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旗某银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

2015-03-08 08:08张宝庆蔡春杰
现代矿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金属矿床金属矿矿床

张宝庆 蔡春杰 刘 铭

(1.内蒙古山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2.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克什克腾旗某银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

张宝庆1蔡春杰2刘 铭1

(1.内蒙古山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2.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某银多金属矿为超小型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严格受近EW向的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矿体赋存在下元古界宝音图群片麻岩及闪长岩中。在对该区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周边相邻的已探明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对比,系统分析了该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并进一步对该地区的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近SN、NW向的主要赋矿构造,为下一步勘查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银多金属矿床 区域地质背景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找矿方向

克什克腾旗某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巴彦高勒苏木境内,南距经棚镇150 km,南东距林西县城120 km,均有柏油公路相通,集通铁路线在经棚镇和林西镇都设有车站,交通较便利,东距已开发利用的维拉斯托大型锌铜多金属矿山1.5 km[1-4]。该成矿区域内已探明的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均属于大型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地质综合研究程度较高,其研究成果对区域内相邻类似矿床勘查找矿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1 成矿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条件

矿区位于内蒙古新生代地槽褶皱系东缘,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西坡,华力西晚期褶皱系米生庙复背斜西段轴部,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之哈尔楚鲁图—拜仁达坝—道伦达坝—沙布楞山成矿亚带中[1-4]。区内自晚古生代以来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频繁,为区内的内生矿产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时空条件和物质来源。

1.2 区域矿产概况

大兴安岭成矿带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多金属成矿带,该带内矿产丰富,目前发现的金属矿种有Cu、Pb、Zn、Ag、Au、Sn、Fe、W、Mo等,典型矿床有白音诺尔铅锌矿、红岭铅锌矿、大井银铜矿、黄岗梁铁锡矿、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花敖包特银铅锌多金属矿等。哈尔楚鲁图—拜仁达坝—道伦达坝—沙布楞山成矿亚带是大兴安岭成矿带上比较重要的1个成矿亚带,该亚带金属矿产以Cu、Pb、Zn、Ag、Au、Mo、Sn等矿种为主。

2 区域成矿特征

通过对哈尔楚鲁图—拜仁达坝—道伦达坝—沙布楞山多金属成矿亚带上典型矿床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多金属成矿亚带上已探明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由表1可知,区内矿体和矿化体主要赋存在近EW向、NW向、NE向断裂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地层有元古界宝音图群、古生界二叠系和中生界侏罗系。其中,南西端的矿床赋矿地层为元古界宝音图群;北东端的矿床赋矿地层为古生界二叠系和中生界侏罗系。矿化类型有高-中温热液型锡多金属矿化,中低温热液型铜、铅、锌、银矿化。多金属矿种以Cu、Pb、Zn、Ag、Au、Mo、Sn等元素为主,各种矿产主要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内在联系,内生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岩体边部或附近,赋存在不同的断裂构造部位,主成矿期为燕山期。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地 层

银多金属矿床范围内出露地层简单,除广泛分布的新生界第四系(Q)外,仅出露内蒙古草原地层分区下元古界宝音图群(Pt1b)斜长角闪片麻岩,岩石呈灰色,粒状、柱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受后期岩浆侵入作用及构造作用的破坏明显。矿物成分角闪石<50%、斜长石≥45%、石英<5%,沿脉岩边部硅化强烈,局部地段岩石具有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地层产状310°~345°∠54°~82°,实际控制厚度247 m,为矿体赋存层位。

3.2 构 造

银多金属矿床位于NE向米生庙复背斜的北西翼,近复背斜的轴部。在下元古宝音图群地层中发育了轴向东北的挤压带,为不太明显的斜歪或同斜褶曲,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NE40°的单斜构造,倾向NW,倾角50°~70°。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以NE向为主,次为近NW向和NW向,断层性质多为压性、压扭性。

3.3 岩浆岩

3.4 矿体地质特征

矿区内发现银多金属矿(化)体多条,均呈窄脉状或透镜状,等间距平行雁列式分布,走向NE10°~30°,倾向SE,倾角50°~76°,严格受NNE向压性、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各矿(化)体规模大小不等,一般长100~260 m,延深数十米至100余m,厚度0.1~1.55 m。地表及浅部为氧化矿石,氧化带深度地表向下30 m,深部及隐伏矿为硫化矿石。根据基本样品分析结果进行圈定,目前经探矿工程控制的具有工业意义的矿体为2#与5#矿体。

(1)2#矿体。为Ag、Pb、Zn共生矿体,由2个探槽(TC6、TC9)、1个钻孔(ZK1)和2层坑道(PD1、SJ2-1YM1)控制,赋矿标高1 250~1 370 m,呈脉状、小扁豆状,具有膨胀收缩现象,特别是矿脉转弯处。走向10°~30°,倾向SE,倾角56°~77°。地表实际控制长度150 m,控制深度130 m,厚度0.10~1.55 m,平均0.47 m。矿体品位:Ag为61.20~ 7 575 g/t,Pb为0.61%~28.60%,Zn为0.52%~15.20%;全脉平均品位:Ag为1 590 g/t,Pb+Zn约为8%。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围岩主要为蚀变闪长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

(2)5#矿体。为Ag、Pb、Zn共生矿体,位于矿区南部,出露标高约1 380 m,赋矿标高1 285~ 1 380 m,呈脉状,走向20°,倾向SE,倾角75°~80°。地表控制长度100 m,厚0.20~1.10 m。平硐中矿体呈细脉状,厚度较稳定,一般约为0.20 m。5#矿体氧化程度较浅,基本为硫化矿,矿体最高品位Ag为 6 985 g/t,Pb为7.24%,Zn为11.23%。全脉平均品位Ag约为600 g/t,Pb+Zn约3%。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围岩主要为角闪斜长片麻岩,其次为蚀变闪长岩,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

