海口羊山荔枝种植系统的遗产特征与价值分析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快乐六一,开心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