3.5 矿床地质特征比较分析

根据所搜集到的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质勘查结果,通过与周边相邻已探明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矿床地质特征对比分析

4 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

结合区域成矿特征及与相邻的维拉斯托、拜仁达坝多金属矿床对比研究,认为此次研究的银多金属矿床主要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矿床,应寻找以Ag、Pb、Zn元素为主,伴生Cu、Au等元素的矿种。主要找矿标志为:①区域上NE向构造是控矿、导矿构造,由主构造派生出来的次一级的断裂构造(NW、近EW、NE向等)是主要的贮矿赋矿构造;②铁帽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铁帽中铁锰染强烈,含铅的氧化物是寻找露头矿的最佳标志;③矿(化)体边部或顶部的绢云母硅化带,是寻找矿(化)体的重要标志;④物探激电异常中的低阻高极化异常区域,是寻找隐伏矿(化)体的有利地段。

5 找矿方向

区内主体构造形迹为米生庙复式背斜,呈NE走向,控制了区域内地层、岩浆岩的展布。由它派生出来的次一级断裂构造有NE、NNE、NW向和近EW向,其中NE、NNE向多为压性或压扭性,NW向多为张性或张扭性。目前矿区内已发现的矿(化)体为NNE、NE向,呈窄脉状、透镜状及小扁豆状,矿(化)体规模小,走向延长和倾向延深都不大,显示为压性或压扭性特征,但该类小脉成矿特点多为小而富,品位很高。与周边相邻矿床赋矿构造对比分析,认为NNE、NE向控矿赋矿构造非区内的主要控矿赋矿构造,主要控矿赋矿构造应该为近EW向或NW向的断裂构造。

与邻区对比,尤其与维拉斯托矿床对比,该银多金属矿床和维拉斯托矿床同处在西乌旗幅1∶20万As61乙3化探异常范围内,1999—2000年,内蒙古地矿局第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对As61乙3等化探异常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进一步圈出22个以Ag、Cu、Pb、Zn、Au、Sn、As等元素为主的综合异常,异常各项指标均较好,具有显著成矿元素组合特征。其中5#异常面积为10.8km2,7#异常面积为25km2。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处于5#异常区,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与此次研究的银多金属矿床同处于7#异常区,由此推断,矿区范围内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区内几类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围岩蚀变及有用元素组分极为相似,目前银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和思路存在偏差,只是控制了一部分NE、NNE向的小矿(化)体,尚未找到和控制近EW向的压扭性断裂构造。下一步勘探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应加强对已有地质资料、地质成果的综合研究分析,并投入经济、有效的地物化勘查手段,努力寻找近EW向、NW向的断裂构造,力争实现银多金属矿床在区域内找矿的新突破;同时要兼顾那些NW、NNW向小而富的矿体,便于以后充分回收地下矿产资源。在勘探手段上,借鉴邻区拜仁达坝矿、维拉斯托矿的成功经验,采用1∶10 000电法、磁法和土壤化学测量,采用多项有利成矿因素的最佳藕合机制,对各种测量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由银多金属矿体和黄铁矿化引起的高极化率、低电阻率激电异常、由磁黄铁矿引起的△T磁异常以及以Ag、Cu、Pb、Zn、Au、Sn、As等元素为主的综合化探异常,在多项有利成矿因素藕合的区域进一步布设钻探工程,以期取得找矿突破。

[1] 郑翻身,蔡红军,张振法.内蒙古拜仁达坝维拉斯托超大型银铅锌矿的发现及找矿意义[J].物探与化探,2006,30(1):13-25.

[2] 郭义平,常帼雄,刘宏伟.内蒙古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因[J].地质与资源,2011,20(5):365-369.

[3] 王 力,孙丰月.内蒙拜仁达坝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J].世界地质,2008,27(3):252-259.

[4] 郑翻身,蔡红军,张振法.内蒙古拜仁达坝、维拉斯托超大型银铅锌矿勘查过程及远景规模评述[J].西部资源,2005,8(5):7-10.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a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Hexigten Banner

Zhang Baoqing1Cai Chunjie2Liu Ming1

(1.Inner Mongolia Shandong Gold Geological Minerals Survey Co.,Ltd.;2.Sanshan Island Gold Ore Mine,Shandong Gold Group Co.,Ltd.)

The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 of Inner Mongolia Hexigten Banner belongs to a super small medium 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illing deposit, is strictly controlled by EW compression shear fracture structure, and the orebody exists in gneiss and diorite of Lower Proterozoic Baoyintu group. Based on analyzing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ing area,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by conducting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ymetallic deposit and its adjoining the proven mineral deposits, the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marks of the polymetallic deposit are analyzed, besides that,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mining area are also discussed, the focus of the next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are the nearly EW and NW major ore-occurrence structures.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Genesis of deposit, Prospecting marks,Prospecting direction

2014-11-25)

张宝庆(1966—),男,工程师,024005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新城区临潢大街28号。

猜你喜欢
金属矿床金属矿矿床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青海哈西哇金矿床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内蒙古林西县北三段银铅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湖南仁里铌钽稀有多金属矿床经济价值及其找矿启示
湘南长城岭锑铅锌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中非铜钴成矿带矿床遥感特征研究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